【專家談】千年八廓街:守護曆史文脈 讓城市留住記憶
“瞧,我這飛行路線,北京到西藏往返好多次。”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委員馬紮·索南周紮拿出手機點開航旅App,一條條出差航線重疊交錯,延伸向祖國的心髒和雪域高原。
圖為(wei) 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委員馬紮·索南周紮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過去一年,這位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hui) 的專(zhuan) 家委員,飛行裏程上萬(wan) 公裏。他深入首都北京向多位專(zhuan) 家學者借鑒學習(xi) ,隨即又將研究成果帶回西藏拉薩,期望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一段段旅程,一段段足跡,是他研究中國保護曆史文化街區不曾停止的腳步。
2021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步行察看八廓街風貌,走進特色商品店,詢問旅遊文創產(chan) 業(ye) 發展、藏文化傳(chuan) 承保護等情況。總書(shu) 記感慨地說:“千年八廓街,是我們(men) 各民族建起來的八廓街。各民族文化在這裏交流交往交融,我們(men) 中華民族的大家庭在這裏其樂(le) 融融。”
拉薩古城八廓曆史街區作為(wei) 中國曆史文化名街之一,角角落落都有道不盡的故事,是拉薩古城的中心地帶,也是一條充滿活力的老街。目前,馬紮·索南周紮和眾(zhong) 多專(zhuan) 家學者共同研究的,正是期望通過小規模、漸進式的微改造,讓更多城市曆史文化記憶“活”起來、傳(chuan) 下去,在城鄉(xiang) 規劃建設中做好曆史文化保護傳(chuan) 承。
圖為(wei) 環繞大昭寺的八廓街 圖片截取自《【雪域視評·跟著總書(shu) 記看西藏⑤】千年八廓街見證民族團結》
延續曆史風貌,讓細節得滿分
行走在拉薩古城八廓曆史街區,穿梭於(yu) 幹淨整潔的古巷間,過去那蛛網似盤綜交錯的電線不複存在,各種規範的標識牌、完善的環衛設施,讓人切身感受到古城煥發出的新活力;駐足在修舊如舊的古建大院、保護完善的文物古跡前,拉薩古老的曆史氣息仿佛在胸間激蕩。
立足新時代,千年拉薩古城八廓曆史街區如何有機融入現代生活氣息,在保護中傳(chuan) 承,在傳(chuan) 承中更新,煥發新的生命力?馬紮·索南周紮認為(wei) ,人們(men) 對拉薩古城八廓曆史街區的認識應做到與(yu) 時俱進,對古城深入的理論研究應該成為(wei) 高質量保護更新實踐的前提與(yu) 基礎。拉薩古城八廓曆史街區的保護傳(chuan) 承與(yu) 更新,既是對傳(chuan) 統建築遺產(chan) 的修複利用,也是對傳(chuan) 統居住方式、人文氣息的留存與(yu) 改善,確保古城“不變形、不變味、不變質”,是保護與(yu) 更新工作的關(guan) 鍵所在。
妥善保護好拉薩古城八廓曆史街區的文化遺產(chan) ,關(guan) 鍵在於(yu) 理念的更新,“既不能盲目拆除,也不必圈禁封閉,完全可以探索出一條保護與(yu) 利用兼顧的路徑。”馬紮·索南周紮表示,在拉薩古城八廓曆史街區的傳(chuan) 承、保護與(yu) 更新過程中,應秉承符合曆史文化遺產(chan) 單元本身所具有特色的、多視角、綜合的有機保護觀,同時要以曆史街區係統的遺產(chan) 價(jia) 值認識和形成機製研究為(wei) 基礎,以科學的性質判斷和特色認識為(wei) 依據。隻有這樣,才能實現拉薩八廓古城曆史街區價(jia) 值傳(chuan) 承、特色保持、機製持續的核心任務。
延續曆史風貌,在人為(wei) 設計中做減法,在細節傳(chuan) 承與(yu) 保護中做加法。“答好拉薩古城八廓曆史街區保護、傳(chuan) 承與(yu) 更新的考卷非常重要,因為(wei) 閱卷之人活在曆史、當下與(yu) 未來。”馬紮·索南周紮動情地說,每當看到一條條古街巷得到很好的傳(chuan) 承、保護與(yu) 更新時,我都由衷地高興(xing) ,因為(wei) 這是獨屬於(yu) 中國的文化自信。
圖為(wei) 拉薩市民在八廓街古老的柳蔭下小憩 攝影:鄭朔
加強活化利用,讓百姓在生活中觸摸曆史
“拉薩是個(ge) 處處見曆史的城市,很值得去走一走。”被問及喜愛的城市,馬紮·索南周紮毫不猶豫地為(wei) 自己所參與(yu) 曆史文化保護的拉薩古城八廓曆史街區“打廣告”,“尤其是傳(chuan) 統節日期間,各族百姓匯聚於(yu) 此,分享食物、互道吉祥話,節日氛圍很濃。”
以拉薩古城八廓曆史街區為(wei) 參照,活化利用是促進曆史文化街區保護、傳(chuan) 承、發展的重要途徑。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拉薩古城八廓曆史街區通過培育新功能、新業(ye) 態,煥發新活力。夏紮莊園,舊西藏地方政府高級官員夏紮家族曾居住於(yu) 此,如今已是“中國唐卡之都”唐卡畫院所在地;衝(chong) 賽康,西藏第一座駐藏大臣衙門,這座設立最早、唯一幸存下來的駐藏大臣衙門在淡出百年之後再次回歸人們(men) 的視線……通過合理利用、豐(feng) 富業(ye) 態、活化功能,曆史文化街區和現代生活實現了有機融合。
把人的力量與(yu) 活力融入拉薩古城八廓曆史街區中,在做好古街、古建修繕保護的同時,依然保留原有的人文麵貌和經濟活動,在加強保護的前提下,讓曆史文化遺產(chan) 更好融入人民生活,迸發出強勁的生機活力。
馬紮·索南周紮用腳步丈量過無數遍拉薩古城八廓曆史街區。他認為(wei) ,人是拉薩古城八廓曆史街區最寶貴的財富。但是,曆史文化街區的活化利用也麵臨(lin) 困境。“要充分認識到古城的活態文化特色,以及讓古城保持活態特色的人居因素、文化融合因素、時代發展因素,充分了解這些因素的係統關(guan) 係和文化機製,客觀評估近幾十年中,古城區在傳(chuan) 承、保護與(yu) 更新實踐中的經驗和教訓,並為(wei) 下一步計劃提出高質量的見解和方法。”
最近,馬紮·索南周紮在北京、西藏拉薩之間跑得更勤了,每個(ge) 保護項目的新火花、新進展讓他停不下,也不想停下。他說:“當我行走在拉薩八廓曆史街區,我發現,守護我們(men) 的曆史文脈,讓城市留住記憶,是我最大的幸福。”(新利平台 記者/周晶 孫健 李元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八廓街上那些有趣的“地名”
拉薩古城八廓曆史街區的各遺產名稱是表達拉薩古城曆史與文化的語言符號,反映了古城社會、文化、曆史的點點滴滴及各民族彼此間的密切聯係。 [詳細] -
【專家談】八廓街的老房子:千年時光裏的變與不變
千年古城拉薩,紅山聳立,碧水中流,綠鬆石般的雪浪花,從雲山雪穀洶湧排闥而來,千百年來,枕著拉薩河的濤聲入睡,是古人與今人不變的記憶。 [詳細] -
【專家談】千年八廓街:繪就雪域高原的“清明上河圖”
秋高氣爽,暖陽映射著大地,喚醒了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有著千餘年曆史的八廓曆史街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