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讓鄉土人才“破繭成蝶”

發布時間:2022-08-23 16:36:00來源: 青海日報

 

  人才聚鄉(xiang) 村,發展添活力。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關(guan) 鍵在人才,要充分挖掘、培育、用好鄉(xiang) 土人才,培育更多“土專(zhuan) 家”“田秀才”,打造一支懂農(nong) 業(ye) 、愛農(nong) 村、愛農(nong) 民的鄉(xiang) 土人才隊伍,讓鄉(xiang) 土人才“破繭成蝶”,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釋放更大活力。

  搭台子聚才。要有“隻要身上有本事、手裏有絕活,就是人才”的意識,慧眼識珠、求賢若渴,及時在本土發現和挖掘“土專(zhuan) 家”“田秀才”,把有真本事的能人、巧匠聚起來,讓更多“土狀元”從(cong) 幕後走到“台前”,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舞台上的“耀眼明星”。注重把返鄉(xiang) 農(nong) 民工、退役軍(jun) 人、大中專(zhuan) 畢業(ye) 生培育成高素質農(nong) 民,讓“鄉(xiang) 土人才”隊伍壯大成長。

  扶梯子育才。緊緊圍繞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注重借智發展和技術引領,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教育培訓方式,開設訂單式、專(zhuan) 業(ye) 化培訓課程,增強培訓內(nei) 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培訓方式靈活多樣、因地製宜、講求實效,做到學有所需、學有所用,提高鄉(xiang) 土人才的就業(ye) 能力、創新能力,培養(yang) 更多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引導他們(men) 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第一線鍛煉成長。

  擴路子用才。要不斷完善人才評價(jia) 體(ti) 係,分層分類建立體(ti) 現不同鄉(xiang) 土人才職業(ye) 特點的人才評價(jia) 標準,以能力論英雄、以貢獻評高下,讓鄉(xiang) 土人才有名有為(wei) 有位,增強鄉(xiang) 土人才的獲得感和歸屬感,激勵他們(men) 為(wei) 家鄉(xiang) 發展建言獻策,出智出力。

  用真心留才。建立黨(dang) 政領導聯係人才工作製度,常態化開展走訪慰問活動,瞄準問題需求“關(guan) 鍵靶心”,辦好鄉(xiang) 土人才服務“關(guan) 鍵小事”,在生產(chan) 用地、項目資金、創業(ye) 補貼、技術支持等方麵給予大力支持,在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麵開辟“綠色通道”,讓鄉(xiang) 土人才“使得上勁”。同時,建立健全鄉(xiang) 土人才幹事創業(ye) 容錯糾錯機製,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men) 的工作積極性,讓他們(men) 輕裝前行。按照鄉(xiang) 土人才的實際貢獻,選樹先進典型,帶動全社會(hui) 形成厚待人才、激勵人才、服務人才的良好氛圍。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為(wei) 要。把鄉(xiang) 土人才挖出來、聚起來,多為(wei) 他們(men) “架梯子”,讓更多“土專(zhuan) 家”“田秀才”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大舞台上大顯身手。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