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甘肅愛心人士堅持40年“搭一把手”:用“星光”化解“emo”

發布時間:2022-09-23 10:3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現就職於(yu) 甘肅金昌市金川集團的郭峰,因從(cong) 小受學雷鋒教育的熏陶,40多年來樂(le) 於(yu) 給需要幫助的人“搭一把手”,組建“星光”誌願者團隊進行公益活動,想用愛化解年輕人“emo”的情緒。

  郭峰今年58歲,工友們(men) 將他比作“老黃牛”,在公益之路上耕耘不止。

  “我打小喜歡幫助老師和同學。”郭峰9月中旬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回憶道,還是青年的時候,他便自費購買(mai) 相機和膠片,為(wei) 遠離城市的礦山工人免費照相,平均每個(ge) 月花費10多塊錢,“得到別人的認可、讚揚,我從(cong) 心底裏感到為(wei) 他們(men) 做了點力所能及的事。”

  郭峰第一個(ge) 初具規模的公益團隊,創建於(yu) 20世紀90年代,彼時他在金川集團冶煉廠維修車間擔任團支部書(shu) 記。憑著電氣方麵的技術優(you) 勢,他帶領幾名無線電愛好者成立了“星光”家電學雷鋒小組,利用業(ye) 餘(yu) 時間和節假日,為(wei) 居民義(yi) 務修理家電、整改家用電線。

  作為(wei) 甘肅唯一的全球500強企業(ye) ,紮根戈壁的金川集團,結合中華傳(chuan) 統美德與(yu) 時代精神,數十年來孕育出了“金川精神”,影響著一代代像郭峰一樣的人,艱苦奮鬥、追求卓越。

  郭峰的“星光”團隊受到很多人的喜歡,公益隊伍逐漸從(cong) 幾人擴大到逾百人,隊員由身邊的工友擴展到全國各地的愛心人士。公益視角也由鉗工、焊工、管工等愛心維修,轉移到溫暖孤寡老人、留守兒(er) 童,植綠護綠,以及追憶烈士,傳(chuan) 承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等多方麵。

  2010年,一封來自四川大涼山貧困兒(er) 童的求助信輾轉到郭峰手裏。由此,他發起了“傳(chuan) 承文明、奉獻愛心,匯聚愛的火焰,溫暖昭覺的冬天”——為(wei) 貧困山區兒(er) 童募捐冬衣活動,得到了單位和同事們(men) 的支持。到2019年底,他共組織6次大型捐贈活動。

  郭峰還參加“索瑪花兒(er) ,尋找他的助夢人”活動,長期資助兩(liang) 名彝族學生。彝族的小朋友會(hui) 經常寫(xie) 信,講講他們(men) 的生活、學習(xi) 近況,也會(hui) 表達“長大後,會(hui) 像郭叔叔一樣,去幫助其他人”的想法。“將愛傳(chuan) 遞下去,公益的目的就達到了。”他說。

  郭峰認為(wei) ,洗滌用品、茶葉、辦公用品,送給山裏的孩子們(men) ,就是公益;少抽一包煙,買(mai) 些禮品、小吃之類的送給生活困難的人也是公益;幫助孤寡老人打掃打掃衛生、做做家務,聊聊天,都是公益。

  令郭峰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個(ge) 困難家庭,家裏小孩癱瘓,老人摔傷(shang) 骨折。他得知後,和誌願團隊的年輕人輪流照顧老人,直至出院。

  他將這些故事寫(xie) 到日誌中,也帶到講座上講,希望更多人看到這份愛與(yu) 善良,亦希望人們(men) 麵對有困難的人能“搭一把手”。“將心比心,如果你有困難,別人不幫忙,你是不是會(hui) 很難過。”

  行善40多年,郭峰也遇到過很多委屈、心酸和困難,但他一想到曾經的感動瞬間,又會(hui) 繼續堅持,“我幫別人,別人也在幫我。我會(hui) 一直將愛傳(chuan) 遞下去,讓更多年輕人看到陽光和溫暖。”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