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國資委聯合召開卓越工程師培養工作推進會
9月27日,教育部、國務院國資委聯合舉(ju) 行卓越工程師培養(yang) 工作推進會(hui) 。教育部黨(dang) 組書(shu) 記、部長懷進鵬,國務院國資委黨(dang) 委書(shu) 記、主任郝鵬分別講話並為(wei) 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單位和國家卓越工程師創新研究院建設單位授牌。中國工程院黨(dang) 組成員、副院長鍾誌華出席會(hui) 議並講話。教育部黨(dang) 組成員、副部長翁鐵慧主持會(hui) 議。國務院國資委黨(dang) 委委員、副主任趙世堂出席會(hui) 議。
懷進鵬指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hui) 議上的重要講話為(wei) 做好人才工作和建設人才強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hui) 議精神,積極推進育人模式創新、著力深化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切實加大人才對外開放力度,開展了一係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豐(feng) 碩的成果。他強調,要深刻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深刻理解卓越工程師培養(yang) 的極端重要性,著力破解核心難題,實現工程教育辦學方式從(cong) 學科專(zhuan) 業(ye) 單一性和獨立性向學科大類交叉、校企深度融合模式的根本轉變,培養(yang) 目標從(cong) 重視理論傳(chuan) 授向重視工程創新能力的根本轉變,評價(jia) 標準從(cong) 唯論文唯獎項等向考察實際創新貢獻為(wei) 主的根本轉變。要不斷深化和加強高校的產(chan) 學研合作體(ti) 係和模式構建。一是聚焦資源抓統籌,校企黨(dang) 政主要負責人親(qin) 自抓、抓具體(ti) ,統籌用好校企優(you) 勢人才培養(yang) 資源。二是聚焦能力抓重點,積極大膽探索建立並不斷完善卓越工程師培養(yang) 的質量評價(jia) 標準,努力為(wei)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作出有特色的實質性貢獻。三是聚焦方向抓改革,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師培養(yang) 體(ti) 係,在世界工程教育界發出中國聲音、貢獻中國方案。
郝鵬表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hui) 議上的重要講話,對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作出重大部署,並將培養(yang) 卓越工程師作為(wei) 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部署,為(wei) 推動高校和企業(ye) 深化改革、聯合培養(yang) 卓越工程師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國資央企要胸懷“國之大者”,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加快培養(yang) 卓越工程師是統籌“兩(liang) 個(ge) 大局”把握戰略主動、發展壯大實體(ti) 經濟夯實大國經濟根基、做強做優(you) 做大國有企業(ye)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ye) 的必然要求。要麵向國家戰略急需,聚焦產(chan) 學研用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央企優(you) 勢,全力提供資源支撐,精心組織工程實踐,高標準建好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加快培養(yang) 大批支撐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卓越工程師。中央企業(ye) 黨(dang) 委(黨(dang) 組)要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有效機製,強化統籌推進,大力弘揚國企先進精神,努力把卓越工程師培養(yang) 工作抓實抓好。國資委將加強與(yu) 教育部的工作溝通聯係,鼓勵支持中央企業(ye) 不斷探索和完善校企聯合培養(yang) 的有效機製,推動卓越工程師培養(yang) 工作不斷出人才、出機製、出成果,攜手推動世界一流大學培育和世界一流企業(ye) 建設。
鍾誌華表示,我國卓越工程師培養(yang) 方興(xing) 未艾、任重道遠,產(chan) 學研融合、育人機製協同,是推動卓越工程師培養(yang) 的關(guan) 鍵,要強化戰略謀劃、鼓勵實踐探索、推動卓越工程師培養(yang) 模式的創新,同時深化國際合作、促進交流互鑒、推動世界可持續發展和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建設。中國工程院將繼續發揮好院士引領作用、谘政建言作用,大力支持並配合教育部和相關(guan) 部門做好工程教育改革相關(guan) 試點工作。
推進會(hui) 上,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科工、中國電科、上海市教委等5家單位負責同誌作了交流發言。首批18個(ge) 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單位聯合發布《卓越工程師培養(yang) 北京宣言》。首屆卓越工程師培養(yang) 高峰論壇同時啟動。
會(hui) 議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中央組織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國資委、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有關(guan) 司局負責同誌,北京市教委負責同誌,在京有關(guan) 高校、企業(ye) 、國家實驗室、協會(hui) 組織負責同誌在主會(hui) 場參會(hui) 。其他有關(guan) 省市教育廳(教委)、高校、企業(ye) 、國家實驗室負責同誌在各地分會(hui) 場參會(hu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十年支出33.5萬億元 年均增長9.4%
教育部9月2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年來,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累計支出33.5萬億元,年均增長9.4%。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占GDP的比例,連續十年保持在4%以上,教育成為財政一般公共預算第一大支出。 [詳細] -
勞動教育不宜也不能“一刀切”
日前,教育部網站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1224號建議的答複》。其中,在答複“關於將《勞動教育》教材納入教科書目錄”時,教育部指出,勞動教育以實踐為主,全國各地情況差異較大。[詳細] -
數字化賦能校外線上培訓治理
日前,教育部公布的第18次校外線上培訓巡查結果顯示,今年暑假,絕大多數線上培訓機構遵紀守法,沒有違規開展培訓。不過,此次自8月8日至8月31日的巡查仍發現了80多條違規問題線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