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時代”大學生創客逐夢古都安陽:將甲骨文元素融入產品
“甲骨文是體(ti) 現殷商文化的主要元素符號,我們(men) 利用學校的甲骨文字庫,將甲骨文字融入文創產(chan) 品,既傳(chuan) 承了傳(chuan) 統文化、擴大安陽的影響力,又讓文創作品更具特色和文化魅力。”劉晨如是說。
坐擁殷墟和中國大運河(永濟渠)兩(liang) 處世界文化遺產(chan) 的“七朝古都”河南安陽,是甲骨文發現之地。1928年這裏發掘出了大量甲骨文片,被史學界認為(wei) 是漢字的雛形。
在安陽師範學院校園裏,有一群“Z時代”的大學生創客,他們(men) 最大的23歲,最小的才19歲,劉晨是這個(ge) “創客”團隊的隊長。
多年來,他們(men) 結合安陽本地的甲骨文元素,不斷研發文創新品,在大學校園裏逐夢創業(ye) 。
談及創業(ye) 初衷,劉晨說,純屬於(yu) 機緣巧合。2019年,劉晨打算送給朋友一份禮物,就去學校周邊的超市、禮品店搜尋具有學校特色的紀念品,但是逛了整整一下午,卻沒有找尋到滿意的禮物。
“這麽(me) 好的文化氛圍為(wei) 什麽(me) 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紀念品呢?”彼時,創業(ye) 夢想在劉晨心中萌發。
2020年10月,劉晨參加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ye) 大賽,再次激發了他心底的創業(ye) 夢想。於(yu) 是,他和幾名同學組建了文創團隊,開啟了創業(ye) 之路。從(cong) 校園取景到手繪景色,從(cong) 考察選品到聯係廠家,從(cong) 創意設計到甲骨文元素的融合運用,他們(men) 集思融智,分工合作,發揮所長。
待設計圖敲定後,劉晨從(cong) 家裏爭(zheng) 取到5000元,生產(chan) 出第一批文創產(chan) 品:具有學校特色的鑰匙扣、鋼筆、保溫杯、拚圖。文創產(chan) 品生產(chan) 出來後,備受同學歡迎,部分限量產(chan) 品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這給了我們(men) 創業(ye) 小團隊極大的鼓舞。”劉晨回憶說,首戰告捷後,他們(men) 不斷研發新產(chan) 品,不斷向外擴大銷售範圍。2020年11月,劉晨注冊(ce) 成立了公司,成為(wei) 創業(ye) 路上的“小達人”。
在劉晨帶領的7人創客團隊中,除了劉晨已經畢業(ye) ,其餘(yu) 6人均是在校大學生。他們(men) 雖然所學專(zhuan) 業(ye) 不同,但在團隊中卻發揮著同等重要的作用,宣傳(chuan) 、營銷、對接生產(chan) 、藝術設計等,每個(ge) 人負責一項內(nei) 容,有分工也有合作。
信息管理專(zhuan) 業(ye) 的李俊紅在團隊中負責賬目的收支記錄;常樂(le) 雨在團隊中負責藝術設計,“每款產(chan) 品設計好後都要修改七八遍,有的甚至修改20多遍,就是想把最好的作品呈現給大家。”常樂(le) 雨說。
人人都有創造力,聚眾(zhong) 智匯眾(zhong) 力。如今,劉晨帶領的創客團隊已研發出60多款文創產(chan) 品,業(ye) 務範圍也擴大到了外校、外地。
支持大學生創業(ye) 創新,安陽師範學院不僅(jin) 為(wei) 創業(ye) 者免費提供場地、水、電,而且提供人力資源、公關(guan) 策劃、信息技術等服務。此外,還通過校友支持、企業(ye) 讚助、個(ge) 人捐贈等多種渠道整合社會(hui) 資源,成立“安陽師範學院學生創新創業(ye) 專(zhuan) 項基金”,為(wei) 創業(ye) 者提供資金支持,良好的創業(ye) 環境和政策的支持激發了大學生創業(ye) 的熱情。
“我們(men) 學院像劉晨這樣的創客團隊有40多個(ge) ,涉及的領域主要有視頻製作、網頁小程序開發、策劃宣傳(chuan) 、教育培訓等。”安陽師範學院創業(ye) 學院創業(ye) 實踐中心主任楊如意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大學生自發組織公益活動 十年為農村家庭拍攝萬張全家福
2012年,貴州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攝影專業的學生自發組織為貴州農村家庭拍攝全家福的公益活動。團隊負責人周嘉璐向北京青年報記者介紹,團隊走進鄉村的腳步不會停,未來將更好地記錄貴州鄉村發展、鄉村振興。[詳細] -
不負青春誓言 書寫奮進篇章
2022年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詳細] -
西藏安排部署疫情期間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通知》就疫情期間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提出四個方麵的具體幫扶措施。《通知》要求,各市地要加強摸底排查、主動發現,及時發現救助需求,跟進實施救助幫扶,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