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青春誓言 書寫奮進篇章
2022年10月16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隆重開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hui) 向大會(hui) 作報告。
全國各地高校都在第一時間組織青年師生收看開幕會(hui) 現場直播,深入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重要精神。大家紛紛表示,要不負“請黨(dang) 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書(shu) 寫(xie) 上下一心、實幹興(xing) 邦的青春篇章,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團結奮鬥。
圍繞國家需求,科技自立自強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報告中指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這讓不少高校青年師生備受鼓舞,他們(men) 表示,要圍繞國家重點需求,攻克科研難題,埋頭苦幹、奮勇前進。
“科技是第一生產(chan) 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北京大學化學與(yu) 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學科建設辦公室主任陳鵬這樣總結他學習(xi)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的第一感受。
2014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到北大考察,陳鵬作為(wei) 青年教師代表向總書(shu) 記作工作匯報,至今記憶猶新。8年來,從(cong) 毅然歸國的青年教師到攻堅克難的科研帶頭人,陳鵬帶領科研團隊圍繞國家重點需求,攻克科研難題。
麵向未來,他激動地說:“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關(guan) 於(yu) 教育、科技、人才的論述,極大地鼓舞了我的熱情和鬥誌!作為(wei) 一名高校教師,我們(men) 是堅持教育優(you) 先發展戰略的排頭兵,一定要立足本職工作,走出高質量人才培養(yang) 的自主之路,千方百計為(wei) 拔尖創新人才的培育創造有利條件。我們(men) 一定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空談誤國、實幹興(xing) 邦’的囑托,為(wei) 創建世界頂尖學科和一流前列高校埋頭苦幹、奮勇前進!”
作為(wei) 電氣領域的專(zhuan) 家,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胡建林在學習(xi) 了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後表示,碳達峰、碳中和是黨(dang) 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jue) 策,實現“雙碳”目標,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jun) ,建設新型電力係統是重要途徑。“輸變電裝備是電力變換與(yu) 傳(chuan) 輸的核心,是構建新型電力係統的基石。重大電氣人要充分發揮學科優(you) 勢特色,圍繞國家構建新型電力係統所需要的輸變電裝備技術,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guan) ,堅決(jue) 打贏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成為(wei) 輸變電裝備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胡建林說。
馬金禹是哈爾濱工業(ye) 大學材料科學與(yu) 工程學院的碩士研究生,碩士在讀期間,他投身軍(jun) 營,退役後重回校園,如今已簽約一所航天領域的研究院。聽了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後,他表示:“我將以‘堅定不移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的使命擔當,投身到航天強國建設中去。未來,我將始終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廣大青年的殷切囑托,繼續秉承哈工大光榮傳(chuan) 統,將個(ge) 人發展同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係在一起!”
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yu) 工程專(zhuan) 業(ye) 2019級本科生雷諾表示,作為(wei) 新時代的工科大學生,要珍惜時光、踏實學習(xi) 、潛心科研,不斷提高自身的科研素養(yang) ,做到胸懷祖國、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努力將“中國製造”轉化為(wei) “中國智造”,為(we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奉獻青春貢獻力量。
在廣東(dong) 技術師範大學就讀網絡空間安全專(zhuan) 業(ye) 的竇冠婷表示,作為(wei) 一名在校大學生黨(dang) 員,自己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觀看了黨(dang) 的二十大開幕會(hui) 直播。“近年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到高校與(yu) 師生交流,也多次給學生們(men) 回信,給青年學子指明了奮鬥方向,這讓我深受鼓舞。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作為(wei) 網安專(zhuan) 業(ye) 的一名學生,我們(men) 要堅守使命擔當,努力學習(xi) 本領,服務人民,報效國家”。
“‘自豪、責任、奮鬥’是我觀看二十大開幕會(hui) 後的真切感受。”內(nei) 蒙古醫科大學中醫學院2018級中醫4班的張家愷表示,“作為(wei) 一名青馬班學員,同時作為(wei) 中醫藥事業(ye) 的傳(chuan) 承者,我深深感受到使命在心,責任在肩。我立誌要迎難而上,做新時代有擔當的中醫藥人,為(wei) 讓中醫藥文化走向世界貢獻力量”。
教育優(you) 先發展,人才引領驅動
“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不少高校青年師生表示,百年大計,教育為(wei) 先,要努力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時代新人。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作的報告為(wei) 我們(men) 上了一堂思想深邃的黨(dang) 領導下的中國不斷發展的公開課,一堂深刻難忘的中國人民敢闖敢幹、傾(qing) 情奉獻的思政課,一堂生動形象的賡續紅色血脈的初心課。”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分團委書(shu) 記程萬(wan) 昕說。
青年強,則國家強。作為(wei) 一名基層團幹部,程萬(wan) 昕表示,要在青年學生思想教育方麵多下功夫,引領學生以問題為(wei) 導向,銳意進取,帶領青年團員做好政治建設,將支部建設成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合格接班人的戰鬥堡壘。
作為(wei) 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南開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教師宋燕與(yu) 學生一起觀看了黨(dang) 的二十大開幕會(hui) 。她表示:“作為(wei) 一名高校輔導員,在工作理念上,我們(men) 要學習(xi) 、傳(chuan) 承教育事業(ye) 的奉獻精神;在工作方法上,我們(men) 要開闊工作思路,運用好新媒體(ti) 平台,在‘雲(yun) 端’傳(chuan) 遞高校好聲音,參與(yu) 網上網下‘同心圓’的建設。作為(wei) 輔導員,我更要結合專(zhuan) 業(ye) 特色,助力學生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播好中國聲音。”
北京科技大學新材料技術研究院教師董超芳表示:“作為(wei) 一名教師,我將時刻站在‘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的政治高度,繼續發揚嚴(yan) 謹治學、甘為(wei) 人梯的精神,堅持特色、爭(zheng) 創一流,培養(yang) 更多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有理想、有本領、能為(wei) 國家奉獻鋼筋鐵骨的高素質人才,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努力培養(yang) 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能夠堪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
熊國錦是北京師範大學的大二學生,他的家鄉(xiang) 貴州岑鞏縣曾是深度貧困地區。一路走來,是老師點亮了他的夢想。去年,他報考了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定向就業(ye) 師範生。前不久,他和另外6名同學一起寫(xie) 信,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表達了紮根中西部的決(jue) 心。教師節前夕,他們(men) 收到了總書(shu) 記的回信。
“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開幕,我的內(nei) 心無比激動與(yu) 自豪!10年來,我既是祖國事業(ye) 蓬勃發展的見證者,更是祖國穩步向前的受益者。這10年,我的祖國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邁入了新時代。在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幫扶下,我實現心中的教師夢想來到我國最高師範學府求學,我的家鄉(xiang) 成功脫貧摘帽,我的家庭也過上了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很榮幸我能成為(wei) 未來教師的一分子,為(wei) 祖國教育事業(ye) 壯闊的征程貢獻力量。”熊國錦說。
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yu) 電子信息學院本科生孫雪蓉作為(wei) 學校第25屆研究生支教團入選誌願者,將在不久的將來奔赴西部參加支教接力。她表示,總書(shu) 記的講話讓她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奮鬥是青春最亮麗(li) 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我會(hui) 繼續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紮根基層一線,感悟國情民生,施展才華抱負,矢誌建功立業(ye) ,用愛心和知識推動當地教育發展和社會(hui) 進步”。
紮根基層一線,綻放青春之花
如今,越來越多的青年學子選擇紮根基層,在這特殊的日子裏,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讓他們(men) 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ye) 。不少高校青年師生表示,要牢記黨(dang) 對青年群體(ti) 的諄諄教誨、殷切期望,讓青春之花在黨(dang) 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
10月16日上午,在山東(dong) 淄博臨(lin) 淄考古基地,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助理教授、教師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鄧振華帶領考古隊臨(lin) 時黨(dang) 支部在考古工作現場收看黨(dang) 的二十大開幕會(hui) 。鄧振華說,在田野考古一線經曆這一曆史性的時刻,具有特殊的意義(yi) 。過去10年,我國文物考古事業(ye) 奮進發展,自己也從(cong) 考古專(zhuan) 業(ye) 的學生成長為(wei) 一名青年教師。站在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關(guan) 鍵一程的關(guan) 鍵節點,我們(men) 要更好地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e) 中,從(cong) 基礎研究做起,努力推動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wei)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作出新的貢獻。
清華大學新雅書(shu) 院2019級本科生楊茹珺來自祖國的西南邊陲,是對口支援、助學貸款等政策的受益者之一。楊茹珺說:“我親(qin) 眼見證和親(qin) 身體(ti) 會(hui) 了10年來教育改革帶給邊疆學子的大好機遇。教育公平取得新成效,教育質量實現新提升。作為(wei) 新時代學子,我們(men) 受益於(yu) 國家的政策支持,享受著優(you) 質的高等教育,更應該有所作為(wei) ,為(wei) 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貢獻青春力量。”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報告中提到我們(men) “打贏了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這讓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王曦婧感觸頗深。王曦婧曾作為(wei) 清華大學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站山東(dong) 濟寧站的實踐支隊隊長,前後組織來自全國20餘(yu) 所高校的近百名學子共同參與(yu) 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社會(hui) 實踐中。她說:“我將秉持釘釘子精神,紮根濟寧持續推進地方實踐服務,一張藍圖畫到底,為(wei) 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偉(wei) 大事業(ye) 不斷奮鬥。”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的碩士生趙天陽曾在2021年赴祖國西南邊陲的縣城支教,那裏也是全國最後一批脫貧摘帽的貧困區。10年間,當地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易地搬遷,從(cong) 山腰上不穩的土房搬進了縣城新建的樓房,學校教學樓煥然一新、多媒體(ti) 教學設備實現了全覆蓋。
“一個(ge) 縣城的發展,是全國千千萬(wan) 城鎮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縮影。站到新的曆史起點上,我們(men) 有信心、有底氣、有能力實現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奮鬥目標,創造新的更大奇跡。”趙天陽說。
今年剛上大學的韓佳茵來自華中農(nong) 業(ye) 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在學習(xi) 了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後,她表示,廣大青年生逢其時,發展空間無比廣闊,成長未來一片光明。“作為(wei) 一名農(nong) 科大學生,未來4年的大學時光裏,我一定按照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對青年提出的要求,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加強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知識的學習(xi) ,不斷增強服務‘三農(nong) ’事業(ye) 的本領,學農(nong) 愛農(nong) 、強農(nong) 興(xing) 農(nong) ,力爭(zheng) 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中國農(nong) 業(ye) 現代化貢獻青春智慧。”韓佳茵說。
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yu) 工程學院學生鍾天暘曾在2020年夏天作為(wei) 院支教隊的隊長前往四川省康定市甲根壩村,近距離感受到川西鄉(xiang) 村幫扶和振興(xing)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聆聽了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後,鍾天暘表示,自己能切身感受到這10年來國家的發展和進步,“作為(wei) 成電的學生,應該懷抱夢想,在更廣闊的舞台展示自己的風采,不忘初心跟黨(dang) 走,建功立業(ye) 新時代”。
江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專(zhuan) 業(ye) 2022級碩士研究生戴韻萱的家鄉(xiang) 是江西紅土地上的革命老區縣。她親(qin) 眼見證在黨(dang) 的帶領下老區煥發新顏,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甜、越過越好。
認真聆聽大會(hui) 報告後,戴韻萱深刻感受到信仰的感召、方向的指引、前進的力量和勝利的信心,“我們(men) 這一代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一定要堅定不移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不負韶華、不負時代,在刻苦學習(xi) 實踐中練就過硬本領,築牢成為(wei) 優(you) 秀藝術家的堅實基礎,用手中畫筆努力創作出能激發人民精神力量的優(you) 秀作品,描繪出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和壯美畫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拉薩市教育邁入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拉薩市全市教育係統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根本目標,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不斷提升教育服務能力,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果,教育高質量發展已起勢成局。 [詳細] -
張桂梅代表的新夢想
來北京參加二十大,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代表還保持著在學校的早起的習慣。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