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以百分之百的熱情和專注逐夢星辰大海

發布時間:2022-11-04 11:02:00來源: 青海日報

  人言道,成功在於(yu) 99%的努力和1%的運氣。前幾日,記者在西北高原所采訪時感受到,不論是研究員還是學生,每個(ge) 人都以100%的熱情和專(zhuan) 注追逐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

  “楊老師好像沒有什麽(me) 別的愛好,如果有,那就是待在辦公室和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所長楊其恩研究員的幾位博士研究生說。今年40歲的楊其恩和他的團隊,紮根高原,破譯犛牛高海拔生存的遺傳(chuan) 密碼,科研碩果累累。楊其恩也是西北高原所“夏武平高原生物科技攻關(guan) 青年突擊隊”隊長,他和一大批年輕的博士們(men) 一起,以弘揚科學家精神為(wei) 己任,服務國家,獻身科學,在科研中求真求實、竭力創新。

  這一次的采訪持續了半個(ge) 多月,之後記者又陸續去了幾次西北高原所的高原動物繁育與(yu) 基因組學實驗室。每一次走進實驗室,都可以感受到他們(men) 沉心靜氣,積聚力量,隻為(wei) “暗香”綻放。而不久前,他們(men) 就在這裏共同揭示了犛牛適應青藏高原環境的分子遺傳(chuan) 新機製,相關(guan) 論文成果已於(yu) 近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訊》上。

  出於(yu) 記者的職業(ye) 本能,我抓住機會(hui) 向楊其恩提問,成功的秘訣是什麽(me) ?

  “熱愛和專(zhuan) 注。”楊其恩這樣回答。他說,搞科研,需要不斷地創新,需要有紮實的功底,需要有專(zhuan) 注嚴(yan) 謹的科研精神。同時,創新工作也不可能在一兩(liang) 天之內(nei) 完成。在認定方向後,就要做到堅持不懈、勇往直前。楊其恩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在和楊其恩的交流時,他說,又累又枯燥,這是外界對科研工作的評價(jia) 。但楊其恩不這麽(me) 認為(wei) :“能回到藍天白雲(yun) 下的高原工作,盡一點能力,回報生養(yang) 自己的土地是我的追求。”正是憑著這股熱愛,楊其恩帶領團隊不斷拔節而上,經過8年的努力,實驗室條件逐步完善,人員配備漸趨合理,團隊目前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基金麵上項目等國家級項目,主持青海省科技重大專(zhuan) 項《犛牛、藏羊遺傳(chuan) 資源保護與(yu) 創新利用》,在本領域權威期刊先後發表論文40餘(yu) 篇,參編專(zhuan) 著多部。

  騏驥千裏,非一日之功。對西北高原所的每一位科研工作者來說,終身學習(xi) 、持之以恒是他們(men) 堅定的信念。在他們(men) 看來,惟有保持“學”和“鑽”的精神,去堅持,去下功夫,在做中學、學中做,才能增強科研工作的預見性、科學性和創造性,才能更好地把所學知識轉化為(wei) 處理更多問題的能力。

  楊其恩和他團隊獲得的一係列成果是奮鬥出來、幹出來、創新出來的。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明顯感受到,這是一個(ge) 有夢想、有活力、有擔當的團隊,而他們(men) 的努力,也讓我們(men) 看到了一個(ge) 以創新求突破的新青海。

  發展無窮期,創新無止境。青海的科研工作者正全力將創新精神融入科研工作,共同努力,成就自己,成就更高的青海,共創更美好的青海!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同德:“五類黨課”配好黨員教育“營養餐”

    近年來,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通過開展“三會一課”“雙語課堂”“田間黨課”“電子黨課”“上門黨課”等“五類黨課”配好黨員教育“營養餐”,不斷建強黨員教育陣地,為黨員教育工作提質增效。 [詳細]
  • 祁連:打好“三戰”助力黨員教育培訓

    祁連縣針對黨員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圍繞“全覆蓋”“細分類”“實效果”,統籌布局、精準施策、係統推進,切實打好黨員教育培訓“陣地戰”“主動戰”“持久戰”。 [詳細]
  • 共青團青海省委 全方位服務大學生創業就業

    記者近日從團省委獲悉,2022年共青團青海省委啟動“促進大學生就業行動”,製定五項具體措施,發動全團力量幫助大學生就業,為做好青海省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進一步擴大行動成果做出“青海模板”。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