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秋糧豐收在望,築牢大國糧倉

發布時間:2022-11-04 15:42:00來源: 人民日報

  秋糧豐(feng) 收在望,築牢大國糧倉(cang) (人民時評)

  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把糧食生產(chan) 抓緊抓牢,“中國飯碗”必將裝得更滿、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東(dong) 北黑土地上稻穀飄香,種植戶遠程操控無人收割機,實現收獲、卸糧等一條龍作業(ye) ;黃淮海平原,玉米大豆一田雙收,玉米不減產(chan) ,多收一季豆……希望的田野上,洋溢著豐(feng) 收的喜悅。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最新農(nong) 情調度顯示,截至10月31日,全國秋糧已收獲11.91億(yi) 畝(mu) 、完成91.2%。秋糧產(chan) 量占全年糧食總產(chan) 量的75%左右。從(cong) 秋糧情況看,全年糧食產(chan) 量能夠實現1.3萬(wan) 億(yi) 斤以上目標。不誤農(nong) 時搶收秋糧,將築牢大國糧倉(cang) ,為(wei) 經濟持續健康平穩發展夯實基礎。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今年的糧食生產(chan) 經曆了多重考驗,成績來之不易。一方麵,我們(men) 克服去年北方罕見秋雨秋汛、冬小麥大麵積晚播、局地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應對南方局部嚴(yan) 重高溫幹旱挑戰,推動夏糧增產(chan) 28.7億(yi) 斤、早稻增產(chan) 2.1億(yi) 斤,秋糧豐(feng) 收在望,農(nong) 業(ye) 基本盤更加穩固。另一方麵,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保持穩中有進,相關(guan) 地區大力推廣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南方“兩(liang) 季不足、一季有餘(yu) ”的地區積極發展再生稻,秋糧麵積穩中有增,結構持續優(you) 化,效益穩步提升。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充裕、市場穩定,為(wei) 保持我國經濟社會(hui) 大局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糧穩天下安。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把確保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作為(wei) 首要任務,廣大農(nong) 業(ye) 科技工作者和農(nong) 民辛勤耕耘,豐(feng) 收一季接一季。10年來,糧食產(chan) 能穩定提升,產(chan) 量連續7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10年再上一個(ge) 千億(yi) 斤新台階,做到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大國糧倉(cang) 根基穩固。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糧食產(chan) 需中長期仍將維持緊平衡態勢,必須確保糧食安全這根弦一刻也不放鬆。當前全球糧食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麵臨(lin) 的不確定性風險增加,我們(men) 必須深入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著力健全糧食產(chan) 購儲(chu) 加銷體(ti) 係,以國內(nei) 穩產(chan) 保供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糧食是產(chan) 出來的,穩產(chan) 增產(chan) 根本出路在科技。目前我國已建成旱澇保收、高產(chan) 穩產(chan) 的高標準農(nong) 田超過9億(yi) 畝(mu) ,小麥、水稻、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均超過85%,化肥農(nong) 藥使用量連續5年負增長,主要農(nong) 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46%。今年“三秋”期間,各地投入各類農(nong) 業(ye) 機械達到3000萬(wan) 台(套),為(wei) 完成秋糧生產(chan) 提供了堅實機械化支撐。實踐啟示我們(men) ,隻有深入落實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推動更多現代生產(chan) 要素不斷向田野集聚,才能讓更多“望天田”變成“噸糧田”,讓農(nong) 民從(cong) 會(hui) 種地變為(wei) “慧”種地,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chan) 能力,確保需要時產(chan) 得出、供得上。

  發展糧食生產(chan) ,主體(ti) 是種糧農(nong) 民。好政策進村下田,穩口糧底氣更足。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以超常超強的力度促進糧食生產(chan) 穩定發展。落實國家稻穀補貼、實際種糧農(nong) 民一次性補貼、農(nong) 機購置補貼等政策,配套出台相關(guan) 支持措施;推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大力發展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幫助小農(nong) 戶發展糧食生產(chan) ……一係列好政策穩預期、增效益,激發了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盡快建立完整係統、支撐有力的糧食生產(chan) 支持政策體(ti) 係,把小農(nong) 戶引入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軌道,才能更好促進種糧農(nong) 民增收,進一步提高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

  喜看稻菽千重浪。秋糧有望再獲豐(feng) 收,有力檢驗了我國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把糧食生產(chan) 抓緊抓牢,“中國飯碗”必將裝得更滿、端得更牢、成色更足。(人民日報 常欽)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