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桑日縣用“折嘎”傳遞黨的好聲音
用傳(chuan) 統“折嘎”來傳(chuan) 播黨(dang) 的聲音,效果會(hui) 如何呢?2022年7月1日開始,懷著對黨(dang) 和政府的感恩之情,對新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山南市桑日縣白堆鄉(xiang) 仁青崗村充分利用“折嘎”這一文化資源,以仁青崗村文藝演出隊為(wei) 主要力量,用通俗易懂、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折嘎”表演方式宣講黨(dang) 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等,把黨(dang) 的聲音傳(chuan) 遞到群眾(zhong) 家中、田間地頭,取得了較好的宣傳(chuan) 效果,深受廣大群眾(zhong) 的喜愛,得到了廣大群眾(zhong) 的一致好評。12月14日,記者連線采訪了桑日縣白堆鄉(xiang) 仁青崗村村委會(hui) 主任、文藝演出隊隊員羅布桑珠,了解仁青崗村“折嘎”表演新形式背後的故事。
傳(chuan) 統“折嘎”煥發新活力
“折嘎”,是西藏傳(chuan) 統說唱藝術的一種,“折”藏語意為(wei) 果實,“嘎”藏語意為(wei) 潔白,可譯為(wei) “潔白的果實”或“吉祥的果實”。過去“折嘎”的說唱者,大都是流浪藝人,或是沿街乞討的人。他們(men) 向人們(men) 表演送上祝福,人們(men) 向他們(men) 贈送食物等。而如今,“折嘎”被作為(wei) 一種民間表演藝術保存下來,每逢傳(chuan) 統節日、城鄉(xiang) 集市貿易盛會(hui) 或者喜慶歡樂(le) 的場合,都會(hui) 有“折嘎”表演,深受廣大群眾(zhong) 喜愛,具有廣泛的群眾(zhong) 基礎。
2022年7月1日,懷著對黨(dang) 和政府的感恩之情,對新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山南市桑日縣白堆鄉(xiang) 仁青崗村充分利用“折嘎”這一文化資源,以仁青崗村文藝演出隊為(wei) 主要力量,用通俗易懂、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折嘎”表演方式宣講黨(dang) 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等,深受廣大群眾(zhong) 喜愛,取得了良好的宣傳(chuan) 效果。
“‘折嘎’是當地比較流行的表演形式,多則6人表演,少則1人表演,一般是在望果節和藏曆新年的時候進行表演。每次村裏進行‘折嘎’表演時,大家都會(hui) 過來看,每次都看得很開心,時不時還能哼上幾句,所以我們(men) 就想將‘折嘎’和宣講結合起來,那效果肯定好。”桑日縣白堆鄉(xiang) 仁青崗村村委會(hui) 主任、文藝演出隊隊員羅布桑珠說。
把黨(dang) 的聲音傳(chuan) 遞到群眾(zhong) 家中
記者了解到,“折嘎”分為(wei) 說和唱兩(liang) 部分。一般是先說後唱,並穿插一些簡單的舞蹈。傳(chuan) 統的“折嘎”唱詞,開始都是祝福吉祥和豐(feng) 收,接著述說自己從(cong) 哪裏來、到何處去,隨後用誇張的詞語讚頌自己的裝飾以及主人的施舍與(yu) 好客等。根據時間、地點、對象的不同,唱詞也隨之而異,這些唱詞有相當大的即興(xing) 成分。
仁青崗村文藝演出隊就是將“折嘎”唱詞修改成黨(dang) 的政策、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等內(nei) 容進行表演,使黨(dang) 的政策理論真正做到入耳、入腦、入心,用古老的“折嘎”曲藝,讓黨(dang) 的聲音在雪域高原傳(chuan) 唱。
“我們(men) 及時組織演出隊隊員學習(xi)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吃透會(hui) 議精神,打造一批既具有當地特色又有黨(dang) 的方針政策的‘折嘎’,將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黨(dang) 的政策等內(nei) 容傳(chuan) 唱到千家萬(wan) 戶,以藝術的形式開展宣傳(chuan) 教育,引導廣大群眾(zhong) 自覺愛黨(dang) 愛國愛社會(hui) 主義(yi) ,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羅布桑珠說。
把黨(dang) 的聲音傳(chuan) 播得更遠一些
理論隻有被群眾(zhong) 掌握、運用,才能煥發出巨大的生命力。桑日縣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張峰表示,“折嘎”曲藝深受廣大群眾(zhong) 喜愛,具有一種特殊的節奏,能感染大家的情緒,每次表演都能把現場的氣氛烘托得很高,歌詞也反映了群眾(zhong) 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利用“折嘎”來宣講,這種方式是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對宣傳(chuan) 效果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下一步,我希望可以和市內(nei) 其他地方的‘折嘎’傳(chuan) 唱愛好者一起交流學習(xi) ,把這門藝術傳(chuan) 承和發揚得更好。同時,也希望可以到其他地方表演,把這項藝術和黨(dang) 的聲音傳(chuan) 播得更遠一些。”羅布桑珠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山南市格桑村舊貌換新顏
11月1日一大早,山南市乃東區結巴鄉格桑村四組政策宣講員紮西尼瑪就挎起他的綠書包,走向田埂。他準備趁著鄉親們都在田間勞作,利用大家休息聚餐的時間,和大家講講黨的二十大精神。[詳細] -
山南市錯那縣浪坡鄉肖村群眾:“放牧守邊,我們是認真的”
錯那縣浪坡鄉肖村,是新時代發展起來的邊境村。近年來,在黨的關懷下,通過邊境小康村建設,肖村家家戶戶建起了一棟棟二層藏式小樓,特別是小學、衛生院等配套設施建起來後。[詳細] -
文化惠民潤心田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南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全力創作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精品,推動文化繁榮發展,不斷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