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改變觀念、家校共育,助力“雙減”行穩致遠

發布時間:2023-01-04 10:36:00來源: 科技日報

  隻有通過拓寬家校溝通渠道,夯實學校教育主陣地,才能使“雙減”下的教育焦慮回歸平靜、學生回歸學校、教師回歸教學、教育回歸初心;才能從(cong) 根本上推動學生的全麵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王欣 四川省雅安市教育局局長

  近日,在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九屆年會(hui) 專(zhuan) 題論壇上,內(nei) 蒙古自治區興(xing) 安盟烏(wu) 蘭(lan) 浩特市教育局原局長楊華分享了他對於(yu) “雙減”的認識: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自2021年7月《關(guan) 於(yu) 進一步減輕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下發以來,“雙減”政策已實行了一年有餘(yu) 。根據教育部此前公布的數據,“雙減”後,作業(ye) 管理水平、課後服務水平和課堂教學水平提高了,學生的校外培訓負擔減輕了。但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也指出,“雙減”工作是一項具有艱巨性、複雜性的工程。

  轉變思想,發揮教育激勵作用

  在落實“雙減”的過程中,我們(men) 亟須做出哪些觀念上的改變?

  楊華表示,要拒絕無意義(yi) 地刷題。刷題會(hui) 傷(shang) 害學生的思考能力、創新思維乃至身體(ti) 健康,而且中高考試題的改革,已經從(cong) 重考察知識回憶向重考察思維過程轉變,增加了試題的開放性和學習(xi) 深度。因此,無論是從(cong) 落實“雙減”精神,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還是從(cong) 與(yu) 時俱進適應中高考試題改革,亦或是從(cong) 為(wei) 國家多培養(yang) 創新人才來看,拒絕無意義(yi) 地刷題,是大勢所趨,更是當務之急。

  楊華還特別提到了發揮教育激勵和喚醒學生學習(xi) 內(nei) 驅力的作用。他提醒道,要用成長型思維來對待所有學生。比如,不應給看似在某些方麵不足的孩子貼上諸如“你學不好”“你真笨”等標簽,不能有對學生降低期望的想法與(yu) 情緒。“因為(wei) 教育是激勵,教育是喚醒!”楊華說,對那些學習(xi) 成績優(you) 異的學生,同樣不能貼標簽,不能讓他們(men) 產(chan) 生可能失去“標簽”的焦慮。采取“對事不對人”的表揚方式,則更有激勵作用,比如可以將“你真聰明”這樣的表揚,替代為(wei) “你真努力”“你好認真”。

  雙管齊下,學校家庭共同努力

  “雙減”在某種程度上更強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凸顯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的作用。針對於(yu) 此,四川省雅安市引導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觀,構建家校學習(xi) 共同體(ti) ,還組織開展各類活動,引導家長配合學校工作。該市搭建了家校共育平台,指導家長學校製度化、規範化建設;設計開發了學校親(qin) 子體(ti) 驗類、家庭陪伴養(yang) 成類課後服務課程10餘(yu) 門,讓家長和學生共享“雙減”後的課後時光,實現共同成長。當然,最主要的是提升“雙減”的質量和效率,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推動課後服務體(ti) 係化發展,發揮家庭教育的引導作用,引導家長積極參與(yu) 課後服務,理性看待校外培訓,正確理解“雙減”政策。

  “隻有通過拓寬家校溝通渠道,夯實學校教育主陣地,才能使‘雙減’下的教育焦慮回歸平靜、學生回歸學校、教師回歸教學、教育回歸初心;才能從(cong) 根本上推動學生的全麵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四川省雅安市教育局局長王欣說。

  孟暉則表示,從(cong) 長遠考慮,還是要從(cong) 改革中尋找出路,促進招生評價(jia) 改革。他建議,可以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利用大數據體(ti) 係建立完整的綜合素質數據庫,並鼓勵支持各個(ge) 高校根據自身的特點設立更加科學的評價(jia) 模型。通過科學的評價(jia) 模型,基於(yu) 客觀完整真實的大數據體(ti) 係的支撐,采取綜合素質評價(jia) 或者多方評價(jia) 相結合的錄取辦法,使招生更為(wei) 科學公平。“這才是破解唯分數、破解刷題負擔的根本之道。”孟暉說。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