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定位拓新局——2022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回眸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優(you) 化職業(ye) 教育類型定位”,再次明確職業(ye) 教育的發展方向;新修訂的職業(ye) 教育法表決(jue) 通過並正式施行;中辦、國辦發布《關(guan) 於(yu) 深化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建設改革的意見》;我國首次舉(ju) 辦世界職業(ye) 技術教育發展大會(hui) 和世界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
對於(yu) 職業(ye) 教育來說,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一係列重要法律法規和政策舉(ju) 措的出台,為(wei) 優(you) 化職業(ye) 教育類型定位提供了重要支撐,為(wei) 深化中國職業(ye) 教育改革築牢了“四梁八柱”。時代大潮中,職業(ye) 教育正乘勢而上,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煥發勃勃生機。
明確職教定位,從(cong) “層次”向“類型”轉變
“如果沒有繼續上學,我可能還在老家務農(nong) ,無法看見大山外麵更廣闊的世界。”因為(wei) 青島海運職校與(yu) 安順民族職校結成對子,將船員培養(yang) 作為(wei) 合作方向,貴州小夥(huo) 秦龍江得以學習(xi) 航海捕撈專(zhuan) 業(ye) 知識。現在,他不僅(jin) 能操控萬(wan) 噸巨輪航行海上,也成為(wei) 家人的依靠。
回望2022年,推動現代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被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建設改革有序有效推進,越來越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走出校園,走上工作崗位。
2022年5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e) 教育法》正式施行,標誌著以立法方式,明確職業(ye) 教育是與(yu) 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為(wei) 推動職業(ye) 教育從(cong) “層次”到“類型”轉變提供了法律保障。12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guan) 於(yu) 深化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wei) 深入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優(you) 化職業(ye) 教育類型定位指明了前進方向。
《意見》重申了職業(ye) 教育的定位,就是要服務人的全麵發展,建立健全多形式銜接、多通道成長、可持續發展的梯度職業(ye) 教育和培訓體(ti) 係,讓不同稟賦和需要的學生能夠多次選擇、多樣化成才。
職業(ye) 教育功能定位由“謀業(ye) ”轉向“人本”,作為(wei) 一種特色鮮明的教育類型,我國職業(ye) 教育改革進入一個(ge) 新的階段:
——接受職業(ye) 教育成長成才的學子,已成為(wei) 一個(ge) 龐大的群體(ti) 。近年來,職業(ye) 教育招生規模大幅增長,中職、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yang) 規模上,已分別占我國高中階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多個(ge) 省份建立職教高考製度,成為(wei) 中高職畢業(ye) 生深造的重要途徑。2022年,中職畢業(ye) 生有約七成選擇升學;全國有本科層次職業(ye) 院校32所;首屆職業(ye) 教育本科生順利畢業(ye) ,被授予學士學位。
——覆蓋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專(zhuan) 科和高等教育本科的職業(ye) 教育層次結構初步形成,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建設基本實現了“縱向貫通”的目標。《意見》指出,教育部門將“根據職業(ye) 學校學生特點,完善專(zhuan) 升本考試辦法和培養(yang) 方式,支持高水平本科學校參與(yu) 職業(ye) 教育改革,推進職普融通、協調發展”。
職業(ye) 院校學生擁有和普通院校學生平等的求學、就業(ye) 與(yu) 發展機會(hui) 。破除了“矮化”“窄化”職業(ye) 教育的傳(chuan) 統認知,職業(ye) 教育的定位更加清晰。
落實產(chan) 教融合,轉型升級步入新階段
在北京電子科技職業(ye) 學院汽車工程學院的實訓室裏,新能源汽車技術專(zhuan) 業(ye) 的李新海正專(zhuan) 心致誌研究汽車構造。還沒畢業(ye) 的他就已經被幾家企業(ye) 爭(zheng) 相“預訂”,而和他有一樣情況的同學還有很多。
伴隨著產(chan) 業(ye) 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ye) 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職業(ye) 教育的重要作用愈發凸顯。
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緊密對接是職業(ye) 教育的基本屬性,職業(ye) 教育的生命力在於(yu) 實踐和應用。深化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建設改革,重點在於(yu) 堅持以教促產(chan) 、以產(chan) 助教、產(chan) 教融合、產(chan) 學合作。隨著《意見》的落地,職教與(yu) 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相結合的趨勢來到了新關(guan) 口。
目前,中職、高職院校每年為(wei) 國家培養(yang) 約1000萬(wan) 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全國職業(ye) 院校共開設1300多個(ge) 專(zhuan) 業(ye) ,緊跟市場需求,不斷調整優(you) 化,基本覆蓋國民經濟各領域;現場工程師專(zhuan) 項培養(yang) 計劃啟動實施,到2025年將有累計不少於(yu) 500所職業(ye) 院校、1000家企業(ye) 參與(yu) 項目實施,累計培養(yang) 不少於(yu) 20萬(wan) 名現場工程師。
我國職業(ye) 教育從(cong) 政府主體(ti) 走向多元參與(yu) 、從(cong) 規模擴張走向內(nei) 涵發展,由參照普通教育辦學模式向企業(ye) 社會(hui) 參與(yu) 、專(zhuan) 業(ye) 特色鮮明的類型教育轉變,大幅提升了新時代職業(ye) 教育現代化水平。
職教助力區域發展的好消息也接連傳(chuan) 來。探索省域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建設新模式,打造市域產(chan) 教聯合體(ti) 、行業(ye) 產(chan) 教融合共同體(ti) 等舉(ju) 措,正在成為(wei) 職教工作的亮點與(yu) 重點。
在天津,部市共建國家職業(ye) 教育改革試驗區、示範區,成功打造海河教育園職教示範窗口,形成行業(ye) 辦學、產(chan) 教融合、工學結合、職繼協同等經驗做法。
在全國範圍內(nei) ,經過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的積極推進,已認定了21個(ge) 國家產(chan) 教融合試點城市,各地培育了4600多家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初步形成了以城市為(wei) 節點、行業(ye) 為(wei) 支點、企業(ye) 為(wei) 重點的產(chan) 教融合推進機製。
國際交流更是促進職業(ye) 教育發展與(yu) 產(chan) 業(ye) 緊密結合不可缺少的一環。2022年8月,我國舉(ju) 辦了首屆世界職業(ye) 技術教育發展大會(hui) 。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向大會(hui) 致賀信,強調“職業(ye) 教育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緊密相連,對促進就業(ye) 創業(ye) 、助力經濟社會(hui) 發展、增進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義(yi) ”。
以此為(wei) 標誌,我國職業(ye) 教育國際交流和合作開辟了新主場。
大會(hui) 同期成立世界職業(ye) 技術教育發展聯盟,舉(ju) 辦首屆世界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世界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博覽會(hui) ,形成“會(hui) 、盟、賽、展”的國際交流合作新範式。
此外,中國—東(dong) 盟教育交流周如期舉(ju) 辦,倡議加強職業(ye) 教育合作共同應對國際變局;“一帶一路”職業(ye) 教育國際研討會(hui) 成功舉(ju) 辦,探討通過增強職業(ye) 教育適應性發揮更大的經濟社會(hui) 價(jia) 值;繼續推廣“中文+職業(ye) 技能”教育,不斷完善“魯班工坊”建設標準,為(wei) 合作國培養(yang) 大批本土化技術技能人才。
形式多樣、內(nei) 容豐(feng) 富、影響長遠的職業(ye) 教育國際交流活動,向世界展現中國力量、傳(chuan) 播中國聲音,也在更加寬廣的國際視野和國際經驗之下,助力產(chan) 教融合更上一個(ge) 台階。
加強內(nei) 涵建設,係統助力高質量發展
2022年,廣州科教城迎來廣州鐵路職業(ye) 技術學院4600餘(yu) 名新生。從(cong) 155間智慧教室到鋪設4條城軌和高鐵線路的實訓基地,鐵職院新校區項目總投資17.08億(yi) 元。作為(wei) 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國家優(you) 質專(zhuan) 科高職院校,鐵職院過去受製於(yu) 辦學場地限製,而廣州科教城的建設極大改善了學校硬件辦學條件。
廣州科教城的例子是一個(ge) 縮影,為(wei) 了大力發展職業(ye) 教育,深化現代職業(ye) 教育改革,職業(ye) 教育投入不足的問題正在得到積極解決(jue) 。2022年,國家在製度上、標準上、師資上,為(wei) 職業(ye) 教育的發展創造了越來越廣闊的發展平台。
2022年,“國家職業(ye) 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線,匯聚數字教育資源654萬(wan) 條,提供在線課程近兩(liang) 萬(wan) 門,覆蓋600個(ge) 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初步形成了職業(ye) 教育數字化“1+5”體(ti) 係。
這一年,職業(ye) 教育的製度化全麵加強,為(wei) 優(you) 化職業(ye) 教育類型定位提供了重要支撐。
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e) 分類大典(2022年版)》,教育部修訂發布的新版《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簡介》《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教學標準》也基本完成;根據新時代殘疾人職業(ye) 教育發展實際,教育部修訂通過《殘疾人中等職業(ye) 學校設置標準》。這些標準一方麵為(wei) 規範職業(ye) 教育辦學行為(wei) 、提高人才培養(yang) 質量提供了製度和標準保障,另一方麵也豐(feng) 富了類型教育的內(nei) 涵。
這一年,國家部署實施了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和“雙高計劃”中期績效評價(jia) ,為(wei) 辦好類型教育提供堅實支撐。
2022年11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職業(ye) 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實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底80%以上的職業(ye) 學校辦學條件重點監測指標全部達標,到2025年底達標比例提高到90%以上,明確了職業(ye) 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的目標任務,製定了路線圖和時間表,真正落實職普地位同等重要。
這一年,我國加快職業(ye) 教育和“雙師型”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為(wei) 全麵提高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ang) 質量提供強有力的師資支撐。
教育部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全國職業(ye) 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的通知》,要求著力打造一批德技雙馨、創新協作、結構合理的創新團隊;發布《關(guan) 於(yu) 做好職業(ye) 教育“雙師型”教師認定工作的通知》,從(cong) 師資隊伍建設層麵更好支撐職業(ye) 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發布《職業(ye) 教育“雙師型”教師基本標準(試行)》,啟動“雙師型”教師分級認定工作。
這一年,職業(ye) 教育各項賽事和活動如火如荼舉(ju) 行,對提升育人質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職業(ye) 教育活動周以“技能:讓生活更美好”為(wei) 主題持續開展;教育部等十部門組織開展了15項全國性活動,各地因地製宜開展常規活動和本地特色活動;組織開展國家級職業(ye) 教育教學成果獎評選、全國職業(ye) 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職業(ye) 教育國家在線精品課評選等影響力廣泛的活動,對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回顧2022年,我們(men) 可以清晰地看到,職業(ye) 教育的戰略定位越來越突出,職業(ye) 教育在整個(ge) 教育體(ti) 係中的分量之重前所未有。在黨(dang) 中央和國務院的關(guan) 注與(yu) 關(guan) 懷下,職業(ye) 教育戰線正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共同為(wei) 構建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而奮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建設改革(人民時評)
在上海,職業院校與區級政府合作建立“雙元製”特色產業學院,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在安徽,職業院校與製造企業簽訂校企合作訂單協議書,推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詳細] -
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建設改革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詳細] -
“修德練技”精編職業教育人才“搖籃”
在青海柴達木職業技術學院采訪的幾天裏,學術報告廳主席台前“永遠跟黨走 匠心育桃李”幾個字給記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采訪中,記者深刻感受到,學院以立德樹人、培養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教育理念無處不在。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