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202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

發布時間:2023-01-13 10:29: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今天,202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hui) 議在北京召開。會(hui) 議強調,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緊緊圍繞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這條主線,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教育的重要論述,深刻領悟“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和加強黨(dang) 對教育工作的全麵領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教育強國建設為(wei) 目標,以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ang) 質量為(wei) 重點,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為(wei) 實施科教興(xing) 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奠定堅實基礎,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作出新貢獻。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shu) 組組長、教育部黨(dang) 組書(shu) 記、部長懷進鵬出席會(hui) 議並講話。

  會(hui) 議指出,剛剛過去的2022年,是黨(dang) 和國家曆史上極為(wei) 重要的一年。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將教育作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進行係統謀劃,極具戰略意義(yi) 和深遠影響。一年來,教育係統認真做好迎接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各項工作,進一步凝聚起廣大師生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的磅礴力量;切實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和黨(dang) 的建設,黨(dang) 領導教育工作的體(ti) 製機製更加完善;堅決(jue) 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試招生就業(ye) 等急難險重工作;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麵發展的體(ti) 製機製更加健全;努力破解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教育問題,不斷推進更高質量、更具內(nei) 涵的教育公平;大力提高教育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能力,加快推進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大力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推動塑造教育發展新賽道新動能新形態;縱深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教育發展活力和動力持續增強;在大變局中加強教育對外開放,穩步推進教育國際交流合作和港澳台教育工作;堅決(jue) 維護教育領域政治安全,持續保持教育係統和諧穩定。一年來,教育係統堅持從(cong) 政治上看教育、從(cong) 民生上抓教育、從(cong) 規律上辦教育,堅決(jue) 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有效轉化為(wei) 發展導向、政策舉(ju) 措和工作方法,推動教育事業(ye) 取得新進步,各項工作有了新成效。

  會(hui) 議強調,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對新時代新征程教育事業(ye) 作出戰略謀劃,要切實增強建設教育強國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確保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在教育係統開花結果。一要深刻認識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對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內(nei) 在要求,有力回答“強國建設、教育何為(wei) ”這一時代課題。二要深刻認識科技革命、產(chan) 業(ye) 變革的深入推進對教育變革提出的迫切要求,更好推動教育成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基礎支撐和關(guan) 鍵力量。三要深刻認識人口和社會(hui) 結構變化對教育布局結構和資源配置調整的緊迫要求,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四要深刻認識國際形勢新動向新特征給教育帶來的機遇挑戰,以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助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

  會(hui) 議指出,2023年是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guan) 鍵一年,教育工作要堅定主攻方向和重點任務,譜寫(xie) 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新篇章。一是堅定不移加強黨(dang) 對教育工作的全麵領導。堅決(jue) 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不斷健全黨(dang) 對教育工作全麵領導的體(ti) 製機製,持之以恒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二是堅持不懈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鑄魂育人。深入推動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推動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取得新的重要進展,加快建立健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麵發展的長效機製。要把開展讀書(shu) 活動作為(wei) 一件大事來抓,引導學生愛讀書(shu) 、讀好書(shu) 、善讀書(shu) 。三是持續辦好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基礎教育。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突出“普惠發展”,義(yi) 務教育突出“優(you) 質均衡”,高中階段學校突出“多樣化”,繼續把“雙減”擺在突出位置來抓。四是加快構建融通融合融匯的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以深化產(chan) 教融合為(wei) 重點、推動職普融通為(wei) 關(guan) 鍵、促進科教融匯為(wei) 新方向,構建“一體(ti) 兩(liang) 翼”工作格局,推動職業(ye) 教育提質升級,通過服務學生全麵發展、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引領職業(ye) 教育人才培養(yang) ,為(wei) 各類人才搭建發展成長的有效通道。五是著力發展支撐引領國家戰略實施的高等教育。在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ang) 質量、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優(you) 化布局結構上先行先試,進一步加強高校分類管理的頂層設計,加快探索高校分類評價(jia) 改革。六是統籌推進教育數字化和學習(xi) 型社會(hui) 、學習(xi) 型大國建設。縱深推進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重點做好大數據中心建設、數據充分賦能、有效公共服務、擴大國際合作四件事。主動服務學習(xi) 型社會(hui) 、學習(xi) 型大國建設,樹立“大教育”觀,加快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xi) 的教育體(ti) 係。七是不斷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以評價(jia) 改革牽引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持續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全麵推進依法治教,完善與(yu) 教育強國建設相匹配的戰略性投入機製,以高質量開放、高水平合作的大格局構築發展新優(you) 勢,不斷增強教育改革的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始終讓教育成為(wei) 改革開放的先行者。

  會(hui) 議要求,要切實提高推動工作落實的執行力,不斷激發敢於(yu) 擔當作為(wei) 的精氣神,著力鍛造從(cong) 嚴(yan) 從(cong) 實從(cong) 細的硬作風,堅決(jue) 打好維護安全穩定的主動仗,堅持以奮鬥創造實績,確保各項任務有效落實落地。

  教育部黨(dang) 組成員,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shu) 組秘書(shu) 局、教育部機關(guan) 各司局和直屬單位負責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教育部紀檢監察組負責人,各省(區、市)教育廳(教委),各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教育局,各部屬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各直屬單位分別在主會(hui) 場和分會(hui) 場參加會(hui) 議。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有關(guan) 司局負責同誌應邀出席會(hui) 議。

  2022年教育事業(ye) 取得新進步新成效

  ■教育係統認真做好迎接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各項工作,進一步凝聚起廣大師生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的磅礴力量

  ■切實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和黨(dang) 的建設,黨(dang) 領導教育工作的體(ti) 製機製更加完善

  ■堅決(jue) 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試招生就業(ye) 等急難險重工作

  ■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麵發展的體(ti) 製機製更加健全

  ■努力破解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教育問題,不斷推進更高質量、更具內(nei) 涵的教育公平

  ■大力提高教育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能力,加快推進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

  ■大力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推動塑造教育發展新賽道新動能新形態

  ■縱深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教育發展活力和動力持續增強

  ■在大變局中加強教育對外開放,穩步推進教育國際交流合作和港澳台教育工作

  ■堅決(jue) 維護教育領域政治安全,持續保持教育係統和諧穩定

  2023年教育工作主攻方向和重點任務

  1 堅定不移加強黨(dang) 對教育工作的全麵領導

  2 堅持不懈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鑄魂育人

  3 持續辦好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基礎教育

  4 加快構建融通融合融匯的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

  5 著力發展支撐引領國家戰略實施的高等教育

  6 統籌推進教育數字化和學習(xi) 型社會(hui) 、學習(xi) 型大國建設

  7 不斷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