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居家網課到重返校園 “開學綜合征”如何應對?
近日來,我國多地已陸續迎來開學季。孩子們(men) 在經曆了居家網課、愉快假期後再次重返校園,不免會(hui) 出現情緒低落、注意力難以集中、疲憊、失眠等焦慮反應,有的還會(hui) 出現頭暈、惡心等不適症狀。對此,北京兒(er) 童醫院精神科心理治療師陳瑞婕表示,這些正是“開學綜合征”的表現。那麽(me) ,家長們(men) 該如何幫助孩子應對開學焦慮呢?陳瑞婕獻上了幾條錦囊妙計:
妙計一:和孩子共同探索焦慮產(chan) 生原因 化焦慮為(wei) 動力
陳瑞婕表示,孩子們(men) 從(cong) 居家生活重新切換到校園學習(xi) 狀態,身心都會(hui) 自然產(chan) 生警覺反應,孩子們(men) 感到焦慮不安、緊張煩躁是一種很常見的狀態。無論孩子還是家長,都無須否認或逃避,家長更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厭學”的標簽。“適度的焦慮不是壞事,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促進孩子調整狀態的步伐,可以更有效地幫助孩子從(cong) 居家放假模式調整為(wei) 上學模式。”陳瑞婕建議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探索焦慮情緒產(chan) 生的原因,幫助孩子進行有效化解。同時,家長也需要注意自己的情緒狀態,避免過度擔心,從(cong) 而加劇孩子的焦慮情緒。
妙計二:鼓勵孩子說出擔心與(yu) 不安 排解內(nei) 心壓力
孩子究竟對於(yu) 開學有著哪些擔心與(yu) 不安?陳瑞婕建議家長不妨鼓勵孩子主動和同學、朋友、家人說出心裏話,聆聽他人是否也有類似的體(ti) 驗,借鑒他人嚐試過的一些好的方法來幫助孩子排解內(nei) 心的壓力。陳瑞婕提醒家長在與(yu) 孩子溝通的過程中,不要開口講大道理,而應抱以邀請和支持的態度詢問孩子的感受,在孩子表述時不打斷、不評價(jia) ,讓孩子的負麵情緒被看到、被理解、被接納。家長也可以邀請孩子一起討論需要家長做出哪些改變、提供哪些幫助,來共同攻克開學焦慮的難題。
妙計三:回顧以往應對開學焦慮經驗 創造“快樂(le) 錦囊”
每個(ge) 孩子都有自己應對壓力的方式,家長不妨和孩子一起回想下此前都是如何應對開學焦慮的,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鼓勵孩子勇敢嚐試,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心中的緊張與(yu) 不安。
此外,陳瑞婕建議家長和孩子共同討論創造“快樂(le) 錦囊”,即通過整理孩子記憶中的一些輕鬆快樂(le) 的時刻,比如享受美食、音樂(le) 的片段,與(yu) 喜愛寵物共處的時光等,讓孩子麵對負麵情緒時,可以找到有效的方式來撫慰自己。
妙計四:製定目標計劃 鼓勵孩子行動起來
陳瑞婕指出,應對開學焦慮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設定明確的目標,並了解如何實現這些目標。“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孩子對於(yu) 開學焦慮的內(nei) 心想法,將擔心具體(ti) 化,並試著列出目標計劃以應對這些擔心。”陳瑞婕說,目標計劃分解成為(wei) 長期目標和階段目標,增加方向感和掌控感,鼓勵孩子行動起來。
比如調整作息,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協商討論,采用漸進式的方案進行作息調整,鼓勵孩子做到每天比前一天早一點入睡,早一點起床,並盡量避免午休時間過長。在孩子認可的情況下一起畫出計劃表,強調孩子自身的動力,逐漸做到固定作息時間,與(yu) 學校的生物鍾同步。家長還可以適當創造機會(hui) ,增加孩子和同齡人社交溝通的機會(hui) ,如帶孩子參觀展覽、參加活動等,減少孩子對於(yu) 社交的不安。此外,家長可以陪伴孩子挑選喜歡的文具、與(yu) 孩子一起為(wei) 新書(shu) 包書(shu) 皮等,通過增加開學儀(yi) 式感來更好地幫助孩子意識到新學期的開始,增加麵對新學期的信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514個政務信息係統已遷移上雲 數字西藏建設讓生活更便利
近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經信廳獲悉,目前,西藏有514個政務信息係統已遷移上雲,其中區(中)直單位276個、七市地238個,數字西藏建設穩步推進。 [詳細] -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對校園防控提出具體操作指南
再過幾天全國大部分的學校就要開學了,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對校園疫情防控做出了一些具體的指導。 [詳細] -
年輕人要敢問敢做 70.9%受訪大學生感覺實習越來越早
“我希望能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充實自己。”四川某高校大二學生黃藝菲在今年寒假前投出了第一份簡曆,她的求職意向是一份與互聯網運營相關的線上實習崗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