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浸潤人心 凝聚奮進力量
他們(men) 是勤勞的農(nong) 民大哥、他們(men) 是服務群眾(zhong) 的社區誌願者、他們(men) 是在基層一線兢兢業(ye) 業(ye) 的村幹部,當宣講台上的燈光亮起,他們(men) 有一個(ge) 共同的名字——基層骨幹宣講員。他們(men) 用一個(ge) 個(ge) 充滿正能量和感染力的故事,深深鼓舞著每一位觀眾(zhong) 。
為(wei) 深入學習(xi) 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打造基層理論宣講品牌,加強基層理論宣講隊伍建設,讓新思想新感悟新行動更好地“飛入尋常百姓家”。近日,山南市乃東(dong) 區舉(ju) 辦了以“學思踐悟新思想,砥礪奮進新征程”為(wei) 主題的第二屆基層骨幹宣講員宣講大賽。
比賽現場,來自乃東(dong) 區各鄉(xiang) 鎮(街道)和村(社區)的10名參賽選手齊聚一堂、同台競技,他們(men) 從(cong) 基層工作經曆、人生體(ti) 驗、政策學習(xi) 、行動舉(ju) 措等方麵,以小切口表現大主題,將“大理論”和“小故事”相結合,從(cong) 不同角度、不同方麵展示了對黨(dang) 的忠誠、對祖國的熱愛、對人民的赤誠,講出了“百姓真情”和“時代味道”。
基層宣講直麵普通黨(dang) 員群眾(zhong) ,做到“走心 ”才能實現“入心”,隻有讓群眾(zhong) 感同身受,才能真正講到大家的心坎上。因此,各位參賽選手紛紛“摩拳擦掌”,反複揣摩宣講內(nei) 容和表述方式,爭(zheng) 取以最佳的狀態講述最動人的故事。
參賽作品《談十年變遷,話黨(dang) 的恩情》《回顧十年,展望未來》《談十年變化,頌祖國母親(qin) 》用一組組亮麗(li) 數據、一項項豐(feng) 碩成果、一張張真實圖片,講述過去十年間,乃東(dong) 區在教育醫療、道路交通、人居環境、公共基礎設施等方麵的飛速發展;《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社區,奮力譜寫(xi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篇章》從(cong) 一個(ge) 普通農(nong) 牧民黨(dang) 員視角,講述了乃東(dong) 區各族幹部群眾(zhong) 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發展繁榮,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生動實踐中共繪鄉(xiang) 村振興(xing) 美好圖景的故事;《弘揚誌願精神,創造精彩未來》通過一樁樁社區誌願者的故事,深情講述乃東(dong) 區誌願者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誌願服務精神,為(wei) 傳(chuan) 播文明新風、釋放幸福動能、創建文明城市作出的點滴貢獻。
來自乃東(dong) 區頗章鄉(xiang) 夏果村的基層宣講員拉巴曲珍說:“作為(wei) 一名基層宣講員,我要不斷學習(xi) 、不斷實踐、不斷總結經驗,豐(feng) 富自己的知識和經曆,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讓身邊事感染身邊人,真正讓宣講深入群眾(zhong) 心中。”
台上精彩宣講,台下掌聲不斷;台上宣講動了情,台下聽者入了心。現場觀眾(zhong) 仔細聆聽,眼觀心悟,與(yu) 參賽選手一起,共同回顧了祖國十年巨變和家鄉(xiang) 的美麗(li) 蝶變,感受了新時代新農(nong) 民的家國情懷和砥礪奮鬥。
“參賽選手的宣講都十分精彩,內(nei) 容貼近實際,讓我深受感動、備受鼓舞,其中許多好做法、好經驗都值得我們(men) 不斷學習(xi) 。今後我也要多思考、多學習(xi) 、多行動,努力踐行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實際行動為(wei)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添磚加瓦。”黨(dang) 員西洛次仁說。
本次宣講大賽一等獎獲得者洛桑次仁說:“對我來說,獲得一等獎是榮譽,更是動力,今後我會(hui) 繼續把宣講工作做好,唱響時代主旋律,凝聚發展正能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文化春風拂高原
“各種節目原汁原味,演出過程中大家掌聲不斷。節目中間還穿插了有獎問答環節,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文化的紅利實實在在惠及了群眾。”村民次仁看完“村晚”後,感歎道。 [詳細] -
山南市紮囊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班開班
為進一步提升村(社區)幹部履職能力水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日前,山南市紮囊縣委組織部、縣教育局聯合舉辦的村(社區)幹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班正式開班。 [詳細] -
西藏瓊結:挖掘搶救民間非遺 百餘位民間藝人集中展示成果
記者28日從西藏山南市瓊結縣官方獲悉,瓊結縣自2022年12月開始,利用50多天的時間,先後在加麻鄉紮西村、金珠村、加麻村等挖掘、收集、整理加麻百·甲江、加麻“果諧”、瓊結“果孜”舞等優秀傳統文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