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淺析“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

發布時間:2023-04-07 09:26:00來源: 西藏日報

  “雙減”政策的提出與(yu) 實施,要求教師深入思考如何高效開展教學工作,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最大化減輕學生的課業(ye) 負擔。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生活化教學可以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象化,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參與(yu) 探究的熱情,幫助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jue) 實際問題,從(cong) 而深化對知識的理解與(yu) 運用,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ang) 。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問題分析

  小學生受限於(yu) 年齡和成長經曆,思維能力尚未有效開發,形象思維強而抽象思維弱,對數學學科的理解能力有限。不少學生因數學的複雜、抽象而產(chan) 生厭學心理,缺乏學好數學的信心。針對這一現象,生活化教學得到了廣泛應用,教師更加重視聯係生活現象傳(chuan) 授數學知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jue) 生活難題。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生活化教學仍存在“偽(wei) 生活化”傾(qing) 向,或是生活化素材選用不當,或是過多運用生活化案例而喧賓奪主。

  存在“偽(wei) 生活化”的原因是什麽(me) 呢?

  首先,教師並不能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xi) 狀況,對於(yu) 學生的日常生活缺乏深入的了解,選擇生活化素材時未能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xi) 需要,難以發揮生活化教學的優(you) 勢。這表明部分教師存在一種“想當然”的心理,武斷地引入自認為(wei) 不錯的生活化素材,而沒有考慮學生的具體(ti) 情況,使生活化教學流於(yu) 表麵。

  其次,教師對生活化素材的運用停留在初始階段,沒有真正拉近數學知識與(yu) 現實生活之間的聯係。不少教師創設的生活化情境脫離生活實際,設置的數學問題與(yu) 現實生活聯係不緊密,甚至存在違背生活實際的情況,使學生很難融入進去,進而可能使學生產(chan) 生錯誤認識。

  最後,教師盲目運用生活化素材作為(wei) 教學案例,缺乏更加深入、具體(ti) 的生活化教學方法。有些教師習(xi) 慣引用生活素材舉(ju) 例,使課堂成為(wei) 分享生活故事的演講台,失去了生活化教學的本來麵目。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對策

  生活化素材選用不當和生活化教學方法單一是當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麵臨(lin) 的主要問題,究其原因在於(yu) 教師對生活化教學的認識不夠深刻,對學生的學習(xi) 生活情況缺乏了解,自身缺乏社會(hui) 生活體(ti) 驗,導致生活化教學形式化。對此,建議從(cong) 以下三個(ge) 方麵著手改進:

  1.精心選用生活素材。一方麵,圍繞數學知識聯係生活現象。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較為(wei) 基礎,與(yu) 現實生活的聯係十分緊密。教師要以數學知識為(wei) 圓心,去搜集聯係緊密的生活現象,避免生活素材與(yu) 教學內(nei) 容脫節,確保生活化素材為(wei) 教學目標服務。另一方麵,要認真做好學情分析,對學生的日常生活情況要有一定的了解,盡量選擇與(yu) 學生生活經曆有聯係的素材。小學生的生活閱曆有限,接觸的社會(hui) 生活不多,很多成人耳熟能詳的生活現象其實離小學生的實際生活距離很遠。教師要從(cong) 學生的角度出發,切忌以自身的視角去選擇生活化素材。

  例如,在學習(xi) 三角形知識時,教師可以圍繞三角形的穩定性,借助多媒體(ti) 課件直觀展示晾衣架、三腳架等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引導學生思考為(wei) 何這些物品采用三角形的形狀,從(cong) 而使學生認識到三角形良好的結構穩定性。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問,“三角形和四邊形哪個(ge) 更加穩定?”引導學生回憶在生活中有哪些四邊形的物品,思考四邊形和三角形的物品有哪些不同。組織學生親(qin) 自動手,嚐試製作四邊形的晾衣架等物品,比較和三角形的性能差異。引導學生聯係生活經驗和以往所學,思考為(wei) 何存在這種差異。通過聯係實際生活,使學生更加直觀、深刻地了解三角形的相關(guan) 知識,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數學知識的魅力在於(yu) 可以有效解決(jue) 現實問題。教師要善於(yu) 指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jue) 問題,以加強數學學科與(yu) 現實生活之間的聯係,提高學生熟練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要創設充滿生活氣息和趣味性的教學情境,教學情境中呈現出真實的生活現象應該與(yu) 數學知識點掛鉤,而非隨意杜撰的數學問題。

  例如,在學習(xi) “百分數計算”時,教師可以創設超市購物的生活化情境,要求學生計算各種商品打折後的實際價(jia) 格,學會(hui) 百分比計算的數學知識;在學習(xi) “年月日”時,可以組織學生自主製作年曆,考慮到小學生的動手能力,可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分工協作,達到學習(xi) 性與(yu) 趣味性相統一。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強化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使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而是主動參與(yu) 到生活化教學實踐之中,從(cong) 而充分激發學生的聰明才智,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3.開展生活化實踐活動。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不應局限於(yu) 課堂上,還可以把課堂教學向課外拓展,組織學生參加課外實踐活動,或是布置生活化作業(ye) 鼓勵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使生活化教學的內(nei) 容和形式更加豐(feng) 富多樣。

  例如,在學習(xi) 利潤與(yu) 折扣相關(guan) 知識後,教師可以布置相關(guan) 的課後作業(ye) 並提供調查問卷。學生可以在家長的帶領下去觀察商場的貨品折扣情況,在與(yu) 家長的交流中了解利潤與(yu) 折扣的關(guan) 係,並填寫(xie) 調查問卷,從(cong) 而具備運用數學知識解決(jue) 現實問題的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要兼顧教學效率的提升與(yu) 課業(ye) 負擔的減輕,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學工作的難度。教師要加深對生活化教學的認識,善於(yu) 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工作,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xi) 過程中體(ti) 驗生活、解決(jue) 問題,從(cong) 而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拉薩市第三小學)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上演一場科普盛會

    近日,“美麗中國 魅力喀斯特”科普直播課在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順利開展,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科技館專業委員會主辦。[詳細]
  • 無私大愛溫暖雪域高原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麵對《雷鋒日記》裏的 “七問”,西藏軍區官兵用實際行動作答。[詳細]
  • 國際兒童圖書日丨西藏察隅:書聲琅琅潤邊疆

    W020230404367623636374.jpg
    午間的暖陽,高掛在布滿綠意的察隅河穀之上,雪山與密林交相輝映,貢日嘎布曲蕩起陣陣漣漪,河岸邊的下察隅鎮中心小學,傳來孩童們的琅琅讀書聲,校園內,嶄新的教學樓、足球場、宿舍等設施整齊排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