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農牧學院攜手上海交通大學開展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研學活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知行”實踐團師生跨越3000多公裏,從(cong) 東(dong) 海之濱來到雪域高原,攜手西藏農(nong) 牧學院共同開展主題教育研學活動。
活動啟動儀(yi) 式上,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張家春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科技小院的學生回信為(wei) 切入點,帶領全體(ti) 師生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精神,並圍繞如何通過高質量“三農(nong) ”工作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建設分享了自身的學習(xi) 體(ti) 會(hui) 。
在研學活動啟程第一站,實踐團師生共同前往林芝市巴宜區工布公園,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教育和青年學生的重要論述。西藏農(nong) 牧學院教師次仁旺姆作民族團結主題宣講。她說:“民族團結是全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重要思想指引下,自治區黨(dang) 委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jue) 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全麵正確貫徹落實黨(dang) 的民族政策,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貫穿到治藏、穩藏、興(xing) 藏事業(ye) 的全過程、各方麵,推進新時代西藏民族工作取得全方位進步、曆史性成就,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大好局麵進一步鞏固,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磅礴力量進一步凝聚。”
在領略巴宜區工布公園美景的同時,實踐團師生開展愛國衛生活動,兩(liang) 校師生就民族團結、科研學習(xi) 、日常生活、未來規劃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
實踐團師生前往林芝市巴宜區立定村參觀了“解放頌”紅色研學主題教育展覽館,學習(xi) 立定村的紅色故事,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加強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在米林縣南伊鄉(xiang) 開展田間,實踐團師生發揚不怕髒、不怕累的精神,藏漢學生攜手勞作,分組撿拾南伊鄉(xiang) 農(nong) 田和道路上的垃圾,並向南伊鄉(xiang) 村民開展環保宣傳(chuan)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弘揚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隨後,實踐團師生圍坐一堂,進行了座談分享。兩(liang) 校師生結合自身經曆,各自分享這兩(liang) 天的感受和思考,以及對西藏建設、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理解和感悟。
此次主題教育研學活動在田間地頭培養(yang) “知農(nong) 、愛農(nong) 、興(xing) 農(nong) ”理念,在綠水青山中學習(xi) 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特色小鎮裏感悟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成就,在紅色立定村裏聆聽動人的紅色故事,在雪域高原上宣揚民族團結,進一步加強了西藏農(nong) 牧學院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師生、藏漢學生間的愛國主義(yi) 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在藏漢人民心中架起了一座牢不可破的團結連心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跨越三千公裏搭青年“連心橋” 滬藏高校結對互助共成長
高原上的思政微課、勵誌主題演講、願望筆記本清單......跨越3500多公裏,從東海之濱來到雪域之上的西藏林芝,上海交通大學“知行”社會實踐團結合西藏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詳細] -
上海高校積極落實各項防控舉措 全力守護師生安康、校園安全
“疫情終將過去,人生的道路還很寬廣,成長的腳步絕不能停歇。”日前,同濟大學以“師生同心風雨共擔,齊心守護美好家園”為主題在線上開講“大思政課”,老師的這番話深深打動著屏幕另一端的莘莘學子。 [詳細] -
上海交通大學:在青年學子心中種下紅色的種子
在上海交通大學的校園一角,錢學森圖書館好比一座大地上的豐碑,講述著這位人民科學家的偉業和情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