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雲南發現新物種張氏貂鼬

發布時間:2023-07-07 14:4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記者5日從(cong) 雲(yun) 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脊椎動物演化研究中心獲悉,此前發現於(yu) 雲(yun) 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苴那村的鼬類化石經鑒定屬於(yu) 貂鼬(Eirictis)的一個(ge) 新物種——張氏貂鼬(Eirictis zhangi),這是在亞(ya) 洲東(dong) 南部第一次發現草原鼬族(Lyncodontini)的化石。

  該研究材料是由楚雄州博物館於(yu) 2015年采自元謀苴那村元謀組,元謀組被認為(wei) 是目前中國西南地區第四紀哺乳動物和地層標定的主要來源之一,可分為(wei) 四段,岩石地層學分析表明該標本產(chan) 出層位為(wei) 元謀組第三段,時代上大約屬於(yu) 早更新世(距今約170-260萬(wan) 年)。化石點的岩性主要為(wei) 河流沉積物與(yu) 細褐色粉砂和灰砂互層。

  研究材料包括一個(ge) 相對完整的下頜骨及帶P4(第4上前臼齒)和M1(第1上臼齒)的右上頜骨碎塊,經研究人員研究觀察,根據其具有更小的下頜骨尺寸,不同的上下臼齒的長度、寬度及比例,像平行四邊形的M1表明其有不同的飲食特征,認為(wei) 其屬於(yu) 貂鼬(Eirictis)的一個(ge) 新種,命名為(wei) 張氏貂鼬(Eirictis zhangi),種名用於(yu) 紀念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yu) 古人類研究所教授張兆群在哺乳動物化石研究上的貢獻。研究人員認為(wei) 該物種前臼齒縮小和臼齒的輪廓等特征表明其體(ti) 型縮小,上裂齒尖銳的圓錐形態表明其可能主要捕食齧齒類或魚類。

  相關(guan) 研究學術論文於(yu) 2023年6月7日發表於(yu) 國際期刊《Palaeoworld》中,題為(wei) “A new species of Eirictis(Mammalia, Carnivora, Mustelidae) from Lower Pleistocene of Yuanmou Basin, Yunnan, China”。

  據了解,元謀組擁有中國南方最早的類人猿化石記錄,此次在元謀組中發現食肉類張氏貂鼬,不僅(jin) 提供了與(yu) 類人猿同時代的動物群中有關(guan) 捕食者的信息,也提供了該類群與(yu) 類人猿共存和相互作用的證據。該項研究中還對新的化石地點進行了簡要的地層學和孢粉學分析,為(wei) 氣候和植被的快速變化提供了證據,研究結果進一步為(wei) 元謀盆地與(yu) 華北地區的聯係提供了支持,表明元謀盆地與(yu) 其他華南地區的環境不同,並為(wei) 華南早期人類活動提供了新的認識。

  雲(yun) 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脊椎動物演化研究中心博士後Arya Farjand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館付麗(li) 婭是文章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學地球與(yu) 空間科學學院江左其杲為(wei) 通訊作者。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