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波密縣康木村村史展覽室揭牌開館
村史館承載著村莊的曆史文化,留存著村民的鄉(xiang) 愁記憶,擘畫著新鄉(xiang) 村的幸福明天。近期,波密縣紮木鎮康木村村史展覽室揭牌開館,館內(nei) 集中呈現了康木村20年來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
本世紀初期,康木村19戶96名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離開了世世代代生活的故土,從(cong) 貢覺縣舉(ju) 家搬遷至波密縣。從(cong) 此,他們(men) 在這裏開啟了嶄新的生活。
小小村史館展示大變遷,館內(nei) 陳列分為(wei) “搬得進,留住鄉(xiang) 愁;留得住,守望相助;富得起,展望未來”三大板塊,濃縮著一個(ge) 村的過往、記錄著一個(ge) 村的現在、展望著一個(ge) 村的未來。走進村史館,一行行文字、一張張照片、一件件實物都鐫刻著勤勞樸實的康木村人艱苦奮鬥的歲月,訴說著敢想敢幹的康木村人脫貧致富的故事,記錄著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康木村人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建館靠村民,建成為(wei) 村民。村史館的籌建得到了全體(ti) 村民的大力支持,大家貢獻出自家的老物件、老照片。展廳中央的玻璃櫃中一件漆黑的石鍋尤為(wei) 亮眼,這是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多吉的寶貝。多吉說:“這口石鍋是20年前剛剛搬遷時買(mai) 的,我對它很有感20周年,我決(jue) 定把它捐出來。”
村民白瑪次仁在展館駐足停留了很久,他驕傲地介紹說:“你看這裏是我們(men) 挖蟲草的地方,當初就是用這種工具種地,我們(men) 老家的房子就長這樣……”
看到村民們(men) 滿滿的自豪、驕傲與(yu) 激動,駐村工作隊隊長陳理彬籌建展館的疲憊一掃而空,他說:“展館不僅(jin) 能留住搬遷群眾(zhong) 文化的根,更能走好實現美好生活的路。”
近年來,康木村采取“支部引領+區域發展+黨(dang) 員帶頭+群眾(zhong) 參與(yu) ”的模式,立足區位優(you) 勢和各類豐(feng) 富資源,探索打造“一村三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樣板。短短20年,康木村實現了從(cong) 軟弱渙散基層黨(dang) 組織到林芝市百佳黨(dang) 建示範點、從(cong) 單一經濟發展到多元產(chan) 業(ye) 增收、從(cong) 矛盾易發頻發到共建共治共享、從(cong) 意識觀念僵化到思路眼界開闊的全方位轉變。如今,康木村房新、樹綠、路平、村淨、村強、民富,真正實現了精神文明建設與(yu) 物質文明生活的雙豐(feng) 收。
一行行文字承載著一段段曆史,一張張照片記錄著一樁樁故事,一件件實物濃縮著一縷縷記憶。銘記村史、留住鄉(xiang) 愁,賡續傳(chuan) 承、感恩奮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加快建設高效暢通物流體係
廣袤的高原大地上,來來往往的貨運車輛穿梭在西藏的大街小巷。早晨8點半,吃過一碗熱騰騰的拉麵,從青海運輸快遞貨物一路而來的貨車司機馬吉安,駕車通過那拉高速公路那曲超限檢測站駛向拉薩。 [詳細] -
林芝市人民醫院婦產科專家前往波密縣義診
近日,林芝市人民醫院婦產科組織專業人員到林芝市波密縣開展預防傳染病、宮頸癌相關知識宣講,以及孕期保健等“優孕優生、健康助孕”知識宣講和義診活動。 [詳細] -
粵藏同心 廣州文藝名家走進西藏波密係列公益培訓活動啟動
活動由廣東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波密縣(廣州)工作組主辦,波密縣文旅局、教育局承辦。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