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拉薩群眾宣傳思想教育工作的曆史考察及基本經驗

發布時間:2023-10-17 10:52:00來源: 拉薩日報

  自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來,曆經民主改革、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和改革開放各個(ge) 曆史階段,先後開展了民主改革教育、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馬克思主義(yi) “五觀”“兩(liang) 論”教育、愛國主義(yi) 教育、“四講四愛”、新舊西藏對比教育以及黨(dang) 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教育,深入開展西藏地方和祖國關(guan) 係史教育等一係列群眾(zhong) 思想教育活動,人民群眾(zhong) 階級覺悟、政治覺悟、思想覺悟得到有效提升,各族群眾(zhong) 對偉(wei) 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認同感增強,進一步打牢了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礎,全區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思想基礎、群眾(zhong) 基礎和基層基礎進一步夯實。拉薩作為(wei) 西藏自治區首府城市,其群眾(zhong) 宣傳(chuan) 和思想教育工作軌跡同全區是一致的。

  一、和平解放以來拉薩群眾(zhong) 宣傳(chuan) 思想教育的主要做法

  一是1951年至1959年:和平解放時期拉薩群眾(zhong) 宣傳(chuan) 思想教育工作。1951年5月《十七條協議》簽訂後就將各項治藏政策提上日程,中央對西藏的各項政策也是隨著實際環境不斷變化發展的。1952年4月1日,毛澤東(dong) 對西藏工作再一次強調:“我們(men) 在西藏的基礎在目前和今後一年至兩(liang) 年內(nei) 還是不穩固的。因此,我們(men) 在政治上必須采取極端謹慎的態度,穩步前進。”明確提出了和平解放初期中央的治藏方針即“慎重穩進”。1952年4月6日,在《中央關(guan) 於(yu) 西藏工作方針的指示》中又進一步指出:“隻要我們(men) 對生產(chan) 和貿易兩(liang) 個(ge) 問題不能解決(jue) ,我們(men) 就失去存在的物質基礎,壞分子就每天握有資本去煽動落後群眾(zhong) 和藏軍(jun) 反對我們(men) ,我們(men) 團結多數孤立少數的政策就將軟弱無力,無法實現。”在這一時期,黨(dang) 在拉薩的宣傳(chuan) 思想教育工作主要任務即是團結上層分子、化解派係矛盾以及努力爭(zheng) 取廣大民眾(zhong) 的支持。

  二是1959年至1978年:西藏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時期拉薩群眾(zhong) 宣傳(chuan) 思想教育工作。1959年3月22日,中央原決(jue) 定“六年不改”的政策結束,根據中央新指示,在充分發動群眾(zhong) 的基礎上,全區早在農(nong) 區、牧區、寺廟以及城鎮進行民主改革。中央對西藏農(nong) 區的改革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階段,第一階段就是發動群眾(zhong) 開展“三反兩(liang) 減”運動,即反叛亂(luan) 、反烏(wu) 拉差役、反奴役和減租、減息;第二階段就是分配土地,廢除封建農(nong) 奴主階級的生產(chan) 資料所有製,實行勞動人民個(ge) 體(ti) 所有製。在牧區開展以“三反兩(liang) 利”即反叛亂(luan) 、反烏(wu) 拉差役、反封建特權和利牧工、利牧主為(wei) 內(nei) 容的民主改革。對寺廟的改革是同當地的農(nong) 牧區改革同步進行的,遵循一方麵繼續保護宗教信仰自由,保護愛國守法和有曆史意義(yi) 的寺廟和文物古跡;一方麵在寺廟中必須開展反叛亂(luan) 、反封建特權、反剝削製度的原則,開展以反叛亂(luan) 、反封建特權、反封建剝削、算政治迫害賬、算等級壓迫賬、算經濟剝削賬為(wei) 內(nei) 容的“三反三算”運動;而對城鎮、邊境的民主改革開展得比較晚一些,甚至有的地方直至1963年才開展,采取“穩妥、緩改”的方針,以廣泛宣傳(chuan) 政策,揭露謠言,團結廣大群眾(zhong) ,開展上層統戰工作為(wei) 主要任務。正是在中央的正確指示下,西藏的民主改革於(yu) 1962年順利完成,為(wei) 在西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提供了政治環境。

  到1962年民主改革基本完成,意味著西藏舊製度的結束,新製度——人民民主製度的開始。在民主改革完成後的五個(ge) 年頭期間,按中央穩定發展的方針,西藏徹底完成了民主革命,同時也為(wei) 進行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準備條件,在此期間,西藏的農(nong) 牧業(ye) 方麵得到了民主改革以後連續六年的豐(feng) 收增產(chan) ,交通運輸事業(ye) 、醫療衛生事業(ye) 和生產(chan) 建設事業(ye) 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更加重要的是民族關(guan) 係、黨(dang) 群關(guan) 係以及軍(jun) 民關(guan) 係都十分密切。1965年8月,經中央批準,西藏開始建立人民公社試點工作,整個(ge) 西藏開始進入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新階段;1965年9月,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標誌著西藏正式實現了社會(hui) 製度的曆史性跨越,自此正式開始了加入到了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的隊伍。

  在這一時期,拉薩群眾(zhong) 宣傳(chuan) 思想教育工作主要任務是保證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在拉薩的建立並加以鞏固,使廣大人民認同社會(hui) 主義(yi) 價(jia) 值。這就要求黨(dang) 在拉薩的宣傳(chuan) 教育工作必須以“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為(wei) 主要內(nei) 容,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讓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認識到隻有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救中國,隻有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發展中國,隻有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真正解放和發展西藏。通過新舊社會(hui) 製度的對比,使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了解新舊社會(hui) 的本質,了解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為(wei) 中國的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了解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給中國的發展帶來的巨大變化,使他們(men) 體(ti) 會(hui) 到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優(you) 越性,從(cong) 而實現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對社會(hui) 主義(yi) 價(jia) 值的認同,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建立和鞏固提供思想基礎。

  三是1978年至2012年: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時期拉薩群眾(zhong) 宣傳(chuan) 思想教育工作。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後,黨(dang) 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上,1980年召開的全國宣傳(chuan) 工作會(hui) 議明確指出:“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把黨(dang) 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方麵來,我們(men) 宣傳(chuan) 工作的重點是否也應同時實行這種轉移。當然宣傳(chuan) 工作的轉變,它的中心仍然是思想政治工作。黨(dang) 的工作著重點轉到經濟建設方麵,經濟建設方麵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我們(men) 宣傳(chuan) 工作的中心任務。經濟建設中有很多問題,黨(dang) 的宣傳(chuan) 機關(guan) 需要了解研究經濟工作,但它不是經濟建設的組織者,不是管理人員,它所要研究的仍然是經濟建設方麵的群眾(zhong) 、幹部、黨(dang) 員的思想政治情況。”因此,在這一時期,全國的宣傳(chuan) 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也就是為(wei) 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服務。西藏作為(wei) 反分裂鬥爭(zheng) 的前沿陣地,在與(yu) 全國一道的同時,也有其自身麵臨(lin) 的特殊任務。

  1979年3月,在黨(dang) 的理論工作務虛會(hui) 上,鄧小平在講話中指出:“我們(men) 當前以及今後相當長一個(ge) 曆史時期的主要任務是什麽(me) ?一句話,就是搞現代化建設。能否實現四個(ge) 現代化,決(jue) 定著我們(men) 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在中國的現實條件下,搞好社會(hui) 主義(yi) 的四個(ge) 現代化,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就是高舉(ju) 毛澤東(dong) 思想偉(wei) 大旗幟。”這一時期拉薩宣傳(chuan) 思想教育工作的特殊任務就是加強“五觀”“兩(liang) 論”教育,廣泛宣傳(chuan)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宗教理論,積極引導宗教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相適應,緊緊把廣大信教群眾(zhong) 團結在黨(dang) 和政府的周圍。同時,在1994年召開的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江澤民強調指出:“決(jue) 不能讓西藏從(cong) 祖國分裂出去,也決(jue) 不能讓西藏長期處於(yu) 落後狀態,隻有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救中國和發展中國,也隻有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救西藏和發展西藏。”這既是這一時期西藏工作的方針,也是西藏宣傳(chuan) 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向。

  四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新時代拉薩群眾(zhong) 宣傳(chuan) 思想教育工作。自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多次強調意識形態工作,在2023年全國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會(hui) 議上指出:“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事關(guan) 黨(dang) 的前途命運,事關(guan) 國家長治久安,事關(guan) 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

  “西藏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是一定要解放西藏的。”作為(wei) 特殊的邊疆民族地區、重要的國家安全屏障,西藏穩定涉及國家穩定,西藏安全涉及國家安全。反分裂鬥爭(zheng) 教育是拉薩乃至西藏群眾(zhong) 教育宣傳(chuan) 工作的重點任務,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西藏工作必須堅持以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為(wei) 著眼點和著力點。要加強對群眾(zhong) 的教育引導,廣泛發動群眾(zhong) 參與(yu) 反分裂鬥爭(zheng) ,形成維護穩定的銅牆鐵壁。”

  早在1960年初,中央就要求,要先向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深入進行民主革命的政治思想教育、愛國主義(yi) 教育和社會(hui) 主義(yi) 前途教育,做好宣傳(chuan) 工作,為(wei) 全麵進行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打好思想基礎。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科技發展迅速,來自世界各地鋪天蓋地的網絡信息,特別對青少年的世界觀、祖國觀都受到嚴(yan) 重衝(chong) 擊,因此,在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特別是在青少年中廣泛開展愛國主義(yi) 教育尤為(wei) 重要。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十分重視愛國主義(yi) 教育,曾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2015年12月,習(xi) 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ti) 學習(xi) 時強調:“必須把愛國主義(yi) 教育作為(wei) 永恒主題,要把愛國主義(yi) 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要充分利用我國改革發展的偉(wei) 大成就、重大曆史事件紀念活動、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中華民族傳(chuan) 統節慶、國家公祭儀(yi) 式等來增強人民的愛國主義(yi) 情懷和意識,運用藝術形式和新媒體(ti) ,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動傳(chuan) 播愛國主義(yi) 精神,唱響愛國主義(yi) 主旋律,讓愛國主義(yi) 成為(wei) 每一個(ge) 中國人的堅定信念和精神依靠。”近年來,西藏在開展西藏地方與(yu) 祖國關(guan) 係史、西藏反分裂鬥爭(zheng) 史等理論課程的基礎上,參觀革命烈士陵園、百萬(wan) 農(nong) 奴解放紀念館、新舊西藏對比展以及“兩(liang) 路”精神紀念館等現場教學貫穿在日常黨(dang) 員領導幹部教育、農(nong) 牧民教育、僧侶(lv) 教育以及青少年教育中,讓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牢固樹立西藏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這個(ge) 重大原則問題上,始終做到立場堅定、行動自覺,做一個(ge) 忠實的愛國主義(yi) 者。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的重要戰略思想,進一步強化“四個(ge) 意識”,做的“兩(liang) 個(ge) 維護”,結合西藏實際,由思想觀念破題,把群眾(zhong) 思想教育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自2017年開始,區黨(dang) 委在全區部署深入開展了以“講黨(dang) 恩愛核心、講團結愛祖國、講貢獻愛家園、講文明愛生活”為(wei) 內(nei) 容的“四講四愛”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四講四愛”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知黨(dang) 恩、感黨(dang) 恩、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已經成為(wei) 拉薩各族人民群眾(zhong) 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各族群眾(zhong) 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信心和決(jue) 心更加堅定。廣大人民群眾(zhong) 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腦袋,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用最淳樸、最深厚的情感表達對黨(dang) 、對祖國、對核心的無限熱愛和感激之情。同時,結合全國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契機,組織理論宣講團,積極開展下基層理論宣講,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周年慶祝活動,組織創作精品文藝作品,不斷增強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

  二、拉薩群眾(zhong) 宣傳(chuan) 思想教育取得的成功經驗

  黨(dang) 的各項政策在西藏的成功實踐標誌著黨(dang) 在西藏地區的群眾(zhong) 宣傳(chuan) 思想教育工作不斷深化和完善,深入總結拉薩群眾(zhong) 宣傳(chuan) 思想教育工作取得的成功經驗,對於(yu) 西藏的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一是堅持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在宣傳(chuan) 思想工作中的指導地位是做好拉薩群眾(zhong) 宣傳(chuan) 思想教育工作的首要要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8·19講話”中強調:“宣傳(chuan) 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yi) 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dang) 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在西藏,要做好西藏、拉薩的群眾(zhong) 宣傳(chuan) 思想教育工作,首先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宗教觀,堅持黨(dang) 的宗教政策,增強信教群眾(zhong) 與(yu) 不信教群眾(zhong) 的團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wei) 西藏的發展穩定服務。在2021年12月召開的全國宗教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培養(yang) 一支精通馬克思主義(yi) 宗教觀、熟悉宗教工作、善於(yu) 做信教群眾(zhong) 工作的黨(dang) 政幹部隊伍,讓他們(men) 深入學習(xi) 馬克思主義(yi) 宗教觀、黨(dang) 的宗教工作理論和方針政策、宗教知識,不斷提升導的能力。”做好拉薩群眾(zhong) 宣傳(chuan) 及思想教育工作,要求各級黨(dang) 員領導幹部在實際工作中在看到信教群眾(zhong) 與(yu) 不信教群眾(zhong) 在思想信仰上存在差異的同時,更要看到信教群眾(zhong) 與(yu) 不信教群眾(zhong) 在政治、經濟領域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不斷創新教育方式,引導宗教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相適應。

  二是堅持緊緊圍繞黨(dang) 的中心工作和中央對西藏工作的總要求是做好拉薩群眾(zhong) 宣傳(chuan) 思想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1951年,在全國宣傳(chuan) 工作會(hui) 議上,劉少奇就指出:“我們(men) 的宣傳(chuan) 工作是不能離開當前的中心工作的,並且是為(wei) 了保證各項中心工作的完成的。”西藏和平解放時期、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時期以及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時期,黨(dang) 在西藏的宣傳(chuan) 思想工作緊密圍繞不同時期全國的中心工作和黨(dang) 在西藏工作的不同指導方針進行調整,有針對性地有序開展,從(cong) 而有利於(yu) 西藏的健康快速發展。

  三是堅持黨(dang) 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是做好拉薩群眾(zhong) 宣傳(chuan) 和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證。自和平解放以來,在西藏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的各個(ge) 時期,廣大黨(dang) 員幹部充分發揮先鋒模範帶頭作用,自覺維護黨(dang) 中央權威,不斷加強馬克思主義(yi) 理論、中共黨(dang) 史、西藏與(yu) 祖國關(guan) 係史等內(nei) 容的學習(xi) ,深入群眾(zhong) ,積極宣傳(chuan) 黨(dang) 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與(yu) 藏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為(wei) 我黨(dang) 在西藏、拉薩的群眾(zhong) 宣傳(chuan) 及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前提和重要保障。

  四是堅持把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作為(wei) 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是做好拉薩群眾(zhong) 宣傳(chuan) 和思想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西藏工作在黨(dang) 和國家工作大局中的特殊重要性,主要體(ti) 現為(wei) 西藏民族團結、社會(hui) 穩定對國家統一和安全具有重大意義(yi) 。西藏是重要的國家安全屏障。西藏穩定涉及國家穩定,西藏安全涉及國家安全。西藏工作的特殊重要性、西藏社會(hui) 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決(jue) 定了西藏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必須放到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上來,做好拉薩群眾(zhong) 宣傳(chuan) 和思想教育,掌握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動權,其主要目的便是維護國家統一,維護民族團結。

  五是堅持走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道路是做好拉薩群眾(zhong) 宣傳(chuan) 和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西藏和平解放至今的70多年以來,黨(dang) 中央在經濟建設、政治民主、社會(hui) 穩定、思想文化、生態環保及改善民生等各個(ge) 領域,都始終堅持從(cong) 西藏的實際情況出發,努力探索符合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道路。同樣,拉薩的群眾(zhong) 宣傳(chuan) 和思想教育工作在教育內(nei) 容、教育方式上也在結合西藏、拉薩實際,具體(ti) 問題具體(ti) 分析,既有全國普遍性的教育內(nei) 容,也要有針對西藏的階段性和區域性特征而進行的特殊教育,同時也要根據受眾(zhong) 群體(ti) 的特殊性以及不同的教育內(nei) 容探索能為(wei) 拉薩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接受的教育方式。

  (作者單位:張慧賢,中共拉薩市委黨(dang) 校;郝甜,中共拉薩市城關(guan) 區委黨(dang) 校)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