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評】收花生“揚塵太大汙染空氣”?別讓“瞎指揮”給農民添堵添亂!
近日,在河南省新鄉(xiang) 市延津縣魏邱鄉(xiang) ,正忙著收花生的一些農(nong) 民被當地政府工作人員叫停。麵對農(nong) 民的疑惑和質問,工作人員有的說“今天有領導來檢查”,有的稱“揚塵太大”“我走了你也不能幹”,理由很多,態度很強硬。在網傳(chuan) 視頻中,旁邊巡邏車上的喇叭還循環播放著大氣汙染防治法相關(guan) 內(nei) 容。
眼下正是秋收農(nong) 忙時節。花生成熟,農(nong) 民自然是要抓緊時間搶收,確保花生顆粒歸倉(cang) ,才不枉費四五個(ge) 月的辛勤耕作。為(wei) 提高收割效率,農(nong) 民使用農(nong) 機收割,顯然是合理的安排。當地不讓農(nong) 民用農(nong) 機收花生,又沒有替補措施,如果誤了農(nong) 時,導致花生爛在地裏,誰能負責?
再看當地政府工作人員給出的理由,可以說完全立不住。比起人工收花生,農(nong) 機收割確實會(hui) 因作業(ye) 快而在短時間內(nei) 產(chan) 生較多塵土,這屬於(yu) 不可避免的情況。但要說田間耕作產(chan) 生的揚塵造成大氣汙染,恐怕缺乏依據,也有違常識,要貽笑大方。如果真這樣,以後春耕秋收乃至整個(ge)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過程是不是就不能使用機械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將如何實現?至於(yu) 延津縣委宣傳(chuan) 部所說的“揚塵影響道路交通”“周邊農(nong) 戶衣服沒法曬”“可以錯峰作業(ye) ”“晚上多收點”,同樣是無稽之談,引發的是更多質疑。據悉,目前村民已經恢複正常搶收。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有其內(nei) 在規律,我們(men) 不僅(jin) 必須尊重自然規律、順應天時地利,還要用好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成果,為(wei)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提質增效。特別是當前,我國正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步伐,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規模化、機械化、智能化越來越普遍。農(nong) 民順勢而為(wei) ,積極擁抱農(nong) 業(ye) 科技是一件大好事。對此,各地黨(dang) 委政府及有關(guan) 部門應該多些關(guan) 注、關(guan) 心和支持,用心用力幫助農(nong) 民解決(jue)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遇到的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麵的問題,而不是瞎指揮、亂(luan) 作為(wei) ,給農(nong) 民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添堵添亂(luan) 。諸如以汙染大氣為(wei) 由建議農(nong) 民“錯峰”收花生這樣的事,還是少做為(wei) 妙!(央廣網評論員 陳銳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