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舉辦標本製作養護培訓
為(wei) 提高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動植物標本製作和日常維護保養(yang) 水平,提升科普宣傳(chuan) 載體(ti) 的視覺效果和科普展品維護能力,延長標本使用年限,近日,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舉(ju) 辦了標本製作養(yang) 護培訓。
走進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實驗室,老師們(men) 正在教授搭建哺乳類骨骼、皮張處理、翻製石膏外模等有關(guan) 知識。動物標本製作技藝是集動物學、解剖學、物理、化學、雕塑、美術等多種技藝於(yu) 一身的技術,在生物多樣性方麵具有重要意義(yi) 。上海科技館標本製作師張湯銘介紹,根據《上海科技館與(yu) 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戰略合作協議》,推動滬藏友誼、援藏工作,基於(yu) 上海科技館在標本製作修複領域的優(you) 勢資源幫助和培養(yang) 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及西藏自治區內(nei) 相關(guan) 領域人員。
此次培訓對象為(wei) 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西藏犛牛博物館、部分高校及科研院所,各市(地)林草係統從(cong) 事動植物資源保護利用相關(guan) 工作人員,全區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員共計30名學員。此次培訓對滿足館藏展陳需求,培養(yang) 全區標本製作養(yang) 護管理領域專(zhuan) 業(ye) 技能人才,提升標本製作技能具有重大作用。
動物標本可以“留住”動物世界的千姿百態,不論是小昆蟲還是體(ti) 型較大的哺乳動物,都可以通過標本還原其生前的樣貌,定格生命之美。不論是大型的猛獁、藏羚羊,還是展翅的雄鷹、五顏六色的野鴨,各種動物的氣質都被展現得恰到好處。
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展品保管部助理研究員益西多吉說:“我們(men) 製作的這些標本的來源,都是通過各地的保護區發現的一些病死的動物,都是合法來源,主要是用於(yu) 製作教學。後續我們(men) 將通過標本的收集、征集製作方麵,繼續加大做好收藏工作和征集工作,用於(yu) 科普宣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愛國情懷
近日,拉薩市第三高級中學組織學生代表參觀了西藏毛主席像章博物館,旨在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愛國情懷,更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詳細] -
春雨工程項目“孩子·圓你故宮夢”公益活動在拉薩市開展
10月30日,由西藏犛牛博物館聯合故宮博物院開展的春雨工程項目“孩子·圓你故宮夢”公益活動在拉薩市柳梧紅軍小學展開。[詳細] -
“藏醫唐卡精品展”在北京開幕
“藏醫唐卡精品展”1日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館開幕。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陳宗榮、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和北京市朝陽區文化旅遊局有關領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