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西藏職業技術學院:一場特別的讀書會

發布時間:2023-11-20 14:38:00來源: 西藏日報

  “你知道譚冠三將軍(jun) 嗎?”“為(wei) 什麽(me) 要選擇西藏的大學?”“大學畢業(ye) 後將來打算做什麽(me) ?”……

  近日,在西藏職業(ye) 技術學院教學行政樓二樓的讀書(shu) 室裏舉(ju) 行了一場特別的讀書(shu) 會(hui) 。在讀書(shu) 會(hui) 上,每個(ge) 學生回憶著第一次見到時任西藏職業(ye) 技術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西藏自治區老西藏精神研究會(hui) 顧問采守寬時發生的對話。

  “老西藏精神不僅(jin) 僅(jin) 體(ti) 現在過去老革命家身上,我們(men) 既是傳(chuan) 承者,也是實踐者,這已經成了幾輩人至死不渝的信仰。”采守寬在這場特別的讀書(shu) 會(hui) 上再三叮囑。

  這位受學生敬重的老師即將離開西藏職業(ye) 技術學院,可他最牽掛的卻是他的孩子們(men) ,還有正在成長中的西藏自治區老西藏精神研究會(hui) 。

  2012年,位於(yu) 西藏職業(ye) 技術學院西校區的譚冠三紀念園建成;2016年,以譚冠三紀念園為(wei) 依托,成立了老西藏精神學習(xi) 與(yu) 傳(chuan) 承社團,主要講解譚冠三將軍(jun) 個(ge) 人事跡;2017年,學校正式成立西藏職業(ye) 技術學院老西藏精神研究會(hui) ;2019年4月,研究會(hui) 正式更名為(wei) 西藏自治區老西藏精神研究會(hui) ,主要負責譚冠三紀念園的日常維護,以及召集校內(nei) 外專(zhuan) 家學者從(cong) 事老西藏精神的研究和宣傳(chuan) 工作。

  多年來,西藏自治區老西藏精神研究會(hui) 完成了從(cong) 雛形到發展的轉變,下設講解組、宣講團、實踐研學組、網絡宣傳(chuan) 組、文獻資料組、技能培訓組等,目前有246名成員,涉及全區師生、革命家後代、解放軍(jun) 退役軍(jun) 官。

  據了解,西藏自治區老西藏精神研究會(hui) 帶動3000多名學生加入老西藏精神學習(xi) 班,為(wei) 譚冠三紀念園、拉薩烈士陵園等紅色陣地提供講解2800餘(yu) 場,開展1120多場讀書(shu) 會(hui) 。

  “今年清明節期間,我們(men) 接待了300多個(ge) 團隊。能成為(wei) 老西藏精神的新時代傳(chuan) 承者、實踐者,我倍感自豪。”西藏自治區老西藏精神研究會(hui) 會(hui) 長張艾平介紹。

  經過多年探索和實踐,西藏職業(ye) 技術學院基於(yu) 育人理念、育人路徑、育人平台、育人機製的創新,將老西藏精神融入日常思政教育,構建起了“語境+情境+環境”三境一體(ti) 理念的育人體(ti) 係,學生戍邊意願高漲,參軍(jun) 入伍人數大幅提升。

  “入伍學生旦增頓珠表現英勇獲得提拔,江村卓瑪成為(wei) 在遼寧艦上服役的第一位西藏女兵……”當采守寬提起他的這些得意弟子時,自豪萬(wan) 分。

  紅色資源的珍貴價(jia) 值,不僅(jin) 在於(yu) 它的曆史光輝,更在於(yu) 它在當下依然能帶給人們(men) 思考和精神滋養(yang) ,而老西藏精神正是這樣一種滋養(yang) 高原大地兒(er) 女的精神食糧。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