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紅色文化 培育時代新人
紅色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高校進行思政教育天然的“教科書(shu) ”,包括革命紀念館、紀念物及其所承載的革命曆史、革命精神等,是新時代青年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的動力源泉。思政教育教學中所需的曆史素材、文化素材、政治素材在紅色文化中都能找到相應的案例,大量真實、鮮活的革命人物、英烈事跡、革命遺址等為(wei) 思政教育教學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資源。
如何把紅色文化弘揚好,將紅色文化注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紅色教育常態化工作機製,教育和激勵廣大學生傳(chuan) 承好紅色基因,是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理論和實踐命題。然而,吸引力不足、感染力不強等問題,也是思政課長期以來存在的“通病”。
因此,高校要積極弘揚紅色文化,拓寬思想政治教育“廣度”、提升“溫度”、擴展“深度”,為(wei) 學生補足理想信念之“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讓紅色血脈傳(chuan) 承永續。
一、將紅色文化融入學校建設,拓寬思政教育“廣度”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hui) 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guan) 係高校培養(yang) 什麽(me) 樣的人、如何培養(yang) 人以及為(wei) 誰培養(yang) 人這個(ge) 根本問題。”可見,思政教育在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中已經成為(wei) 舉(ju) 足輕重的一部分。高校需要製定有效的促進機製和反饋機製,從(cong) 頂層設計等方麵總體(ti) 推進思政教育工作,最終達到教人化人、立德樹人的良好效果。
加強思政教育頂層設計,必須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加強頂層統籌與(yu) 規劃、建章立製、明確職責、細化分工,形成黨(dang) 委統一領導、各部門各方麵齊抓共管的大思政格局。一要結合辦學實際,從(cong) 宏觀上觀測研判大學生思想動態,將紅色文化教育納入教學計劃和大綱,納入思政教育工作整體(ti) 規劃,從(cong) 大思政格局構建的戰略上進行通盤考慮,製定相關(guan) 的實施細則和管理辦法,出台具體(ti) 方案,劃分任務清單、做出時間表、路線圖,確保取得成效。二要大力推動高校各職能相關(guan) 部門共同參與(yu) ,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各司其職、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以及多維一線、縱橫貫通、合力育人的多元體(ti) 製機製。同時,通過各舉(ju) 措各要素各環節的融合,完善教學運行機製,真正為(wei) 紅色文化注入思政教育提供體(ti) 製機製保障。
豐(feng) 富思政教育載體(ti) ,高校要著力挖掘紅色文化資源,拓展紅色實踐教育基地,搭建紅色文化實踐育人平台。如在校園內(nei) 建設革命領袖雕塑、紅色經典語錄宣傳(chuan) 欄、紅色書(shu) 籍借閱室、紅色文化VR走廊等,將紅色文化資源搬進教學樓,在教室走廊開設“永不下課的紅色課堂”,推動實現開放式管理、無限時學習(xi) 、誌願者講解、場景式教學等,讓這些設施作為(wei) 傳(chuan) 承紅色文化的重要載體(ti) ,成為(wei) 學生日常學習(xi) 與(yu) 休閑的場所,加強學生對紅色文化的情感連接和價(jia) 值認同;編寫(xie) 紅色文化教材、設置紅色廣播欄目、創設學生紅色文化社團等,豐(feng) 富校園“活”的文化,使紅色文化成為(wei) 富有活力和文化感召力的教學資源;利用重大曆史節點和紀念日,積極組織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如觀影、故事分享、主題升旗儀(yi) 式、紅色故事比賽等,深度解讀紅色文化及黨(dang) 的百年曆史征程,引導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紅色文化的魅力和價(jia) 值,銘記過去,不負未來。
同時,在新媒體(ti) 環境下,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極大地豐(feng) 富了紅色文化注入思政教育的途徑、方式方法,高校要主動適應新形勢,搭建“互聯網+”紅色育人平台,運用網絡化、信息化、數字化等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創建“思政微紅課”“網上紅色校史館”“網絡紅色選修課”“在線紅色文化展播”等,通過各種網絡平台進行全方位傳(chuan) 播,吸引廣大學生積極參與(yu) 紅色網絡思政教育。
二、將紅色文化融入教學課堂,提升思政教育“溫度”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因此,高校要積極推動思政課程改革創新,鼓勵創新思政課教學方法,發揮思政課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培養(yang) 時代新人的重要作用,讓思政課既有“思想”又有“溫度”。
創新思政教育方法,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要切實改變傳(chuan) 統思政課上“我說你聽”的說教方式,摒棄單一的教學方式,轉向多元、動態的教學方式。紅色文化猶如一本生動的教育史冊(ce) ,其中所記錄的革命事跡為(wei) 思政教學提供了鮮活的實例,思政教師應設計富有啟發性的教學環節,倡導互動式、參與(yu) 式教學,寓教於(yu) 樂(le) 。如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通過實例講解、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實景模擬等方式,營造沉浸式課堂教學氛圍,創造動態性與(yu) 自主性的理論教學課堂,進一步激發學生深厚的愛國情感和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的信心和決(jue) 心;通過講解紅色故事、播放紅色歌曲、觀看紅色電影等方式,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紅色文化,提升思政課程的吸引力;采用VR實景、“互聯網+”等先進技術和手段,讓學生通過真實的情景模擬深度感悟紅色文化的精髓,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水平,讓學生自覺擔負起推動國家強盛和民族複興(xing) 的職責使命。
紅色文化課堂教育需要用校外社會(hui) 實踐來持續深化。如開展紅色研學活動,利用課餘(yu) 時間、節假日等,組織學生到革命遺址、紅色教育基地、博物館等地開展紅色旅遊、體(ti) 驗紅軍(jun) 生活等實踐活動,使高校學生有機會(hui) 在社會(hui) 環境中進行深度學習(xi) 體(ti) 驗,打破傳(chuan) 統學習(xi) 模式,讓學生在不同的研學過程中直接感受紅色文化的鮮活性,為(wei) 學生提供深入學習(xi) 黨(dang) 史、革命傳(chuan) 統和愛國主義(yi) 教育的有效途徑。同時,要避免走入“紅色文化社會(hui) 實踐就是紅色文化旅遊”這一誤區,在參觀學習(xi) 後應要求學生形成有效的研學報告或研學短片,展現所學所感,真正做到紅色文化“入心入行”。
思政教育在傳(chuan) 播好黨(dang) 的聲音、傳(chuan) 播好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賡續紅色血脈的同時,更應結合本地特色。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西藏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ge) 曆史階段,開創了以“兩(liang) 路”精神、老西藏精神為(wei) 代表的西藏紅色文化,西藏高校應緊密結合西藏實際,深入開展好“五史”教育、新舊西藏對比教育以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等係列教育活動,進一步豐(feng) 富西藏地方與(yu) 祖國關(guan) 係史內(nei) 涵,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著力培養(yang) 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
三、將紅色文化融入師資建設,擴展思政教育“深度”
辦好思政課,關(guan) 鍵在教師。在推進思政教育工作時,教師不僅(jin) 要有較強的業(ye) 務知識、專(zhuan) 業(ye) 能力,更要有強烈的使命感與(yu) 責任感。
強化教師隊伍理論武裝。高校思政教師必須政治立場堅定,時刻緊密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做黨(dang) 的最忠實的擁護者,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解決(jue) 好思想認識和動力源泉問題。西藏高校教師要積極發揚“兩(liang) 路”精神、老西藏精神,把貫徹落實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與(yu) 教學實際相結合,在工作中不斷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變“要我做”為(wei) “我要做”,使西藏高校思政課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統一。
提升教師隊伍能力素養(yang) 。通過紅色文化相關(guan) 的培訓、講座、學術研討,組織教師到革命曆史紀念場所等地進行實地參觀研學,使教師自覺學習(xi) 紅色文化,將紅色基因注入自己的思想細胞,不斷增強堅定理想信念的主動性、自覺性,增強自身“免疫力”;組織教師參加校內(nei) 外各級各類講課大賽、微課大賽,以賽促教,通過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教學水平,從(cong) 而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選派教師赴其他高校學習(xi) ,參加各類培訓研修活動,引導教師將所學、所得、所悟融入思政課教學中,拓展思政課教學新視野。
提煉紅色文化研究成果。高校思政教師應緊盯科研創新、教學創新,以科研與(yu) 教學的融合助推思政學科發展及教學水平提升。積極申請紅色文化研究等專(zhuan) 項課題,鼓勵、引導學生參與(yu) 教師主持的紅色文化課題研究、課程思政課題研究,提高師生科學精神和科學素養(yang) ,加強師生對紅色文化、思政教育的認識,豐(feng) 富思政課教學資源,為(wei) 思政教育路徑的拓展提供新思路,力爭(zheng) 產(chan) 出一批新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拉薩師範高等專(zhuan) 科學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昌都軍分區用紅色文化砥礪官兵精氣神
昌都,素有“藏東明珠”的美稱。這裏群山連綿、“三江”澎湃,處處透露著堅韌、散發著新生氣息。近年來,戍守在這裏的昌都軍分區著力打造紅色文化,深入挖掘輝煌的戰鬥曆程、豐富寶貴的時代精神。[詳細] -
拉薩市殘疾人日間照料服務點組織日托對象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近日,拉薩市殘疾人日間照料服務點組織日托對象走進黨員黨性教育基地(林周農場),開展“弘揚紅色文化 增強愛國情懷”主題活動。日托對象及工作人員等共計40餘人參加。 [詳細] -
講好新時代紅色故事 西藏舉辦講解員大賽
為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的教育功能,講好新時代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