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奮力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的西藏樣板

發布時間:2024-02-19 09:51:00來源: 西藏日報

  2023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楓橋經驗”發源地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考察時指出:“要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正確處理人民內(nei) 部矛盾,緊緊依靠人民群眾(zhong) ,把問題解決(jue) 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這為(wei) 我們(men) 開展基層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邁入新的發展階段,西藏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重要論述為(wei) 根本遵循,立足高質量發展的實際,奮力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的西藏樣板,對錨定“四件大事”、推動“四個(ge) 創建”、實現“四個(ge) 走在前列”,譜寫(xie) 好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西藏篇章具有重要意義(yi) 。

  一、始終堅持以服務人民為(wei) 中心,築牢基層治理的最強根基

  縱觀“楓橋經驗”發展演進曆程,不難發現,以人民為(wei) 中心是其靈魂所係、本質所在。用好“楓橋經驗”,打造西藏樣板,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首先,要堅持基層社會(hui) 治理為(wei) 了人民。要堅持人民立場,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wei) 西藏基層社會(hui) 治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基層社會(hui) 治理的各環節、各方麵都要回應各族群眾(zhong) 的願望和訴求,關(guan) 心人民的感受。要著力解決(jue) 各族人民密切關(guan) 注的民生保障、生態宜居、公平正義(yi) 等問題,多渠道增加城鄉(xiang) 居民財產(chan) 性收入,強化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做好高校畢業(ye) 生、農(nong) 牧民等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創業(ye) 工作。其次,要堅持基層社會(hui) 治理依靠人民。人民是基層社會(hui) 治理的主體(ti) ,是基層社會(hui) 治理的根本力量。要在各級黨(dang) 委的領導下,充分尊重各族人民的主體(ti) 性地位,緊緊依靠人民,讓人民真正成為(wei) 基層治理的主體(ti) 力量,挖掘蘊藏在人民中的智慧和能量,發揮群眾(zhong) 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力量,開展協同共治,化解基層矛盾。最後,要堅持基層社會(hui) 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基層社會(hui) 治理的成效如何,根本在於(yu) 人民滿不滿意。要更好地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精準化、精細化的服務,著力解決(jue) 基層社會(hui) 治理過程中出現的不平衡、不協調問題,切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基層社會(hui) 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讓各族群眾(zhong) 在基層社會(hui) 治理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二、始終堅持以黨(dang) 的領導為(wei) 統領,鞏固基層治理的最廣戰線

  黨(dang) 的領導是“楓橋經驗”的政治靈魂,集中反映了“楓橋經驗”的本質特征;而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則是“楓橋經驗”的精髓,是保持黨(dang) 與(yu) 基層群眾(zhong) 緊密聯係的必由之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要把準群眾(zhong) 訴求,及時解決(jue) 基層群眾(zhong) 的困難和矛盾。西藏不斷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就必須加強黨(dang) 對基層社會(hui) 治理工作的領導。一方麵,要堅持黨(dang) 建引領,夯實基層治理的政治基礎。基層是聯係和服務群眾(zhong) 的“最後一公裏”,基層治理直接關(guan) 係到各族群眾(zhong) 的切實利益。要強化黨(dang) 群服務中心功能,突出政治引領、發揮宣教作用,優(you) 選配強基層“兩(liang) 委”班子,發揮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把黨(dang) 的組織延伸到基層社會(hui) 治理的每個(ge) 方麵,抓源頭、抓苗頭、抓基礎,把問題解決(jue) 在發生地,實現一方和諧平安;要推動基層黨(dang) 建與(yu) 基層治理有機銜接,不斷整頓軟弱渙散的黨(dang) 組織,發揮黨(dang) 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要打造“黨(dang) 建+網格”的基層治理模式,破解基層治理內(nei) 生動力不足、外部資源短缺的雙重困境。另一方麵,要貫徹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保持與(yu) 各族群眾(zhong) 的血肉聯係。要切實解決(jue) 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問題,在醫療、教育、住房、養(yang) 老、就業(ye) 等方麵,不斷提升各族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善於(yu) 利用網絡渠道了解群眾(zhong) 的現實訴求,讓數據多跑路、群眾(zhong) 少跑腿,把握群眾(zhong) 工作的特點與(yu) 規律,增強群眾(zhong) 服務的精準度、精細度;要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優(you) 勢,激發群眾(zhong) 的主人翁意識,把群眾(zhong) 的智慧凝聚起來,豐(feng) 富解決(jue) 群眾(zhong) 問題及改革發展穩定問題的思路與(yu) 方法;要支持群團組織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與(yu) 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讓各族人民緊密地團結在黨(dang) 的周圍。

  三、始終堅持以共建共治共享為(wei) 支撐,凝聚基層治理的最大力量

  共建共治共享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發展方向和基本格局,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長期探索中形成的被實踐證明符合國情的基層社會(hui) 治理理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hui) 治理製度,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hui) 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hui) 治理共同體(ti) 。”西藏不斷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重點就是要積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hui) 治理格局。一方麵,要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hui) 治理體(ti) 製保障。要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鞏固組織指揮體(ti) 係,推動問題聯治、工作聯動、平安聯創,構建區域統籌、條塊協調、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要加強防範化解各種風險挑戰的能力,解決(jue) 各類風險隱患;要加強社會(hui) 治安綜合治理,打造社會(hui) 治安防控體(ti) 係,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西藏;要健全群眾(zhong) 參與(yu) 基層社會(hui) 治理的引導機製,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yu) 權、表達權和監督權;要健全基層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和管理服務平台,完善調解、信訪、仲裁、訴訟等工作體(ti) 係,把小矛盾、小問題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另一方麵,要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hui) 治理。要不斷健全基層群眾(zhong) 自治製度,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基層協商格局,推動村務公開、居務公開、民主評議等民主實踐,調動各族群眾(zhong) 參與(yu) 基層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與(yu) 創造性,讓基層治理充滿活力;要探索更多依靠群眾(zhong) 、發動群眾(zhong) 就地化解矛盾的途徑和辦法,暢通群眾(zhong) 訴求表達、權益保障的渠道;要健全基層矛盾糾紛化解綜合機製,打造一站式綜治中心建設,集中受理草場糾紛、土地糾紛、勞動監察、訴訟服務等,最大限度地把矛盾防範化解在基層,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xiang) 鎮,矛盾不上交。

  四、始終堅持以自治法治德治為(wei) 保障,實現基層治理的最優(you) 組合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是“楓橋經驗”創新發展的重大成果,也是新時代構建基層社會(hui) 善治體(ti) 係的根本方式。“三治融合”使群眾(zhong) 成為(wei) 公共服務中參與(yu) 決(jue) 策、實施與(yu) 監督的主體(ti) 。因此,西藏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就必須在“三治融合”上持續發力。其一,要以自治為(wei) 基礎,激發基層治理的內(nei) 生動力。創新基層社會(hui) 治理,就必須充分發揮群眾(zhong) 的主觀能動性。要定期召開居委會(hui) 、村委會(hui) 會(hui) 議,集民智、聽民聲、納民意,更好地解決(jue) 群眾(zhong) 亟須解決(jue) 的問題;要充分發揮村委會(hui) 在調解矛盾糾紛、治安防控、興(xing) 邊固邊中的重要作用,不斷提高基層自治能力;要加強轄區內(nei) 企事業(ye) 單位的互動合作,建立常態化的應急聯動機製。其二,要以法治為(wei) 保障,守牢基層治理底線。要堅持以習(xi) 近平法治思想統攬法治工作,全麵提升依法治藏水平。西藏各級政府、行政機構要增強依法行政的能力,以法治定分止爭(zheng) ,化解矛盾。要建立重大決(jue) 策社會(hui) 穩定風險評估製度,防止因決(jue) 策不當所引發的社會(hui) 矛盾。要堅持警鍾長鳴、警惕常在,把握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所麵臨(lin) 的重要任務,嚴(yan) 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保障群眾(zhong) 利益;堅持普法教育與(yu) 法治實踐相結合,引導公民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用法治思維引導各族人民旗幟鮮明反對分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其三,要以德治為(wei) 輔助,教化向善風尚。要充分發揮道德在引領社會(hui) 、規範行為(wei) 中春風化雨的作用,廣泛開展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教育,弘揚傳(chuan) 統美德,做好典型榜樣的選樹宣傳(chuan) 工作,引導農(nong) 牧民向上向善、勤儉(jian) 持家,培育新風正氣,塑造文明鄉(xiang) 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踏上新征程,西藏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通過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必將走出一條符合西藏實際的基層治理新路徑,為(wei) 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hui) 環境。

  (作者單位:西藏警官高等專(zhuan) 科學校)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