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真情曲 共澆幸福花
在曲鬆縣羅布沙鎮貢堆村,有這麽(me) 一個(ge) 藏漢“合璧”的民族團結家庭,丈夫叫趙小平,來自甘肅省天祝縣,妻子叫白瑪曲珍,貢堆村本地人。
和千千萬(wan) 萬(wan) 小家庭一樣,這個(ge) 藏漢組合家庭的生活再普通不過。但十幾年來,夫妻倆(lia) 互尊互敬、共同經營幸福的那份堅持,卻為(wei) 大家津津樂(le) 道。
趙小平是個(ge) 不善言語卻實在本分的甘肅漢子,村裏人都親(qin) 切地稱他為(wei) “老趙”。2006年,經人介紹,走南闖北的趙小平來到曲鬆縣,在貢堆村附近的礦山上開裝載機。就在那一年,他認識了同在工地打工的白瑪曲珍。
談起往事,白瑪曲珍回憶說:“在工地上,他看到我一個(ge) 藏族女孩幹那麽(me) 重的體(ti) 力活,就總是幫助我、照顧我,有時我也幫他洗洗衣服什麽(me) 的。”
“一來二去,我們(men) 的感情就建立起來了,再也離不開了。”趙小平笑道。
就這樣,兩(liang) 個(ge) 年輕人的心越貼越近。2008年2月,白瑪曲珍和趙小平登記結婚,民族團結家庭的故事由此開啟。
“剛結婚時,老趙和我父母相互聽不懂對方說的話,我就擔任起了‘翻譯’。”白瑪曲珍說,“現在,他們(men) 日常溝通沒啥問題了,都不需要我這個(ge) ‘翻譯’了。”
除了語言之外,日常飲食上的差異,也曾是這個(ge) 家庭麵臨(lin) 的問題。
趙小平說:“剛結婚時,難免會(hui) 有點不習(xi) 慣。比如,她早飯吃糌粑、藏麵,而我習(xi) 慣吃稀飯、饅頭,但我們(men) 既然走到了一起,彼此就應該相互適應。為(wei) 了她,我試著早上吃糌粑、藏麵,而她和家裏人也嚐試著吃稀飯、饅頭,現在我們(men) 都已經習(xi) 慣了彼此的生活方式。”
“尊重、理解、多元和溝通是家庭和睦的基礎。就像家裏每天的食譜上既有酥油茶、糌粑,又有米飯、饅頭一樣。”趙小平很快就找到了彼此相處的“秘訣”。
現在,白瑪曲珍家中的廚房成了最熱鬧的地方。藏式飯菜、西北風味,變著花樣來,三餐四季,一家人圍坐一桌,其樂(le) 融融。
白瑪曲珍和趙小平已育有兩(liang) 子,一家六口生活在一起。十幾年下來,嶽父母已將趙小平看得比在外工作的兩(liang) 個(ge) 親(qin) 兒(er) 子還親(qin) 。
白瑪曲珍的兩(liang) 個(ge) 哥哥都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但他們(men) 碰到買(mai) 小汽車、房子裝修這些大事,都會(hui) 打電話詢問他們(men) 這個(ge) 妹夫的意見,然後一起商量。
前些年,在妹夫的建議和幫助下,兩(liang) 個(ge) 哥哥也都各自買(mai) 了裝載機和運輸車,帶著周邊群眾(zhong) 做一些小型工程項目,日子都過得不錯。趙小平這個(ge) 妹夫,已經成了給一大家子出謀劃策的“軍(jun) 師”。
2010年,白瑪曲珍帶著兒(er) 子去了一趟甘肅。兒(er) 媳和孫子首次來家裏,趙小平的父母喜出望外。
得知兒(er) 媳喜歡吃米飯,老兩(liang) 口就天天變著花樣做米飯炒菜,麵食也不吃了,幾十年的習(xi) 慣說變就變。
不想在婆家閑著,白瑪曲珍就去建築工地上務工。看到兒(er) 媳婦如此勤快,趙小平的父母樂(le) 開了花。在甘肅待的幾個(ge) 月時間裏,白瑪曲珍以實際行動得到了公婆的認可。
現在,白瑪曲珍在拉薩的一家服裝店上班,趙小平在外跑“滴滴”,一家人收入穩定、生活融洽。
“事實證明,嫁給趙小平是我這輩子最幸福的選擇。他勤勞、本分、有責任心,對我體(ti) 貼,對父母關(guan) 心,對孩子也用心。”雖然漢語講得依然不是很流利,但白瑪曲珍卻洋溢著滿臉的幸福。
常有人問:“老趙,你是漢族,你老婆是藏族,那你兒(er) 子是什麽(me) 族?”這時他都會(hui) 意味深長且自豪地說:“我兒(er) 子是‘民族大團結族’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山南市桑日縣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
近日,山南市文聯、桑日縣委宣傳部聯合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相關成員單位,赴桑日鎮奴卡社區,共同開展了“我們的中國夢——文藝進萬家”係列活動。 [詳細] -
難忘的巡邊行
2022年11月16日早上10點,我和解放軍第六醫學中心的專家,還有中部戰區3位專家一起前往墨脫縣人民醫院。進入醫院大門,映入眼簾的是身穿迷彩軍裝的解放軍戰士,英姿颯爽,意氣風發,像墨脫隨處可見的茁壯挺拔的樹木,高大、精氣...[詳細] -
拉薩市達孜區邦堆鄉克日村見聞——人勤春早家園美
“雙節”已過,尋著新春的氣息,記者來到達孜區邦堆鄉克日村,對克日村村容村貌和百姓生活進行實地了解。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