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則白朗縣“五步強化”抓實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
今年以來,白朗縣堅持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圍繞統籌城鄉(xiang) 就業(ye) ,促進農(nong) 牧民增收,聚力抓實“五步強化”舉(ju) 措,激活轉移就業(ye) ,勞務經濟已然成為(wei) 農(nong) 牧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突出轉移就業(ye) “四長”工作機製,強化組織領導。白朗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就業(ye) 工作,確定1名縣級分管領導專(zhuan) 職負責、各鄉(xiang) 鎮1名科級幹部具體(ti) 負責、各村(居)1名村委委員抓好落實轉移就業(ye) 工作,逐級推進、層層落實的組織工作體(ti) 係和責任體(ti) 係更加明確。全縣建立健全轉移就業(ye) 日報告、周研判、月調度、季通報、半年小結、全年總結的工作機製,及時研究跟進,確保推進有力。
完善“1+11+N”勞務服務體(ti) 係,強化轉移就業(ye) “保姆式”服務。圍繞深化就業(ye) 創業(ye) 服務機製,健全完善縣轉移就業(ye) 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協調,全縣11個(ge) 鄉(xiang) 鎮基層服務平台具體(ti) 落實,村(居)勞務經紀人、勞動力、專(zhuan) 合組織等市場主體(ti) 積極參與(yu) 的就業(ye) 創業(ye) 服務體(ti) 係,推行各級政府、施工單位、勞務派遣公司、勞務合作社、村(居)勞務經紀人、勞動力之間“六位一體(ti) ”的勞務輸出模式,適時統計勞動力就業(ye) 、待業(ye) 信息,及時發布和宣傳(chuan) 就業(ye) 政策信息,搭建勞務對接橋梁,截至5月上旬,完成勞動力轉移就業(ye) 7231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913人),創收4502萬(wan) 元。
推進“3+2”就業(ye) 政策宣傳(chuan) ,進一步強化就業(ye) 指導。縣人社局以《西藏自治區階段性減免企業(ye) 社會(hui) 保險費實施辦法》等相關(guan) 就業(ye) 惠民政策宣傳(chuan) 為(wei) 載體(ti) ,開展政策解讀和谘詢服務進企業(ye) 、進村(居)、進家庭宣傳(chuan) 活動30餘(yu) 場次,督促各鄉(xiang) 鎮製作“就業(ye) 直通車”宣傳(chuan) 專(zhuan) 欄111個(ge) ,張貼就業(ye) 政策宣傳(chuan) 海報140餘(yu) 張、製作並發放《日喀則籍農(nong) 牧民就業(ye) 創業(ye) 政策宣傳(chuan) 手冊(ce) 》200餘(yu) 份。
構建“勞務對接+”模式,強化組織化輸出。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調節相結合,聚焦推進穩定就業(ye) ,構建勞務對接縣內(nei) 外產(chan) 業(ye) 園區、農(nong) 村專(zhuan) 合組織、建築行業(ye) 等服務業(ye) 勞務載體(ti) ,著力拓展開發就業(ye) 崗位344個(ge) (縣內(nei) 324個(ge) 、縣外20個(ge) ),開展農(nong) 村勞動力組織化轉移就業(ye) 1637人、組織化勞務創收1019萬(wan) 餘(yu) 元。
創新轉移就業(ye) 技能培訓模式,強化勞動力轉移就業(ye) 素質。堅持以市場需求為(wei) 導向,按照“培訓一人、就業(ye) 一人、穩定一戶”和“不離鄉(xiang) 不離土就業(ye) ”的目標,采取“訂單定崗”“以師帶徒”等方式,圍繞鋼筋工、塗料工、裝飾裝修工、廚師、創業(ye) 技能(SYB)等市場需求工種,統籌開展普通培訓、“訂單式”培訓、“以工代訓”4期526人(不含區、市級培訓),覆蓋白朗籍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99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脫貧攻堅路上的“伯拉雅布”
最終,日喀則市委老幹部局優中選優,選聘9位身體健康、對黨忠誠、熱愛工作、專業性強的老黨員,組成3個監督檢查組開展監督檢查工作。[詳細] -
守住民生底線 發改委解讀"六穩""六保"工作重點——“讓老百姓端穩自己的飯碗”
寧吉喆表示,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將重點做到“六個強化”,即:強化就業民生、強化脫貧攻堅、強化政策對衝、強化內需支撐、強化企業幫扶、強化改革開放。[詳細] -
從取得決定性成就到奪取全麵勝利
“到2020年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是我們黨對人民、對曆史的鄭重承諾。從全國看,截至2019年底,全國97%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順利脫貧,94%的貧困縣實現摘帽,區域性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