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客藏家樂帶領村民致富奔小康
德吉藏家是在拉薩市堆龍德慶區波瑪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工程基礎上,通過將搬遷安置房改造為(wei) 具有藏式風格的民宿客棧,采取“家店合一、上下合住”模式,同時注入“住莊園、食藏餐、觀花海、樂(le) 騎遊、暢購物”等營銷思路和產(chan) 業(ye) 業(ye) 態,可以使遊客深度體(ti) 驗到藏族村民的生活習(xi) 俗,成為(wei) 拉薩城郊受歡迎的好客藏家樂(le) ,同時,藏家民宿民俗旅遊事業(ye) 也是助力脫貧攻堅的又一有力舉(ju) 措。記者 趙夢茹
日前,記者沿著109國道來到象雄古堡大橋,穿過“萬(wan) 畝(mu) 花海”,便能看到坐落在南麵山穀綠樹掩映下的德吉藏家民宿——波瑪村5組。
德吉藏家民宿皆為(wei) 二層小樓,水泥路貫通整個(ge) 村子,基礎設施完善。2018年5月,德吉藏家正式啟動運營,當地100戶易地扶貧搬遷群眾(zhong) 共計400餘(yu) 人,從(cong) 此搭上了通往小康生活的幸福快車。“目前,德吉藏家在崗員工人數為(wei) 38人,隨著項目的持續發展,可實現本地村民就業(ye) 80至100人。經預測,至完全達產(chan) ,德吉藏家項目可實現搬遷戶中400餘(yu) 名群眾(zhong) 年人均增收8700元,直接帶動波瑪村100戶400餘(yu) 人就業(ye) 增收致富奔小康。
上午10點左右,德吉藏家遊客接待中心開始忙碌起來,因為(wei) 馬上就要迎來新一撥客人,他們(men) 要準備好酥油茶、糌粑、犛牛肉等特色藏餐。服務員認真仔細地檢查餐廳每一個(ge) 角落的衛生,廚房裏傳(chuan) 來一陣陣洗菜、切菜的聲音……在餐廳二樓,則是全然不同的安靜、優(you) 雅,一排古香古色的書(shu) 架,內(nei) 容涉及小說、兒(er) 童讀物、攝影繪畫集等的各類圖書(shu) 整齊擺放著,旁邊便是舒適的桌椅,可供閱讀愛好者隨時坐下來享受慢時光。
德吉藏家遊客接待中心餐廳的對麵,則是銷售藏香、牛角梳、藏毯、藏式裝飾品等本地手工製品的商鋪,店內(nei) 商品種類豐(feng) 富多樣,可供遊客觀賞或購買(mai) 。從(cong) 德吉藏家遊客接待中心出來,前麵有一片小的湖泊,周圍花草樹木生機盎然,恰好與(yu) 南麵山坡相呼應,更有藍天、白雲(yun) ,偶爾掠過的飛鳥相襯托,如此美景盡收眼底,讓人不知不覺駐足良久。
沿著幹淨的水泥路在村子裏漫步,記者剛好看到米瑪在家門口旁歡迎前來參觀的客人,隻見客房幹淨整潔,被子疊放規整,電視、毛巾、香皂等基本生活用品一應俱全。而且房間設置為(wei) 套房形式,客房外還有一間小客廳,屋頂是玻璃材質的,夜裏可以坐在沙發上喝喝茶、觀望星空。
“德吉藏家民宿客棧結合了傳(chuan) 統和現代,建築風格充滿藏民族特色,民宿設備充滿現代化的便利。藏族同胞自家做的酥油茶非常好喝,而且離拉薩市區很近,以後有機會(hui) 還想來這裏多住上一段時間,好好感受一下藏民族風情。”體(ti) 驗了德吉藏家民宿的市民樊女士說道。
天慢慢暗下來,等待客人們(men) 吃過晚飯後,德吉藏家的小廣場開始用歡快的音樂(le) 召集大家了。記者來到廣場時,隻見十幾個(ge) 人已經圍著篝火、伴著音樂(le) 跳起了鍋莊。行列裏有身著民族服飾的當地村民領舞;也有五六個(ge) 遊客正在邊學邊跳,盡管他們(men) 步調不太協調,倒也跳得不亦樂(le) 乎,好一派歡快景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林芝巴宜區傑麥村亞熱林藏家樂的“致富經”
提起成立藏家樂的原因,布路說,林芝最好的資源就是自然風光,我們充分利用這一優勢,順應自然,合理規劃,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到我們林芝的美。[詳細] -
藏東瀾滄江畔納西民族鄉有個玉珍啦
在帶領廣大貧困戶婦女種植藏紅花、釀造葡萄酒的同時,玉珍還利用自家的產業給村民提供就業機會。[詳細] -
青海黃河岸畔的幸福“藏家樂”
夏吾東智說,老輩人故土難離,但那是“老腦筋”,2017年,他家自籌一萬元(人民幣,下同)住進了德吉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