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隻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陳誌強 發布時間:2020-06-15 13:59:00來源: 西藏日報

  “帶領全縣各族人民群眾(zhong) 一道邁入全麵小康社會(hui) ,小康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是邊壩縣委、縣政府對全縣4萬(wan) 多名幹部群眾(zhong) 立下的錚錚誓言。作為(wei) 深度貧困縣,幾年來,邊壩縣累計減貧3029戶15093人,從(cong) 36%的貧困發生率,到2019年初全麵消除絕對貧困,脫貧攻堅取得了曆史性成就,兌(dui) 現了誓言。

  邊壩縣委書(shu) 記同敏璽繞告訴記者,全縣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基本口糧、肉類、牛奶、蔬菜等指標均滿足不愁吃標準,農(nong) 村居民消費能力水平完全滿足各類基本生活需要。2016年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wei) 7678元,2019年達到11123元,增長3445元,增幅達到44.86%。

  同敏璽繞說,在“三保障”方麵,邊壩縣堅持教育優(you) 先發展戰略,阻斷貧困代際傳(chuan) 遞成效顯著,九年義(yi) 務教育在校學生從(cong) 2016年的5747人擴大到現在的7929人,增幅達到38%,適齡兒(er) 童實現100%入學;投資1.35億(yi) 元,新建邊壩縣綜合醫院,配套設置27個(ge) 科室,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了過去“小病看不了、大病治不了、有病往外跑”的問題;建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43個(ge) ,搬遷安置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1534戶7994人,“水電路訊網科教文衛保”十項提升工程同步配套到位,同時完成667戶危房改造任務,實現了群眾(zhong) 搬得出、穩得住、住得下。

  同敏璽繞介紹,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邊壩縣立足實際,以脫貧攻堅引領經濟社會(hui) 全麵發展。一是以產(chan) 業(ye) 強縣,從(cong) 2016年的“零起步”,發展到現在的79個(ge) 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逐步形成了產(chan) 品生產(chan) 、加工、物流、營銷為(wei) 一體(ti) 的產(chan) 業(ye) 鏈條,帶動2844戶7528人實現增產(chan) 增收。二是突出生態立縣,完成了重點區域造林、退耕還林造林、經濟林建設等項目,讓12656名群眾(zhong) 吃上“生態飯”,累計兌(dui) 現生態崗位補償(chang) 資金1.58億(yi) 元。三是以開發活縣,積極爭(zheng) 取援藏單位支持,福建省漳州、龍岩兩(liang) 市和中國電信集團與(yu) 四個(ge) 鄉(xiang) (鎮)結成幫扶對子,援助8300餘(yu) 萬(wan) 元修建7個(ge) 新村;以援藏“組團式”、委培“走出去”的方式,不斷加大教育、衛生等領域援助力度,援藏工作與(yu) 扶貧工作有效結合。四是立足民生惠縣,2016年以來先後實施項目595個(ge) ,落實資金37.2億(yi) 元,全縣9個(ge) 鄉(xiang) (鎮)實現並入國家電網,鄉(xiang) (鎮)交通通暢率達到100%(含在建),行政村交通通暢率達到85.4%,82個(ge) 行政村網絡通信實現全覆蓋。

  就如何鞏固脫貧成果,決(jue) 勝全麵小康,同敏璽繞表示,下一步,全縣上下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圍繞集中力量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麵小康“三農(nong) ”領域突出短板兩(liang) 大重點任務,正確處理鞏固脫貧成果與(yu) 決(jue) 戰全麵小康的關(guan) 係,以提升脫貧攻堅成果,補齊全麵小康短板,以決(jue) 戰全麵小康,推動脫貧攻堅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有效銜接,始終堅持兩(liang) 手抓、兩(liang) 促進、同發展。具體(ti) 主要狠抓三個(ge) 方麵工作:一是加強黨(dang) 對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工作的領導。二是緊盯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可持續這個(ge) 關(guan) 鍵。三是多措並舉(ju) 築牢防止返貧多重防線,用實際行動書(shu) 寫(xie) 邊壩減貧史、致富路上新的輝煌篇章。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一個項目帶富一方百姓

    在拉薩河五號閘項目施工現場,機器轟鳴、吊車穿梭、焊花飛濺……現場一派忙碌景象。[詳細]
  • 建設美麗鄉村 打造幸福家園

    陽光下,崔正多吉胸前的黨徽熠熠生輝,談起村子的發展變化,他感慨良多:“二十幾年前的村子破破爛爛,群眾生活狀況普遍停留在較低水平,思想觀念也跟不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