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市色尼區委書記李東:興特色產業,富一方百姓
“精準扶貧的關(guan) 鍵是產(chan) 業(ye) 扶貧。那曲市色尼區立足資源稟賦,著力下好牧業(ye) 產(chan) 業(ye) 扶貧這盤棋,走出了一條以嘎爾德畜牧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為(wei) 引領、各村合作社為(wei) 紐帶、牧民參與(yu) 的牧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路子。”近日,色尼區委書(shu) 記李東(dong)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2015年底,色尼區通過精準識別,確定建檔立卡貧困戶5000戶20074人,貧困發生率為(wei) 26%。經過4年的努力,到2019年底,色尼區實現精準減貧5471戶24018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群眾(zhong) 滿意度達到99.98%,134個(ge) 貧困村退出。
近年來,色尼區委、區政府積極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一個(ge) 地方的發展關(guan) 鍵在於(yu) 找準路子,突出特色”,按照自治區脫貧攻堅總體(ti) 安排部署以及那曲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抓兩(liang) 頭、促中間的牧業(ye) 發展思路,圍繞畜牧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和牧業(ye) 發展思路,立足色尼區的資源稟賦和區位優(you) 勢,積極實施產(chan) 業(ye) 興(xing) 牧的發展路子,促進畜牧業(ye) 特色資源優(you) 勢向經濟優(you) 勢轉型。經過幾年的實踐和探索,色尼區建立了嘎爾德畜牧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通過發展犛牛奶製品,擺脫了以往單一的天然畜牧產(chan) 業(ye) 模式,拓寬了牧業(ye) 增收的渠道。
李東(dong) 介紹道:“具體(ti) 而言,色尼區產(chan) 業(ye) 興(xing) 牧助脫貧的道路分為(wei) 三步走:2018年以借畜還畜項目、貧困群眾(zhong) 參與(yu) 和動員黨(dang) 員牧戶帶動,初步形成了犛牛奶產(chan) 業(ye) 鏈的四梁八柱;2019年,我們(men) 以合作社為(wei) 中心帶動,形成了犛牛奶產(chan) 業(ye) 鏈的總體(ti) 框架;2020年,我們(men) 將會(hui) 在已有76個(ge) 村犛牛奶合作社的基礎上擴展到色尼區全部的村(居),將會(hui) 形成一個(ge) 基地、134個(ge) 合作社(村)和82000餘(yu) 名牧民參與(yu) 的犛牛奶產(chan) 業(ye) 鏈。”
“下一步,色尼區將會(hui) 借助嘎爾德畜牧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打造出一個(ge) 集科研、示範、推廣相結合,自然生態、文旅融合、遊牧體(ti) 驗為(wei) 一體(ti) 的綜合型有機畜牧產(chan) 業(ye) 園,產(chan) 業(ye) 園將依托‘一村一合’、養(yang) 殖大戶等經營主體(ti) ,走畜牧業(ye) 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把更多的群眾(zhong) 吸引到這條產(chan) 業(ye) 鏈上來,通過草場流轉、牲畜和資金入股、勞務輸出、參與(yu) 經營等方式,實現群眾(zhong) 就近就便、不離鄉(xiang) 不離土就業(ye) ,促進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增收致富。”李東(dong) 說,“同時,我們(men) 這個(ge) 基地也會(hui) 通過政策、項目、資金的扶持,培養(yang) 一支懂牧業(ye) 愛牧區愛牧民的人才隊伍,助推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其美旺姆的創業故事:巧手織就好生活
色彩鮮亮的藏裝是古城拉薩街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如今大部分藏裝店都提供私人訂製。[詳細] -
脫貧戶邊巴:勤勞致富最光榮
回望奔忙在脫貧致富道路上的2016年,邊巴感慨地說:“感謝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感謝各級幹部的真幫實扶,讓我家能夠迅速改變貧困現狀,實現脫貧摘帽,過上了好日子。”[詳細] -
墨脫茶葉出深山
茶樹一天天枯萎,西藏墨脫的次旺仁增眉間的憂愁也一天天重。打定了主意,次旺仁增就一門心思紮進來,喝了頭湯、嚐了甜頭,他成了墨脫茶葉種植的領頭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