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年拉山腳下的“安逸美麗之壩”——察雅縣吉塘鎮發展致富見聞

周婷婷 胡榮國 發布時間:2020-08-17 09:02:00來源: 西藏日報

   出西藏昌都城區,沿214國道一路向南,一小時後穿過年拉山隧道行至年拉山腳下,一個(ge) 群山環抱、綠樹成蔭、充滿活力的風情小鎮便呈現在眼前。迎著習(xi) 習(xi) 微風,循著潺潺流水,漫步在高低錯落的民俗風情商業(ye) 街區,曲水流觴、步移景異,黃發垂髫、怡然自樂(le) 。

   這裏便是昌都市察雅縣吉塘鎮,一個(ge) “文明、衛生、宜遊、生態、環保、民族團結、雙擁模範型”的特色小城鎮。近年來,吉塘鎮以“統籌城鄉(xiang) 發展、打造宜居小城鎮”為(wei) 目標,以開發當地溫泉資源,大力發展旅遊、觀光、休閑等服務為(wei) 載體(ti) ,著力打造集“溫泉度假、生態農(nong) 林、空港物流、民俗體(ti) 驗”為(wei) 一體(ti) 的康巴特色新型溫泉小鎮。如今,這座“一軸一街多區”的小鎮迎來了全新麵容。

   “新興(xing) 之星”愈發明亮

   吉塘,藏語意為(wei) “安逸美麗(li) 之壩”,位於(yu) 察雅縣西北部,距邦達機場63公裏,是察雅縣的門戶,也是川藏公路南線、滇藏公路至昌都的必經之地。

   然而在2015年前,這裏群眾(zhong) 房屋老舊、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無法吸引過往人員駐足,群眾(zhong) 收入單一。

   為(wei) 充分用活用好地理環境優(you) 勢,打造藏東(dong) 地區具有特色的城鎮化建設示範點,2015年,按照自治區、昌都市關(guan) 於(yu) 吉塘特色小城鎮建設的總體(ti) 部署,察雅縣全麵啟動吉塘特色小城鎮規劃建設。

   “2016年, 吉塘鎮被自治區列為(wei) 全區特色小城鎮示範點,也是昌都4個(ge) 特色小城鎮之一。”吉塘鎮鎮長趙曉峰介紹說。

   一路走來,吉塘特色小城鎮建設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腳印:察雅縣雅吉投資公司投資5.16億(yi) 元,修建了垃圾填埋場、排洪渠、景觀水係、公園、市政道路等基礎設施;援藏資金投資2500萬(wan) 元,建設了標準化小學及衛生院等公共服務設施;招商引資1.34億(yi) 元,建設了溫泉酒店、廣東(dong) 新村商業(ye) 開發項目、加油站、雪通種養(yang) 循環農(nong) 業(ye) 、灑咧營地、建材廠等產(chan) 業(ye) ;產(chan) 業(ye) 扶貧投資6400萬(wan) 元,建設了藏東(dong) 現代農(nong) 牧業(ye) 示範園和卓瑪溫泉……

   說起溫泉,都知道它對人體(ti) 有益,加之藏醫藥浴世界申遺成功後,更受歡迎。“吉塘鎮本身就擁有豐(feng) 富的溫泉資源,特色小鎮建設便是依托於(yu) 此建設而成,又稱吉塘溫泉小鎮。”趙曉峰說。

   2019年10月,小鎮建成,一個(ge) 康巴特色新型小城鎮展現在世人麵前。縱觀南北發展軸線,產(chan) 城相應、綠景交織,便民網點、康體(ti) 中心、政府機構、學校醫院均集聚於(yu) 此,生活配套與(yu) 政務服務一應俱全。吉塘,這顆“新興(xing) 之星”開始散發耀眼之光。

   商業(ye) 氣息日益濃厚

   在康巴風情商業(ye) 步行街,有一家“百店之首”。店主陳偉(wei) 是一位“90後”年輕小夥(huo) ,他與(yu) 吉塘特色小城鎮的結緣還要從(cong) 2018年9月說起。

   2018年9月,察雅縣委、縣政府在昌都市茶馬廣場舉(ju) 辦察雅縣吉塘特色小城鎮、舊城改造項目商業(ye) 推介會(hui) 。正巧路過此處的陳偉(wei) 駐足看熱鬧,這一看,他那顆躍躍欲試的心開始按捺不住。

   “合同期5年,第一年免租金,第二年租金減半,第三年租金減免30%……”聽了工作人員的介紹,陳偉(wei) 拿著宣傳(chuan) 單回家與(yu) 妻子商量後,又前往吉塘鎮實地考察市場。最終,夫妻倆(lia) 決(jue) 定將原本經營在市區裏邦達街的雲(yun) 南臘排餐飲店搬至吉塘特色小鎮。

   “以前路過這裏不會(hui) 停下來,都是直接回市區。但自從(cong) 建設特色小鎮後,這裏就發生了很大變化,當時覺得很有發展前景。”2018年11月,精心裝修後的新店在康巴風情商業(ye) 步行街營業(ye) 了,成為(wei) 商業(ye) 步行街的第一家店。

   開店初期,客流量少,陳偉(wei) 見生意一天天沒有好轉,內(nei) 心有些著急,便找當地幹部幫忙宣傳(chuan) 。

   吉塘社區居委會(hui) 幹部洛加知道情況後,便主動擔任起了餐飲店的宣傳(chuan) 員,每次見到老百姓都會(hui) 順口說上一句。慢慢地,周圍人知道了這家餐飲店,顧客多了,夫妻倆(lia) 便又招了一位本地人做幫手。

   隨著小城鎮建設的推進,吉塘的人流量逐漸增多,群眾(zhong) 白瑪拉姆也從(cong) 中嗅到了商機。今年5月,她將自家拆遷置換的商鋪裝修成桌球室,為(wei) 周圍群眾(zhong) 提供了一個(ge) 休閑娛樂(le) 的新場所。“當時花2500元買(mai) 了4張新台球桌,擺在二樓,一樓裝成小商店,這樣在這娛樂(le) 的顧客可以隨時買(mai) 飲料、零食,一天下來也有一兩(liang) 百元的收入。”白瑪拉姆說。

   如今,吉塘特色小城鎮商業(ye) 氣息日益濃厚,可享受溫泉療養(yang) 的樂(le) 趣,可欣賞彩雲(yun) 追月,亦可品嚐各類美食。據統計,小鎮已有酒店4家、民宿2家,其他各類商鋪33家。

   群眾(zhong) 幸福感日漸增強

   住著漂亮房子,出門是幹淨的馬路;生病了,不遠處就是醫院,醫療設備還很齊全;孩子上學近,辦事也很方便……搬遷至吉塘社區的羅鬆尼瑪對這樣的日子很享受:“比以前住的地方不知好了多少!”

   小城鎮的發展,一頭連著聚集人口、改善生活條件,一頭連著發展產(chan) 業(ye) 、帶動群眾(zhong) 致富。近年來,康巴民族服裝廠、色熱西民族手工藝製作、瑞豐(feng) 現代農(nong) 業(ye) 公司、察雅蘋果生態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等24家企業(ye) 相繼落戶吉塘,轉移就業(ye) 452人,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收入逐年提高。

   2019年,全鎮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792元,比2013年翻了近一番。

   除了到企業(ye) 就業(ye) ,餐館、商店、酒店等也為(wei) 老百姓提供了更多增收渠道。在吉塘特色小城鎮建設期間,羅鬆巴姆走出家門,到建築工地上幹活,因為(wei) 不懂什麽(me) 技術,就憑借力氣搬運東(dong) 西,幹一天活也有130元的收入。

   隨著小城鎮建設逐步完工,羅鬆巴姆在工地上幹活的日子結束了。2018年底,她在商業(ye) 步行街的餐館裏找了一份服務員的工作,生意好的時候,一個(ge) 月到手工資3800元。

   “以前這一片都是土房,又髒又亂(luan) 。現在小鎮建得這麽(me) 漂亮,我還有了工作,真的很開心。”羅鬆巴姆目睹了吉塘特色小城鎮的建設和發展,對現在平淡而又安穩的生活很滿足。

   同樣得益於(yu) 特色小城鎮建設的還有脫貧戶拉姆卓嘎。2016年,拉姆卓嘎帶著兩(liang) 個(ge) 兒(er) 子搬遷至吉塘鎮吉祥廣東(dong) 新村,沒有耕地和牲畜,一家人整日發愁。這時,隨著吉塘特色小城鎮建設的逐步推進,改善環境、美化家園、提高衛生服務水平被提上了日程。13個(ge) 環保公益崗位應運而生,拉姆卓嘎成了其中一員。她主要負責2號公路的清掃、保潔工作,有了穩定收入。

   如今,越來越多旅客在吉塘停車駐足,品美食、賞美景、泡溫泉,流連忘返。夜幕降臨(lin) ,吉塘的男女老少便匯聚在廣場,與(yu) 遊客一道唱歌跳舞……這已然成為(wei) 了國道線上一道靚麗(li) 的風景線!(記者 周婷婷 胡榮國 紮巴旺青 陳誌強 劉金鵬 朱杉)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小藍莓托起大產業

    W020200810634031064416.png
    八月的加查,碩果累累。眼下正值藍莓的采摘季節,走進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加查縣冷達鄉嘎瑪吉塘村藍莓基地,一株株藍莓樹上掛滿了果實,猶如一粒粒珍珠,分外誘人。 [詳細]
  • 勤勞就能致富

    W020200807385017083503.jpg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尼瑪深深地感受到黨和政府對自己的關懷與鼓勵,她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用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改善了家中困難的生活狀況。[詳細]
  • 心中有夢 腳下有路

    近年來,林周縣婦聯立足農村婦女實際,通過宣傳教育、技能培訓、產業帶動、項目幫扶等方式打好“巾幗脫貧行動”組合拳,積極助力貧困婦女增收致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