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發展犛牛產業 促農增收致富

王雪 發布時間:2020-09-03 09:54:00來源: 拉薩晚報


圖為(wei) 在色甫淨土牧場,犛牛悠閑地吃著草。 拉薩融媒記者 王 雪攝

  色甫淨土牧場位於(yu) 曲水縣達嘎鎮色甫村色甫溝,占地12.29萬(wan) 畝(mu) ,獨有的氣候及地理優(you) 勢使得這裏水草豐(feng) 茂、植被種類豐(feng) 富,是犛牛養(yang) 殖的天選牧場。近日,記者在色甫淨土牧場看到,來自青海大通優(you) 質種牛、阿裏改則“種倉(cang) ”公牛、亞(ya) 東(dong) 帕裏良種犛牛和當地牧民自家養(yang) 的犛牛在悠閑地吃草。

  “為(wei) 改善犛牛養(yang) 殖品種,完善犛牛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鏈,縣裏實施了犛牛改良項目。7月初從(cong) 阿裏引進種公牛55頭,7月中旬從(cong) 青海大通引進青年母牛和基礎母牛576頭,8月初從(cong) 亞(ya) 東(dong) 帕裏引進良種犛牛110頭,采取集中飼養(yang) 、分群管理的養(yang) 殖方式。”色甫村第一書(shu) 記甘彥剛告訴記者。

  為(wei) 落實我市犛牛產(chan) 業(ye) 發展實施方案,提高曲水縣犛牛生產(chan) 性能和產(chan) 品品質,推進拉薩市犛牛養(yang) 殖規模化發展,實現產(chan) 業(ye) 扶貧目標,幫助曲水縣牧民增收致富,曲水縣淨土公司與(yu) 色甫村委會(hui) 簽訂《犛牛養(yang) 殖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出資成立“曲水縣色甫犛牛養(yang) 殖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合作社+牧戶”的模式進行運營。同時,與(yu) 拉薩市淨土公司簽訂保底收購協議,力爭(zheng) 打造“淨土犛牛肉”特色優(you) 勢品牌。

  “現在,色甫村7組的35戶牧民都加入了合作社,共入股1831頭犛牛,每戶牧民家庭出一個(ge) 勞動力,每人每天有150元收入。”牧民紮西羅布告訴記者,往年家中收入全部依靠年末時賣犛牛肉以及奶製品獲得,沒有其他收入來源,今年開始。家中的犛牛肉產(chan) 量不僅(jin) 滿足自需及出售需求,並且年末時合作社會(hui) 將105萬(wan) 分紅分給入股的35戶牧民。“加入了合作社,我們(men) 生活、收入方麵有了很大的改善。”紮西羅布開心地告訴記者。

  色甫村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致富貫穿於(yu) 犛牛產(chan) 業(ye) 發展全過程,通過組建合作社,群眾(zhong) 以犛牛入股,成為(wei) 社員,定期享受入股分紅;通過規模化養(yang) 殖,減少人工投入,增加養(yang) 殖效益,引導富餘(yu) 勞動力通過培訓,轉變觀念,就近就便就業(ye) ,實現增收致富。

  引進優(you) 質犛牛是發展犛牛產(chan) 業(ye) 的第一步,而劃分冬夏草場、建立過渡牧場、分群養(yang) 殖、老弱病殘牛的出欄情況才是接下來的“重頭戲”。預計到2025年,色甫淨土牧場將完成4個(ge) 犛牛特色養(yang) 殖溝域建設,成立5個(ge) 犛牛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通過農(nong) 牧民入股,采取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牧戶的產(chan) 業(ye) 化組織體(ti) 係,建立科學化、規模化、標準化的犛牛養(yang) 殖基地,同時,創建鞏固脫貧成效和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樣板。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