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措美縣哲古鎮紮雜村:哲古草原上的新生活
走進西藏山南市措美縣哲古鎮紮雜村,道路寬闊整潔,路兩(liang) 旁是新建的藏式房屋,藍天白雲(yun) ,綠草如茵。
傍晚時分,丈夫次仁多布傑正在為(wei) 大兒(er) 子輔導功課,妻子古桑卓嘎則在廚房裏準備著一家人的晚餐,年幼的小兒(er) 子圍在媽媽身邊嬉笑玩鬧。
古桑卓嘎一家以前住在紮雜村北邊的山頂上。今年5月31日,他們(men) 一家從(cong) 山上搬遷到紮雜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住進了兩(liang) 層樓的新房子。這個(ge) 安置點建有169套安置房,其中79戶是和古桑卓嘎一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在古桑卓嘎的新房裏,剛剛裝修好的客廳、廚房幹淨整潔,洗衣機、冰箱、電視機等家電一應俱全。“以前的房子住了快20年,一到下雨天就漏雨,每次買(mai) 菜、看病、送孩子上學都要來回上下山,很不方便。”坐在明亮的客廳裏,古桑卓嘎向記者講起了現在的生活,“自從(cong) 搬遷下來,生活方便了很多,小賣部、村委會(hui) 、學校都在附近,走路過去也花不了幾分鍾時間。”
據紮雜村黨(dang) 總支部書(shu) 記紮西平措介紹,曾經的紮雜村,居住地坡陡、路窄、彎多,房屋布局淩亂(luan) 密集,自然環境惡劣,生產(chan) 生活條件落後。2018年,紮雜村搬遷安置項目落地,搬遷對象共計169戶78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9戶290人。
“住了那麽(me) 多年,已經習(xi) 慣了住在山上,突然要搬遷,讓我們(men) 覺得很不適應。而且,隻需要自籌1萬(wan) 元,就可以得到一棟170平方米的兩(liang) 層小樓,這讓我們(men) 覺得很不可思議。”搬遷之前,古桑卓嘎有些擔心,但如今她卻十分慶幸自己當初的搬遷決(jue) 定。
為(wei) 徹底改善過去的居住環境,規避曾經存在的消防安全、住房安全和自然災害風險,2018年,措美縣設計了紮雜村“一環兩(liang) 軸三節點四組團”式整體(ti) 村落布局。
目前,紮雜村易地扶貧搬遷點內(nei) 水、電、路、訊、網等設施全部配套到位,入戶道路與(yu) 主幹路互聯互通;並修建汙水處理站1座,新建文化休閑廣場1個(ge) ,安裝195盞路燈,鋪設草皮1萬(wan) 餘(yu) 平方米。2020年6月群眾(zhong) 全部搬遷入住新房。
“貧困戶搬出來後,我們(men) 還是以傳(chuan) 統牧業(ye) 發展為(wei) 主,並帶動有勞動能力的婦女參與(yu)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增加收入。”據紮西平措介紹,為(wei) 增加群眾(zhong) 收入,紮雜村黨(dang) 總支召開支部委員會(hui) 、黨(dang) 員大會(hui) 開展思想教育工作,不斷拓寬群眾(zhong) 致富門路,並且實施了溫室大棚、羊毛加工、工程建設器械租賃等項目,實現村級組織從(cong) 輸血到造血的功能轉變。目前,紮雜村400多人在拉薩、日喀則、山南等地務工,每人每天創收達300元。
在紮雜村村口的空地上,記者看到正在擺地攤的措姆,她的攤位前聚集著不少前來購物的百姓。
“都是些衣服、食物、日用品之類的,一會(hui) 兒(er) 就能賣出很多。”措姆告訴記者,她是紮雜村本地人,每周她和家人都要去拉薩進貨,每進一次貨然後賣出就可以賺到六七百元。
為(wei) 了讓村民養(yang) 成好習(xi) 慣,形成好風氣,紮西平措也是絞盡腦汁。在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後,紮西平措在原有的村規民約基礎上,針對本村婚姻糾紛、酗酒鬧事、陳規陋習(xi) 等突出的問題製定了新村規民約。現在,紮雜村的婚姻糾紛、治安案件有了明顯的減少,逐漸消除了村民晚上酗酒等不良習(xi) 慣。
如今,紮雜村決(jue) 勝全麵小康、決(jue) 戰脫貧攻堅不再是夢想,脫貧路上“不漏一人、不落一戶”的誓言得到了踐行,一幅新的美好生活圖景正在哲古草原上徐徐展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發展犛牛產業 促農增收致富
色甫淨土牧場位於曲水縣達嘎鎮色甫村色甫溝,占地12.29萬畝,獨有的氣候及地理優勢使得這裏水草豐茂、植被種類豐富,是犛牛養殖的天選牧場。[詳細] -
拉薩經開區舉行2020年農牧民轉移就業表彰活動
近日,拉薩經開區舉行2020年農牧民轉移就業“勤勞致富愛崗敬業最美標兵”表彰活動,進一步激勵、動員易地扶貧搬遷群眾轉變思想、勤勞致富,增強脫貧攻堅內生動力。[詳細] -
【脫貧攻堅高原行】辣椒“種”出紅火的日子
盛夏時節,記者來到西藏林芝市朗縣洞嘎鎮滾村諾組采訪,遇見了放假在家的格桑曲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