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曲班戈縣大力發展電商 使特色產品搭乘“互聯網+”快車“走四方”
讓群眾(zhong) 嚐到甜頭看到希望
在西藏不少縣區,有著豐(feng) 富的特色農(nong) 牧產(chan) 品,但往往由於(yu) 交通不便、信息不暢,造成“藏在深山人未識”。平均海拔4700米的班戈縣,位於(yu) 草原深處,地廣人稀,各村居居住分散,特色農(nong) 牧產(chan) 品銷售渠道狹窄,很難走出牧場。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在西藏廣泛布局、全麵推開,越來越多藏在“深閨”中的特色農(nong) 牧產(chan) 品插上網絡的翅膀。在信息化的東(dong) 風中,班戈縣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使產(chan) 自藏北草原的各類特色畜牧產(chan) 品搭乘“互聯網+”快車,走出草原,走到區外,走向四方。
借東(dong) 風建電商平台
說起電商對合作社的幫助,普保鎮民族手工特色加工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次多很有感觸。“2016年以前,我們(men) 合作社的很多小犛牛沒處賣,即使賣出去了也沒什麽(me) 好價(jia) 錢。以前我們(men) 用剪下來的羊毛做‘吾爾朵’,很少有人買(mai) 。”次多說,2014年,普保鎮民族手工特色加工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成立之後,上千條“吾爾朵”因為(wei) 沒有銷路而堆在了合作社的倉(cang) 庫裏。
“一直到2016年,情況才有了好轉。”次多告訴記者,2016年1月,藏北第一家互聯網銷售平台——班戈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班戈縣群眾(zhong) 的特產(chan) ,終於(yu) 有了好銷路。
在政策春風吹拂下,班戈縣的牧區改革走在了全區前列,率先建成了農(nong) 村電子商務體(ti) 係。
2015年,班戈縣正式被商務部確定為(wei) 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縣,成為(wei) 了全區第一批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縣。很快,新鮮犛牛肉、藏蜂蜜、藏藥牙膏、有機肥、班戈玉等60多種草原深處的“寶藏”,借助線上蘇寧、淘寶、神買(mai) 優(you) 品等電商平台,走出西藏,進入千家萬(wan) 戶,有力促進當地群眾(zhong) 增收致富。
強服務促電商發展
“近年來,班戈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已完成‘班域’‘思牧源’和‘思而吾’3個(ge) 品牌的商標注冊(ce) 工作。”班戈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運營經理範文藝告訴記者,“我們(men) 經常前往各鄉(xiang) 鎮、村(居)調研,收購特色產(chan) 品,通過網絡銷售,截至今年7月,線上銷售額達122萬(wan) 餘(yu) 元,累計解決(jue) 就業(ye) 29人。”一時間,那曲市很多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都紛紛帶著特色產(chan) 品加入了互聯網銷售平台。為(wei) 提升產(chan) 品質量水平、保障消費安全,班戈縣建成電商質量追溯體(ti) 係,目前已收錄30餘(yu) 種產(chan) 品的質量追溯二維碼。
“就我們(men) 普保鎮來講,居民來這裏充話費的最多,其次是購買(mai) 衣服。偶爾有一些汽車配件、家電等我們(men) 不太了解的商品需求時,我們(men) 就會(hui) 向班戈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求助,由他們(men) 來幫忙代購。”班戈縣普保鎮電子商務網點中心工作人員尼夏告訴記者。
普保鎮電子商務網點中心工作人員巴吉卓瑪來這裏工作之前,不知道什麽(me) 是電商,也沒有接觸過網購。2016年年底,巴吉卓瑪走進了班戈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的培訓室,從(cong) 此之後她喜歡上了這份“神奇”的工作。“現在買(mai) 衣服、化妝品等生活用品都會(hui) 從(cong) 網上購買(mai) ,因為(wei) 網上有更多的選擇性,也更便宜,我身上穿的衣服就是去年在網上買(mai) 的。”不僅(jin) 如此,周邊的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需要買(mai) 什麽(me) ,網點中心的工作人員也都熟記於(yu) 心中。
這些電商平台和電商服務站一方麵促進了當地民族手工藝品和農(nong) 畜產(chan) 品“進城”,另一方麵也促進了消費品“下鄉(xiang) ”,促成了大城市與(yu) 縣城雙向商貿流通體(ti) 係,不僅(jin) 能夠及時解決(jue) 農(nong) 產(chan) 品滯銷、賤賣等問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擴大農(nong) 村市場內(nei) 需,促進城市和農(nong) 村共同發展。
轉觀念,互聯網改變生活
近年來,特別是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班戈縣組織實施好“流動冷藏車配給工程、流通市場提升工程、電子商務促進工程、縣鄉(xiang) 村物流培育工程、市場監管共治工程、商貿流通激勵工程”等“六大工程”,逐步解決(jue) 農(nong) 牧區供給“不方便、不安全、不實惠”問題。農(nong) 牧民不僅(jin) 認識到電子商務帶來的好處,也深刻認識到發展商貿流通的重大意義(yi) ,能夠吃到新鮮的蔬菜水果,改善膳食結構,手上的產(chan) 品可以賣出去,甚至是賣出好價(jia) 錢,成為(wei) 了班戈縣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新願望。
回想起以前剛開展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工作時,尼夏表示有了很大的改觀:“那時,鎮上的許多人對電子商務不了解,甚至是不信任,但現在他們(men) 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電商了。”
“大力發展商貿流通事業(ye) ,得到了廣大群眾(zhong) 的積極響應,2018年以來,班戈縣6家牧民經濟合作組織又立即成立了班戈郎琴商貿有限公司,建設了蔬果百貨配送中心,完善了牧區物流配送體(ti) 係,目前,該公司已成為(wei) 了我縣商貿流通產(chan) 業(ye) 龍頭企業(ye) ;普保鎮牧家樂(le) 牧民合作社也積極作為(wei) ,在拉薩開設了產(chan) 品銷售中心,為(wei) 我縣產(chan) 品銷售搭建了平台;群眾(zhong) 積極爭(zheng) 取商貿流通網點的經營,65個(ge) 商貿流通網點的布設得到了群眾(zhong) 的大力支持。”班戈縣商務局局長貢覺曲珍還告訴記者,“在今年疫情期間,商貿流通網點也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保證了偏遠村莊生活必需品。牧民們(men) 一個(ge) 電話、短信或者發一條微信,就由我們(men) 縣朗琴商貿有限公司對接相關(guan) 負責人,將牧民所需的物資送貨上門。”
隨著電子商務的逐漸推廣,改變了班戈縣當地百姓傳(chuan) 統現金支付的消費理念,移動支付的概念深入人心,讓他們(men) 在電商平台支撐的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品上行和工業(ye) 產(chan) 品下行的過程中感受到便利和實惠,嚐到了甜頭,看到了希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日喀則江孜縣沙棘育苗基地:小沙棘成就致富大產業
盛夏時節,江孜曲籠生態綠化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分外熱鬧:一座座溫室大棚內,數十名工人們正在施肥、澆灌,大棚外,工人們正在把育成的苗木搬上運貨車。[詳細] -
西藏山南措美縣哲古鎮紮雜村:哲古草原上的新生活
走進山南市措美縣哲古鎮紮雜村,道路寬闊整潔,路兩旁是新建的藏式房屋,藍天白雲,綠草如茵。[詳細] -
發展犛牛產業 促農增收致富
色甫淨土牧場位於曲水縣達嘎鎮色甫村色甫溝,占地12.29萬畝,獨有的氣候及地理優勢使得這裏水草豐茂、植被種類豐富,是犛牛養殖的天選牧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