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企業特長 展現責任擔當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華電西藏公司在開發清潔能源的同時,積極履行央企責任,助力西藏脫貧攻堅,扶貧足跡遍布西藏3市4縣,累計派出扶貧幹部92人次,投入扶貧資金8.11億(yi) 元,實施幫扶項目33個(ge) ,帶動6個(ge) 村1138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脫貧,為(wei) 西藏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應有貢獻。10月17日,華電西藏公司扶貧援藏辦公室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聚焦主業(ye) 主責,項目帶動改“窮境”
在海拔3500米的山南桑日縣達古村,30棟藏式風格住房格外醒目。如今,這裏的村民居有定所、吃穿不愁,還有穩定的經濟收入,生活幸福如意。但在幾年前,達古村村民不僅(jin) 居住條件相對不好,經濟收入也相對單一。
變化始於(yu) 華電西藏公司在西藏的項目建設。
近年來,華電西藏公司大力推動西藏清潔能源開發,所屬水電站是西藏在建裝機最大的內(nei) 需電源項目,總投資122億(yi) 元,已累計完成投資57.6億(yi) 元、納稅1.1億(yi) 元。項目建設過程中,該公司共吸納當地群眾(zhong) 的56台車輛參與(yu) 工程運輸,長期提供300餘(yu) 個(ge) 用工崗位,群眾(zhong) 增收超過6000萬(wan) 元。投資2600萬(wan) 元建設達古移民新村,30戶75名村民從(cong) 老房子搬進了寬敞明亮新住房。投資4875萬(wan) 元建設精準扶貧就業(ye) 樓,已移交30間門麵給當地群眾(zhong) 經營,每戶每年穩定增收2萬(wan) 元,形成了“搬遷+就業(ye) +致富”的穩定脫貧模式。帶動達古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35戶338人於(yu) 2017年全部脫貧。
達古村村民紮西這幾年一直在華電西藏公司項目施工現場跑運輸,掙了錢、買(mai) 了車、買(mai) 了房,日子越過越滋潤。
看到生活的巨大變化,他激動地說,“沒想到,我也能成為(wei) 有房有車的人”。
2020年6月,響應山南市政府號召,華電西藏公司從(cong) 電站施工現場緊急抽調400餘(yu) 人、30多台大型設備,火速馳援山南市多頗章易地扶貧安置點建設,曆經10晝夜艱苦奮戰,搶通安置點1.6公裏“民心路”,讓1800餘(yu) 名來自“三岩”片區的貧困群眾(zhong) 如期喬(qiao) 遷新居。
激發內(nei) 生動力,產(chan) 業(ye) 發展斷“窮路”
產(chan) 業(ye) 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zhong) 就地就業(ye) 的長遠之計。
近年來,華電西藏公司駐村工作隊在江達縣外衝(chong) 村、波公村因地製宜發展扶貧產(chan) 業(ye) ,推動扶貧由“輸血”向“造血”轉變,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開辟出一條穩定可持續的致富之道。
外衝(chong) 村的波羅古澤刻版製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華電西藏公司駐村工作隊在走訪時,發現該刻版技藝大有可為(wei) 。
於(yu) 是,駐村工作隊積極協調,申請政府投資535萬(wan) 元、華電捐贈109萬(wan) 元建設木刻車間和配套設施,幫助外衝(chong) 村成立了木鬆民族手工藝公司。同時還多方尋找市場,協調簽訂總額約4000萬(wan) 元的10年期供貨協議,解決(jue) 了項目可持續發展問題。木刻廠共吸收就業(ye) 8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9人,2019年群眾(zhong) 分紅218萬(wan) 元,2020年上半年克服疫情影響實現增收60餘(yu) 萬(wan) 元。產(chan) 業(ye) 發展不僅(jin) 增加了村民收入,還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回村學藝,讓木刻這一文化遺產(chan) 得到傳(chuan) 承。
為(wei) 支持群眾(zhong) 發展黃牛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2014年,政府給外衝(chong) 村發放黃牛26頭,但均散養(yang) 在村民家中,5年時間黃牛僅(jin) 增長到36頭,經濟效益不明顯。
2019年,華電西藏公司駐村工作隊幫助外衝(chong) 村成立阿外奶牛養(yang) 殖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將黃牛集中養(yang) 殖,銷售奶製品、牛犢,不到一年時間,外衝(chong) 村黃牛數量就從(cong) 36頭發展到47頭,並吸收3名貧困人員就業(ye) 。
波公村氣候適合核桃樹生長,原有核桃苗5萬(wan) 株,具有發展核桃產(chan) 業(ye) 基礎的優(you) 勢。華電西藏公司得知這一情況後,出資8萬(wan) 元建設核桃苗圍欄,聯係專(zhuan) 家培訓種植技術,組織貧困戶參與(yu) 管理。目前核桃苗長勢良好,預計3-5年後,每年可創收80萬(wan) 元。
2019年2月,外衝(chong) 村、波公村525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順利脫貧摘帽,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cong) 2017年的3668元增加到2019年的5500元。
堅持智誌同扶,教育幫扶拔“窮根”
治貧先扶智。華電西藏公司堅持把教育扶貧放在突出位置,協調項目參建各方招聘西藏籍大中專(zhuan) 畢業(ye) 生61名,長期幫扶9名貧困學生,會(hui) 同華電金上公司招收44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兩(liang) 後生”實施“三定培養(yang) ”,為(wei) 貧困子弟托起知識改變命運的夢想。
索朗央金從(cong) 小生長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南牧區,家庭的經濟來源主要靠賣酥油、奶渣等。2017年,在親(qin) 朋好友資助下,央金完成了大學學業(ye) ,可找工作時卻遇到了困難。在得知華電招聘消息後,她參加了招聘並被順利錄取到水電站工作,有了穩定收入,改善了家裏的生活條件。看到央金的變化,父母樂(le) 開了花,鼓勵兒(er) 子努力學習(xi) ,像姐姐那樣通過讀書(shu) 改變命運。
2018年,按照華電集團定向招生、定向培養(yang) 、定向安置的“三定培養(yang) ”部署,華電西藏公司同華電金上公司一道,麵向項目所在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定向招收44名初高中畢業(ye) 生,送到四川水利職業(ye) 技術學院實施2年的定向培養(yang) ,畢業(ye) 後安置到所屬電站工作,並負責培養(yang) 期間的學雜費、生活費、路費等,形成“教育幫扶+就業(ye) 安置+全家脫貧”一體(ti) 化長效教育扶貧模式。
嘎瑪歐珠就是這44名學生中的一員。因家境貧困,2015年高中畢業(ye) 後,嘎瑪歐珠就再沒有繼續讀書(shu) ,到處打零工為(wei) 家庭減輕負擔。在得知華電西藏公司“三定培養(yang) ”的消息後,他重新燃起了求學夢。經過2年的刻苦學習(xi) ,嘎瑪歐珠等44名陽光少年順利完成學業(ye) ,正積極投身電站建設。
下一步,華電西藏公司將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西藏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精神,以更高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在推進新時代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中展現華電新作為(we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3名個人和1個單位榮獲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
17日,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北京舉行,當天,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表彰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的決定,西藏3名個人和1個單位獲獎。[詳細] -
吳英傑強調:用好脫貧攻堅生動教材 進一步堅定各族群眾 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決心
10月17日是第7個國家扶貧日,為全麵展示近年來西藏產業扶貧豐碩成果,積極推動產業扶貧產銷對接,2020年西藏脫貧攻堅產業扶貧成果展17日在自治區會展中心舉行。[詳細] -
西藏傳統文化在脫貧攻堅中得到發揚光大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5日在西藏拉薩市舉行西藏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西藏自治區主席齊紮拉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西藏自治區在推動脫貧攻堅的同時,大力保護傳統文化與習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