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知識春風載夢遠航
百年大計,教育為(wei) 本。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察雅縣以打造“教育強縣”為(wei) 目標,通過結對幫扶、援藏輸血等方式,加強師生品德建設,積極提升教學師資力量,全麵推進教育扶貧工作。
走進察雅縣各學校教學樓,牆壁上都畫有文成公主進藏、十八軍(jun) 進藏等故事漫畫……長期以來,察雅縣各學校秉持“以德辦校”的辦學理念,大力推進學校師生品德教育,讓傳(chuan) 統美德在校園裏“閃光”。不僅(jin) 如此,察雅縣各學校在教授學生文化知識的同時,將品德教育貫穿其中,學校每周的班會(hui) 都會(hui) 讓學生輪流講傳(chuan) 統美德故事,定期開展新舊西藏對比宣講,讓學生們(men) 在耳濡目染中培養(yang) 良好的道德品德。
老師是學生學習(xi) 成長的引路人。察雅縣各學校一直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wei) 重點工作來抓,通過新入職教師宣誓、紅色教育基地參觀、結對幫扶等活動,著力提升青年教師的道德修養(yang) 與(yu) 職業(ye) 素養(yang) 。好的老師不僅(jin) 要有優(you) 良的品行,還應該具備高超的教學水平。察雅縣各學校通過技能大賽、輪崗培訓、援藏幫扶等多種形式著力提升教師教學能力。2015年以來,累計組織300餘(yu) 名教師開展20餘(yu) 場教學技能大賽;組織400多名教師赴區內(nei) 外接受專(zhuan) 業(ye) 培訓。同時,察雅縣建立了校長、教師輪崗交流、支教、送教下鄉(xiang) 長效機製,先後從(cong) 吉塘鎮中心小學、卡貢鄉(xiang) 中心小學、察雅縣中學、察雅縣小學等學校選派200餘(yu) 名骨幹教師到巴日鄉(xiang) 、阿孜鄉(xiang) 、肯通鄉(xiang) 等偏遠鄉(xiang) 鎮學校輪崗交流,教師們(men) 在不同崗位上得到了曆練,教學能力也穩步提升。
在注重教學質量提升的同時,察雅縣全麵推進教育扶貧工作,高度重視失學兒(er) 童核查和勸返複學工作。通過製度控輟、責任控輟、監測控輟、宣傳(chuan) 控輟、關(guan) 愛控輟等措施穩步推進控輟保學工作,全縣失學兒(er) 童勸返複學完成率達到100%。對不能入學接受教育的殘疾兒(er) 童實行送教上門,著力解決(jue) 留守兒(er) 童、殘疾兒(er) 童在親(qin) 情關(guan) 愛、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社會(hui) 保護等方麵的實際困難,構建了學校、家庭、社會(hui) 三位一體(ti) 的關(guan) 愛工作體(ti) 係。
針對貧困學生,察雅縣一方麵積極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在學習(xi) 和生活方麵給予貧困學生幫助。察雅縣第一小學教師白珍從(cong) 2009年開始就對孤兒(er) 次拉進行幫扶,十年如一日,資助次拉直至大學畢業(ye) 。另一方麵,及時兌(dui) 現各類貧困學生資助資金。2015年以來,察雅縣累計向859名學生兌(dui) 現“中鋁·格桑花”基金146.27萬(wan) 元,兌(dui) 現區市縣困難大學生資助資金1081.716萬(wan) 元,受益大學生1555人次;2016年協調援藏企業(ye) 落實2015年助學金36.56萬(wan) 元,受助學生257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農牧好產品裝滿購物車——走進西藏脫貧攻堅產業扶貧成果展阿裏館
10月22日,拉薩,2020年西藏脫貧攻堅產業扶貧成果展第4天。展區外,車水馬龍,展區內,人潮湧動。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進入2020年西藏脫貧攻堅產業扶貧成果展阿裏館。[詳細] -
【文化扶貧在行動:陝西篇】“琴弦的樂章”陝西宜君旱作梯田吸引特色商戶 著力打造鄉村旅遊產業升級
金秋十月,瓜果飄香。位於黃土高原上的陝西省銅川市宜君縣旱作梯田,剛結束秋天收成的季節,1200畝種植的玉米地,金燦燦盤旋蜿蜒,形成了如同“琴弦的樂章”一般的別樣景致。 [詳細] -
【文化扶貧在行動:陝西篇】三種模式助力精準扶貧 袁家村帶貧困戶共同富裕
地處禮泉縣煙霞鎮以北的袁家村,是個隻有62戶286人的小村子。曆史上,袁家村是個“點燈沒油、耕地沒牛、幹活選不出頭”的“爛杆村”。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