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薩市產業就業“雙管齊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脫貧攻堅工作中,產(chan) 業(ye) 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zhong) 就地就業(ye) 的長遠之計,而就業(ye) 則是貧困群眾(zhong) 增加收入、擺脫貧困的有效途徑。兩(liang) 者是實現群眾(zhong) 穩定增收的重要渠道。近幾年,西藏拉薩市產(chan) 業(ye) 就業(ye) “雙管齊下”,脫貧攻堅成果豐(feng) 碩。
日前,記者從(cong) 市脫貧攻堅成果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2016年以來,拉薩市始終把產(chan) 業(ye) 扶貧和就業(ye) 幫扶作為(wei) 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治本之策。當前,拉薩市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已經從(cong) “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貧困群眾(zhong) 就業(ye) 已經從(cong) “行不行”向“穩不穩”轉變,產(chan) 業(ye) 和就業(ye) 已經邁入了提質增效的階段。
興(xing) 產(chan) 業(ye) 、穩就業(ye) ,脫貧底氣才能足。市扶貧辦黨(dang) 組書(shu) 記、市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普布頓珠介紹,在產(chan) 業(ye) 方麵,拉薩市突出政策研究、利益聯結、主體(ti) 培育、產(chan) 銷對接等關(guan) 鍵環節,依托淨土健康產(chan) 業(ye) 拳頭品牌,著力打造特色種植業(ye) 、養(yang) 殖業(ye) 、加工業(ye) 、商貿物流業(ye) 、文化旅遊業(ye) 和資源開發利用等6大主導產(chan) 業(ye) ,有效實現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提升農(nong) 副產(chan) 品深加工程度,實現了鄉(xiang) 鄉(xiang) 有產(chan) 業(ye) 、村村有項目,200多家農(nong) 牧民合作社參與(yu) 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培育龍頭企業(ye) 24家。
截至目前,全市完成投資69.47億(yi) 元,實施產(chan) 業(ye) 項目485個(ge) ,惠及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4.3萬(wan) 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3.3萬(wan) 人,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在就業(ye) 方麵,拉薩市對全市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培訓、轉移就業(ye) 和勞務輸出實行統一規劃和管理,實現貧困勞動力基礎信息更加精準化、就近就地就業(ye) 扶貧形式更加多樣化、貧困勞動力轉移機製更加成熟化。
截至目前,投入培訓資金7110餘(yu) 萬(wan) 元,培訓建檔立卡勞動力17639人次,12432名建檔立卡勞動力掌握一技之長。通過係列措施,全市12955名建檔立卡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ye) ,占全市符合就業(ye) 條件貧困勞動力人數的91.8%,年人均工資性收入達到2萬(wan) 元以上。
“下一步,拉薩市將繼續堅持產(chan) 業(ye) 脫貧、就業(ye) 扶貧‘雙管齊下’,持之以恒打好‘組合拳’、下足‘繡花功夫’,堅決(jue) 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麵勝利。”普布頓珠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鄉村旅遊產業讓更多的農牧民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千年雪域,萬裏邊疆。行走在西藏的山間草原,五彩斑斕的經幡隨風而動,從不停息的轉經筒傳唱著千年的文明。憑借著獨特的地域人文環境,西藏的旅遊產業也煥發出蓬勃的生機。 [詳細] -
高原美景讓群眾吃上“旅遊飯”
“我最喜歡巴鬆錯,站在湖心島上,看綠水環繞、薄霧朦朧,感覺和大自然真正融為一體了。”德央告訴記者,她已經來林芝很多次了,遊覽過不少當地美景。[詳細] -
西藏鄉村旅遊產業讓更多的農牧民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依托悠久的文化底蘊、風土人情以及獨特的旅遊資源,日土縣打造了一條以班公湖景區為核心、以班公湖鳥島為靈魂的生態旅遊精品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