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增多吉:身殘誌不殘 致富靠雙手
“我雖然身體(ti) 殘疾,但是心裏不殘疾,不能隻依賴政府的幫扶。真正脫貧還得靠自己,我要抓住這麽(me) 好的扶貧政策,踏踏實實地做好手裏的‘小產(chan) 業(ye) ’, 努力脫貧致富。”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區東(dong) 嘎街道東(dong) 嘎村四組村民仁增多吉說。
現年36歲的仁增多吉是堆龍德慶區東(dong) 嘎街道東(dong) 嘎村四組村民,是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殘疾人,雖然肢體(ti) 殘疾,但他身殘智不殘,憑借著積極向上的態度和絕不“等、靠、要”的思想,憑借著自身的努力和勤奮,詮釋了“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的真正含義(yi) 。
仁增多吉家中共有4口人,幾年前,他得了強製性脊椎炎,經住院治療後病情有所緩解,但還是需要長期吃藥維持,隻能做一些簡單的工作,家裏的老人需要照顧,孩子也需要撫養(yang) ,家庭日常開銷大,他又苦於(yu) 沒有就業(ye) 技能和就業(ye) 渠道,所以一直沒能找到合適的工作,無法有效地為(wei) 家庭增收,即使一家人一直省吃儉(jian) 用、精打細算,但日子依舊過得緊巴巴的。但仁增多吉從(cong) 沒有喪(sang) 失對生活的信心,根據家裏的情況及自己的身體(ti) 狀況,一直琢磨著如何實現脫貧、改變現狀。
2017年下半年,東(dong) 嘎村黨(dang) 委組織仁增多吉和村民瓊達一起參加了麵點製作技能培訓班,在經過幾個(ge) 月的學習(xi) 後,他們(men) 順利地掌握了相關(guan) 技術,並積極籌措資金,計劃著開一家壓麵店。經過多方申請和協調,拉薩市脫貧攻堅指揮部為(wei) 他們(men) 送來了壓麵機、工作台以及其他相關(guan) 設備,為(wei) 他們(men) 解決(jue) 了設備方麵的困難。
2018年,仁增多吉的壓麵店正式開張。由於(yu) 剛剛起步,沒有很多生意,但仁增多吉不灰心、不氣餒。他每天起早貪黑,風裏來雨裏去,用心經營著自己的“小店”。如今,隨著生意越來越好,年收入已達到五萬(wan) 元左右,家庭經濟狀況明顯好轉。
“靠黨(dang) 的政策和雙手脫貧,心情特別好,身體(ti) 恢複得也不錯,已經很少發病。我堅信,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在國家各項優(you) 惠幫扶政策下,以後的生意會(hui) 越來越紅火,我們(men) 一家的生活也會(hui) 越來越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類烏齊縣走出致富“牛”路子
我們要走訪的藏家犛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9月,位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市類烏齊縣桑多鎮紮西貢村的生態工業園區,海拔3810米。在絲絲細雨中,我們走進這家麵積很大的廠區。 [詳細] -
瀘州援建助力四川省稻城縣群眾脫貧致富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高質量脫貧“摘帽”,離不開瀘州市的對口幫扶。近年來,瀘州市在對口幫扶稻城縣的工作中,始終堅持“脫貧要致富。[詳細] -
西藏那曲申紮縣紮熱羅瑪村多吉紮巴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一個人富了不算富 ,全村人都富起來才是真正的富,這是我的願望也是我的目標,我希望能帶領大家一起脫貧致富。”這是多吉紮巴2011年擔任紮熱羅瑪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時許下的承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