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四川省廣安市棗山園區棗山園區精準發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發布時間:2020-11-26 11:05:00來源: 四川新聞網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標誌性指標,是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關(guan) 鍵之舉(ju) 。近年來,四川省廣安市棗山園區不斷強化措施,紮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以實際行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著力提升基礎設施。圍繞貧困村“一低五有”退出標準和貧困戶“一超過兩(liang) 不愁三保障”“三有”脫貧標準,園區加強返貧防範和脫貧幫扶。截至2019年底,實施完成322戶、共896人易地搬遷戶的搬遷、舊房拆除工作,對570戶危房進行改造,切實消除隱患、保障住房安全;圍繞“水量、水質、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證率”飲水安全指標,健全完善群眾(zhong) 飲水安全設施,實現安全飲水;新建水泥路140公裏,硬化便民路70餘(yu) 公裏,安裝便民路燈1100餘(yu) 盞。

  紮實開展技能培訓。農(nong) 村富餘(yu) 勞動力外出務工是一項“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大”的重要產(chan) 業(ye) ,“就業(ye) 一人,脫貧一戶”,就業(ye) 扶貧已成為(wei) 長效脫貧的有力抓手,園區始終堅持把穩崗就業(ye) 擺在突出位置。依托藤椒、檸檬等農(nong) 特產(chan) 品加工,大力推行“能人+合作社+貧困戶”等模式,搭建貧困群眾(zhong) 就近就業(ye) 平台,讓貧困群眾(zhong) 實現“足不出村、就近就業(ye) 、就地脫貧”。2019年以來,每年開展各類引導培訓和技能培訓70餘(yu) 場次,聯係單位轉移就業(ye) 2000餘(yu) 人次,就業(ye) 趨勢逐年遞增,農(nong) 民工、困難人員等群體(ti) 就業(ye) 形勢穩中向好。

  深入推進產(chan) 業(ye) 扶貧。堅持把扶貧扶誌扶智相結合,以因地製宜、長短結合、市場導向、精準到戶、持續發展、注重實效為(wei) 原則,紮實做好貧困村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依靠自然及區位優(you) 勢,深入推進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調整。在穩定糧食種植麵積前提下,挖掘特色潛力,打造綠色品牌,加快發展區域特色產(chan) 業(ye) ,構建一村一品的產(chan) 業(ye) 新格局;統籌整合各級幫扶幹部700餘(yu) 名,對園區1740戶貧困戶開展結親(qin) 結對幫扶,下派17支扶貧工作隊駐村幫扶。堅持“富腦袋”與(yu) “富口袋”並重,深入開展“自強、誠信、感恩”主題實踐活動,以“五進農(nong) 家”要求,紮實開展“三級書(shu) 記”遍訪貧困對象、幹部遍訪農(nong) 村群眾(zhong) 工作,幫助群眾(zhong) 樹立勤勞致富、脫貧光榮的價(jia) 值取向和政策導向,擺脫思想貧困、精神貧困、意識貧困。截至目前,園區17個(ge) 貧困村1740戶貧困戶、5260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退出貧困發生率從(cong) 2013年末的15.46%降到0%。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