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四川省樂山市峨邊縣五渡鎮銅河村:“產業+文旅”富了“移民古道新村”

發布時間:2020-12-04 10:44:00來源: 光明日報

  白牆青瓦的新居連成一排,寬闊平坦的水泥路戶戶相通,四川省樂(le) 山市峨邊縣五渡鎮銅河村山水環繞,綠樹成蔭,桃花觀賞帶貫穿其中,遠遠望去,就像一幅水墨畫。

  眼前的情景,讓銅河村第一書(shu) 記鍾曉十分感慨。2015年,她從(cong) 樂(le) 山市第二軍(jun) 幹所到村工作時,仿佛經曆了一次“穿越”:經過兩(liang) 個(ge) 多小時的顛簸後,汽車到達銅河村,入眼盡是破舊的木板房、荒蕪的田地和隨處可見的垃圾堆,孩子們(men) 光著腳丫跑過來,探著頭朝車裏張望。

  “在獨居老人李進珍的家裏,我真實感受到了‘貧困’兩(liang) 個(ge) 字。”鍾曉走進全憑框架支撐著、已經難避風雨的屋子裏,看到床上散落著一些衣物,缸裏盛著渾濁的水,一捆木柴是屋內(nei) 唯一的“擺件”。她握著老人的手,一時語塞。

  “一名黨(dang) 員一麵旗幟,一枚黨(dang) 徽一份責任。黨(dang) 旗所指,迎難而上!”鍾曉下決(jue) 心,一定竭盡所能把工作做實,幫助銅河村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銅河村是銅街子水電站的庫區移民村。那時的銅河村盡管依山傍水,風景秀麗(li) ,但由於(yu) 交通、資金、思想、技術等難題阻礙,村內(nei) 基礎設施薄弱,無集體(ti) 經濟主導產(chan) 業(ye) ,群眾(zhong) 生活水平低下。2014年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54戶139人,貧困戶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貧困發生率為(wei) 15.57%。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銅河村同步推進新村建設、產(chan) 業(ye) 建設、文化建設、配套發展建設,實施避險解困住房建設,安置群眾(zhong) 215戶806人,村內(nei) 水、電、路、網絡實現了全覆蓋。李進珍也住進了新居,電器、沙發、床一應俱全,還有獨立的廚房和衛生間。

  舊貌換新顏,還要能發展。這幾年,隨著基礎設施不斷改善,銅河村依托庫區沿岸風光以及茶馬古道、溶洞、“天坑”等旅遊優(you) 勢資源,不斷培育生態遊、鄉(xiang) 村遊、觀光遊、休閑遊、農(nong) 業(ye) 體(ti) 驗遊等業(ye) 態,打造“產(chan) 業(ye) +文旅”的特色“移民古道新村”,助推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在村黨(dang) 支部牽頭下,銅河村著力提升魚塘建設水平,加快“銅河人家”特色民宿成片發展;全麵挖掘、提升旅遊“看點”,引進瀘溝河漂流、水陸“親(qin) 子樂(le) 園”進駐銅河村;突出自身特色,致力於(yu) 打造田園采摘、休閑娛樂(le) 、餐飲住宿服務、農(nong) 副產(chan) 品購買(mai) 加工銷售於(yu) 一體(ti) 的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帶動銅河村村民增收致富。

  產(chan) 業(ye) 的發展,為(wei) 村民帶來了土地流轉費、產(chan) 業(ye) 園區務工費、村集體(ti) 經濟分紅等方麵的收益。“造血+輸血”兩(liang) 相結合,銅河村的致富路越走越寬闊。2018年,銅河村村民人均收入15180元、村集體(ti) 經濟收入人均97元,達到貧困村退出標準,於(yu) 該年10月退出貧困村序列。2019年,貧困戶全部脫貧,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80元,比2014年增長了5倍多。

  “有山有水、有玩有食,休閑垂釣,享慢生活。”如今的銅河村,獨具特色的庫區風光和農(nong) 旅融合體(ti) 係,吸引著越來越多遊客前來享受慢時光。銅河村背靠山水美景吃上了旅遊飯,在山水之間圓了致富夢。

  品嚐著勝利的果實,鍾曉說,她喜歡銅河村的山水景色,喜歡銅河人的淳樸善良,喜歡茶馬古道的駝鈴悠揚。但她更喜歡的是銅河村乘勢而上抓機遇、一鼓作氣謀發展、團結奮鬥譜新篇的精氣神!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