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四川涼山“三棵樹”:脫貧路上的最美風景

發布時間:2020-12-02 13:57:00來源: 新華社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地處長江上遊,是四川省三大重點林區之一,也是長江上遊生態屏障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當地通過建立“生態工程、生態就業(ye) 、生態產(chan) 業(ye) 、生態補償(chang) ”“四位一體(ti) ”的扶貧模式,推進生態建設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發展生態化。其中,以核桃樹、花椒樹、華山鬆為(wei) 代表的“三棵樹”形成規模優(you) 勢,生態脫貧成效日顯。

  涼山州金陽縣,被譽為(wei) “中國青花椒第一縣”。金陽青花椒以其色澤碧綠、顆粒碩大、清香撲鼻、味久不衰被視為(wei) 花椒中的極品,麻味度是其他花椒的兩(liang) 倍。由於(yu) 交通不便等原因,過去很長時間,高品質青花椒並未讓當地百姓走出貧困。而今,這種情況得到改變。

  日前,在金陽縣大灣子村,記者看到,花椒種植大戶老桂在自家花椒地裏忙乎,並不停招呼請來摘花椒的人“當心點哈,盡量不要碰到,這魔芋小氣得很”。老桂家30來畝(mu) 花椒地年均收入十幾萬(wan) 元,近兩(liang) 年,在政府引導下,又在花椒林下套種白魔芋,收入翻了將近一倍。

  在沙馬村,擁有20多畝(mu) 青花椒地的種植大戶孔令江也很開心。去年,廣東(dong) 佛山利用東(dong) 西部協作政策籌措了400多萬(wan) 元為(wei) 當地修建了一座青花椒產(chan) 業(ye) 灌溉基地,灌溉用水得到保障,孔令江家今年花椒產(chan) 量一下提高了30%。“我家的20多畝(mu) 青花椒今年都是提前掛果,長得非常好,每斤40元的價(jia) 格讓我們(men) 今年整整多賺了3萬(wan) 元。”

  金陽縣花椒生產(chan) 辦公室主任保格隻窩介紹,目前在當地海拔2千米以下地區,大力發展青花椒林下套種白魔芋、核桃林下套種花魔芋立體(ti) 林業(ye) 產(chan) 業(ye) ;在海拔2千米以上的高山地區,采取“華山鬆套種牧草、套養(yang) 畜禽”的立體(ti) 發展方式,形成了高、中、低三帶生態林業(ye) 產(chan) 業(ye) 全覆蓋,促進了生態建設、產(chan) 業(ye) 發展、農(nong) 民增收的互動提升。

  據統計,目前在金陽全縣34個(ge) 鄉(xiang) (鎮)中,28個(ge) 鄉(xiang) (鎮)種植了花椒,涉及4萬(wan) 多戶,超過16萬(wan) 人。全縣青花椒種植麵積超100萬(wan) 畝(mu) 。站在金陽縣的山頭望去,滿眼都是花椒樹,空氣中盡是花椒的香味。

  在涼山州會(hui) 東(dong) 縣,華山鬆成了“搖錢樹”。會(hui) 東(dong) 華山鬆生長於(yu) 海拔1800—3000米的高山地帶,由於(yu) 生長環境好,氣候和土壤條件獨特,所結鬆子營養(yang) 豐(feng) 富,可生吃、炒、炸、入菜、榨油等,經濟價(jia) 值較高,頗受消費者喜愛。近兩(liang) 年,會(hui) 東(dong) 大力發展華山鬆種植,2020年,全縣華山鬆種植麵積83萬(wan) 畝(mu) ,鬆子產(chan) 量800餘(yu) 萬(wan) 斤,產(chan) 值達1.6億(yi) 餘(yu) 元。

  涼山州林業(ye) 和草原局局長楊洪彬介紹,從(cong) 2016年開始,涼山開始實施以核桃為(wei) 重點的“1+X”林業(ye) 生態產(chan) 業(ye) 建設,兼顧培育花椒、華山鬆、油橄欖等特色產(chan) 業(ye) 。截至目前,全州林地保有麵積達6008.3萬(wan) 畝(mu) ,森林覆蓋率達49%,“1+X”林業(ye) 生態產(chan) 業(ye) 累計麵積達到1422.76萬(wan) 畝(mu) ,實現了全州2072個(ge) 貧困村全覆蓋,惠及貧困戶12.4萬(wan) 戶,涉及貧困人口48.6萬(wan) 人。

  “據統計,2019年全州林農(nong) 人均從(cong) 林業(ye) 上獲得收入2239元,可以說村村有致富產(chan) 業(ye) ,戶戶有致富門路,農(nong) 民收入穩步提高,為(wei) 我們(men) 涼山州脫貧攻堅產(chan) 業(ye) 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楊洪彬說。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