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甘肅金昌五種模式融合帶貧育農民專業合作社助增收

發布時間:2020-12-18 10:2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現在,貧困村裏的水通了、路好了、房新了、山綠了,看病方便了,出行通暢了,群眾(zhong) 不僅(jin) 口袋開始鼓起來了,腦袋也富起來了,日子越過越紅火。”甘肅省金昌市委副書(shu) 記、代市長王鈞17日在蘭(lan) 州向媒體(ti) 介紹,2019年,金昌市1.16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020年,該市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051元,同比增長21.6%,高於(yu) 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13個(ge) 百分點左右。

  當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ju) 行“決(jue) 勝全麵小康、決(jue) 戰脫貧攻堅”係列新聞發布會(hui) 金昌專(zhuan) 場新聞發布會(hui) 。

  金昌市位於(yu) 祁連山淺山區,自然條件較差,基礎設施薄弱,地多人少、地多水少,生態壯美、環境優(you) 良,金色陽光、冰川雪水,滋潤肥沃綠洲、孕育多樣生物,良好的生態環境培育了直供粵港澳大灣區的金昌高原夏菜、綜合營養(yang) 指標國內(nei) 最好的優(you) 質牧草、國家地理標誌認證農(nong) 產(chan) 品“永昌羊肉”等一批綠色、有機、高品質農(nong) 產(chan) 品。

  對此,金昌市立足於(yu) 當地實際落實“兩(liang) 不愁三保障”,聚力打造菜草畜高品質現代特色農(nong) 業(ye) 示範區,培育支柱產(chan) 業(ye) 、招引龍頭企業(ye) ,促進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以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助力脫貧攻堅、帶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

  會(hui) 議披露,2013年金昌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712戶11608人,貧困發生率為(wei) 4.8%;建檔立卡貧困村15個(ge) 。所轄永昌縣是全省17個(ge) “插花型”貧困縣之一。截至2019年11月底,永昌縣“插花型”貧困縣摘帽,15個(ge) 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退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重視貧困群眾(zhong) 致富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有效銜接,鼓勵和支持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與(yu) 貧困戶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製,發揮好帶貧益貧作用。”金昌市委副書(shu) 記李盛剛說,根據金昌實際,逐步形成“五種模式”實現了龍頭企業(ye) 對貧困村、合作社對貧困戶的全覆蓋,每個(ge) 特色產(chan) 業(ye) 後麵都有一批龍頭企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能人大戶帶動。

  “五種模式”分別是:“龍頭企業(ye) +合作社+農(nong) 戶”企業(ye) 帶貧發展模式;“合作社+農(nong) 戶”黨(dang) 員或致富能人帶貧發展模式;“大型國企(金川集團)+合作社+農(nong) 戶”市企融合帶貧發展模式;“村黨(dang) 支部+合作社+農(nong) 戶”支部書(shu) 記帶貧發展模式;“到戶產(chan) 業(ye) 扶持資金入股+收益分紅”資金入股分紅模式。

  除此之外,金昌實行貧困人口動態管理。王鈞表示,聚焦扶貧對象精準,堅持實事求是,既不降低標準,也不擅自拔高標準,嚴(yan) 格執行現行扶貧標準,嚴(yan) 把脫貧退出質量,紮實開展貧困識別、退出工作。對金昌市2014-2017年已脫貧人口進行全麵核查,逐戶逐人完善建檔立卡數據信息,貧困人口識別更加精準、退出更加精準。2014年以來,金昌市累計新識別納入43戶104人,返貧回退189戶523人(按甘肅省“十不算、十不脫”要求,將脫貧人口中,“兩(liang) 不愁、三保障”實現程度低、收入低而不穩的,標注為(wei) 返貧人口,退回到未脫貧狀態),自然增加616人,自然減少1361人,剔除識別不準93戶416人。

  截至目前,金昌市累計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ye) 54家,市級以上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示範社223家。15個(ge) 建檔立卡貧困村引進培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企業(ye) 17家、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77家,每個(ge) 貧困村農(nong) 民合作社平均達到5個(ge) 以上。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