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易地扶貧搬遷戶江白多吉家的脫貧故事:搬出山溝溝 打拚新生活

發布時間:2021-04-20 10:35:00來源: 西藏日報

  “以前,我家住在山上,一年就物交會(hui) 來一次山南市區。搬到安置點後,我住上了樓房,天天可以逛山南市區,我也成了城裏人了。”說起精準扶貧給自己一家帶來的變化,乃東(dong) 區澤當街道瓊嘎頂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搬遷戶江白多吉激動地說。

  江白多吉,今年60歲,2018年以前,生活在海拔4000多米的措美縣古堆鄉(xiang) 紮西鬆多村,以放牧為(wei) 生。他告訴記者,那時家裏牲畜少,一年賣牲畜的錢僅(jin) 夠買(mai) 些米、麵、油等日常生活所需品。

  “沒賣牲畜那一年,生活就難了。平時除了吃點糌粑,喝點清茶,就沒什麽(me) 可吃的。”江白多吉說,“現在想來,過去的生活就不像生活。”

  搬到乃東(dong) 區澤當街道瓊嘎頂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後,江白多吉一家不僅(jin) 住上了樓房,夫妻倆(lia) 還雙雙找到了工作,有了穩定的收入。

  在瓊嘎頂社區協調下,江白多吉被安排到澤當飯店當保安,妻子單增洛追則成了西藏嘩嘰服飾有限公司的員工。

  工作一個(ge) 月,領到3000元工資後,江白多吉都有些不敢相信,心想:過去放牧一年也就能掙萬(wan) 把塊錢,現在一個(ge) 月就能掙3000元,一年就是36000元,是過去一年收入的三倍。放在過去,這怎麽(me) 敢想哦。

  現在,江白多吉夫妻倆(lia) 一個(ge) 月工資加起來有5500元,這讓老兩(liang) 口很是開心。江白多吉說:“過去做夢都沒有想過的事,在黨(dang) 和政府的幫助下,變成了現實,我真是趕上好時候了。”

  臨(lin) 近搬遷前,江白多吉夜裏經常做噩夢,常常夢到自己身無分文、窮困潦倒灰溜溜地回到了世代放牧的地方。在搬遷之初,江白多吉心想:要是賣牲畜的錢花完了,實在不行我就接著回山上放牧。

  “現在,我再也不會(hui) 做那樣的夢了。過去的生活,再也不可能回去了。”江白多吉自信地說。

  搬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後,江白多吉像是變了一個(ge) 人,自信了,也喜歡和人交流了。現在,他經常通過微信視頻向紮西鬆多村的親(qin) 人、朋友介紹自己一家現在的新生活,邀請他們(men) 來新家做客。

  由於(yu) 熱情、肯為(wei) 群眾(zhong) 辦事,江白多吉被選為(wei) 瓊嘎頂社區“雙聯戶”戶長。工作之餘(yu) ,他經常義(yi) 務清掃社區道路。他說:“過去,住在大山上,到處是土路,都沒心情打掃衛生。搬遷點都是水泥路,還有很多花草,這麽(me) 好的環境,一定要好好愛護。”

  由於(yu) 工作出色,去年,江白多吉被評為(wei) 瓊嘎頂社區“生態崗位先進個(ge) 人”。

  獲得榮譽後,江白多吉的工作積極性更高了。他說:“我真是趕上好時候了,沒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帶領我們(men) 搞精準扶貧,我們(men) 一家不知道還要在大山上生活多久。我們(men) 一家一定世世代代銘記黨(dang) 的恩情,永遠跟黨(dang) 走,努力加油幹,把日子過得更好。”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