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易地搬遷戶旺朗:不甘落人後 爭做領頭羊

發布時間:2021-06-01 10:05:00來源: 西藏日報

  “貧困的苦我再也不想嚐,我現在唯一想做的就是讓身邊更多的人增加收入。”西藏那曲聶榮縣下曲鄉(xiang) 日入格覺村易地扶貧搬遷致富帶頭人旺朗與(yu) 村幹部交談時說。

  旺朗,聶榮縣下曲鄉(xiang) 日入格覺村村民,2015年12月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wei) 了擺脫貧困,旺朗做了不少嚐試探索,但收效甚微。一籌莫展之際,旺朗迎來了轉機。2017年,針對無技能、缺資源的青年,聶榮縣組織開展了以“送政策、送技能、送崗位”為(wei) 主題的就業(ye) 創業(ye) 培訓。

  “那段時間,村幹部和駐村工作隊幹部多次輪番上門,講政策,講利益,講身邊的脫貧事跡……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安於(yu) 貧困比貧困本身更可怕’”。為(wei) 徹底摘掉貧困戶的“帽子”,37歲的旺朗決(jue) 定通過學習(xi) 技能致富。

  2017年5月,在聶榮縣政府和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旺朗前往那曲市參加了為(wei) 期一個(ge) 月的焊工技術培訓,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焊工技能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

  掌握技能回村後,旺朗立馬籌集資金購置了發電機、小型焊工機和電鑽機,創辦了焊接加工廠,為(wei) 下曲鄉(xiang) 各村群眾(zhong) 的陽光棚、牲畜棚圈等搞焊接加工。如今,隨著質量和信譽不斷攀升,旺朗的焊接業(ye) 務已擴展到縣裏,效益不斷增長。

  “一技在手,生計無憂”,到2018年11月,旺朗的月收入超過6000餘(yu) 元,2018年家庭年總收入達7.5萬(wan) 元,成功脫貧“摘帽”。

  “現在家裏的經濟來源除了焊接加工廠,還有村扶貧茶館的入股分紅,日子越過越紅火。”旺朗說。

  “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算富。”作為(wei) 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2018年7月,旺朗帶領村民成立了下曲鄉(xiang) 農(nong) 牧民牲畜暖棚和陽光棚合作社,發揮區域輻射作用,累計帶動下曲鄉(xiang) 群眾(zhong) 12戶55人增收致富。同時,積極擴大焊接加工廠規模,累計帶動鄉(xiang) 裏7戶30人增收創收。

  如今,旺朗已是當地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在他的帶動下,很多村民都獲得了一技之長。“多虧(kui) 黨(dang) 的好政策,感謝鄉(xiang) 、村幹部的真幫實扶,讓我走上了致富路。下一步,我會(hui) 全力幫扶更多村民,讓他們(men) 早日實現小康。”旺朗說。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