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富民興藏
拉薩市人社局了解轉移就業(ye) 的農(nong) 牧民工作和收入情況
隆子縣宗那建築公司新辦公樓前,農(nong) 牧民務工人員慶祝企業(ye) 喬(qiao) 遷。
②
林周縣陽光溫室示範園區技術人員在指導村民種植花卉。
穿過一片雲(yun) 霧繚繞的原始森林,便是群山環抱中的玉麥,一棟棟獨具特色的住宅矗立鄉(xiang) 間,新建的鄉(xiang) 村小學裏書(shu) 聲琅琅,礦泉水廠、溫室蔬菜大棚等映入眼簾……玉麥的變化,是西藏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成果的縮影。
西藏曾是全國貧困發生率最高、貧困程度最深、扶貧成本最高、脫貧難度最大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舉(ju) 全區之力、匯全區之智、聚全區之能向貧困發起總攻,合力推動脫貧攻堅取得全麵勝利,曆史性消除絕對貧困,各族人民實現了不愁吃、不愁穿和義(yi) 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目標。
精準施策消除絕對貧困
芒康縣曆史上就有種葡萄、釀紅酒的傳(chuan) 統,如今該縣大力發展葡萄種植,種植麵積已經達到1.17萬(wan) 畝(mu) ,培育出5家葡萄生產(chan) 加工企業(ye) ,形成了“公司+協會(hui) +基地+農(nong) 戶”的發展模式,實現年產(chan) 值7000多萬(wan) 元,通過產(chan) 業(ye) 有效帶動周邊貧困群眾(zhong) 穩定增收。
像芒康縣一樣,全區各地因地製宜找準發展路子,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延長產(chan) 業(ye) 鏈,提升產(chan) 業(ye) 附加值,逐漸讓群眾(zhong) 的腰包更鼓了。2016年以來,西藏累計整合涉農(nong) 資金753.8億(yi) 元用於(yu) 脫貧攻堅,實施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3037個(ge) ,直接帶動23.8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脫貧。
除了把發展生產(chan) 作為(wei) 脫貧之本,西藏還著重把易地搬遷作為(wei) 治貧之要,把教育扶貧作為(wei) 治本之策,把生態扶貧作為(wei) 惠民之策,把社會(hui) 保障作為(wei) 兜底之法,因地製宜實施這“五個(ge) 一批”工程,推動扶貧工作實現精準滴灌。
截至2019年底,全區62.8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74個(ge) 貧困縣區全部摘帽,曆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問題,目前已脫貧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萬(wan) 元。
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隨著脫貧攻堅步伐的不斷推進,西藏從(cong) 經濟到教育、文化、生態各個(ge) 領域都發生著深層次的變化,“讓各族群眾(zhong) 更好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莊嚴(yan) 承諾,在高原大地上逐漸變成生動的現實。
驅車經過羌塘草原,不時會(hui) 與(yu) 野犛牛、藏羚羊和三五成群的藏野驢不期而遇。近年來,西藏通過實施極高海拔地區居民生態搬遷、生態崗位扶貧等措施,實現生態保護與(yu) 精準扶貧雙贏。
道路通,百業(ye) 興(xing) 。“十三五”期間西藏公路交通完成投資超過2515億(yi) 元,比“十二五”增加1835億(yi) 元,接近翻了兩(liang) 番,為(wei) 脫貧攻堅、興(xing) 邊富民注入了強勁動力。“以前到縣城辦事,要走很遠的山路。如今黨(dang) 和政府把公路修到了傑羅布村,修到了家門口,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堅定了我們(men) 守邊護邊的信心和決(jue) 心。”山南市洛紮縣拉郊鄉(xiang) 原黨(dang) 委書(shu) 記古桑旦增說。
各族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不斷增強,離不開西藏堅持把資金項目向基層和民生領域傾(qing) 斜的係列舉(ju) 措。截至目前,西藏建成各類學校2400多所,實現從(cong) 學前到高中階段15年免費教育;建成覆蓋城鄉(xiang) 的養(yang) 老、醫療、失業(ye) 、工傷(shang) 等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對所有孤兒(er) 和有意願的五保戶集中供養(yang) ;建立輻射城鄉(xiang) 的四級醫療衛生體(ti) 係,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1.1歲……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力推進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在曆史性消除絕對貧困的基礎上,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積極推進脫貧攻堅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一幅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圖景正在高原大地徐徐展開。
“十三五”期間,西藏鄉(xiang) 村振興(xing) 取得新進展,完成1836個(ge) 村莊規劃;建成225萬(wan)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實施167萬(wan) 畝(mu) 農(nong) 機深鬆整地作業(ye) ;新增14個(ge) 國家級畜禽標準化養(yang) 殖場,農(nong) 牧綜合服務中心覆蓋所有鄉(xiang) 鎮;改造戶用衛生廁所27萬(wan) 間;新建改建農(nong) 村公路3.8萬(wan) 公裏,基本實現了鄉(xiang) 鎮、建製村通客車,建製村通郵率100%;實現了從(cong) 水桶到水管、從(cong) 油燈到電燈、從(cong) 土路到油路的進步,農(nong) 牧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麵增強。
建設幸福鄉(xiang) 村,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也在不懈努力。在政府引導下,林芝市群眾(zhong) 依托豐(feng) 富的生態資源,以創建鄉(xiang) 村旅遊為(wei) 抓手,吃上了“旅遊飯”;日喀則市白朗縣群眾(zhong) 從(cong) 不肯種到搶著種,從(cong) 不會(hui) 種到家家種,靠種植蔬菜致了富;昌都市依托藏藥材、林下資源等資源優(you) 勢發展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組織,使群眾(zhong) 以工資和分紅形式實現增收……
站在新起點,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正一步一個(ge) 腳印真抓實幹,通過勤勞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奮力書(shu) 寫(xie)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畫卷。
(本版圖片均由本報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農牧產業更興旺
70年來,中央出台一係列優惠政策支持西藏農牧業發展、促進農牧民增收,保持了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增長態勢。[詳細] -
人間奇跡 消滅絕對貧困留史冊
2020年年底中國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