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養好致富羊 心裏喜洋洋

發布時間:2022-01-24 09:59:00來源: 西藏日報

  冬日的陽光,暖暖地照在薩迦縣木拉鄉(xiang) 。近日,薩迦縣木拉鄉(xiang) 查瑪村、達江村兩(liang) 村村民笑容滿麵,參加鄉(xiang) 裏的崗巴羊養(yang) 殖合作社年底分紅儀(yi) 式。

  在兩(liang) 村幹部的監督下,入股社員有序簽名、按手印、領錢,總分紅68.7萬(wan) 餘(yu) 元。其中,查瑪村村民邊巴旺堆領到分紅7086元,臉上更是笑開了花,這已經是邊巴旺堆第三次領到合作社的分紅。

  邊巴旺堆介紹:“我家以前有84隻羊,一年四季365天都要出一個(ge) 勞動力去放羊,尤其接羔育幼時節又得有一個(ge) 人專(zhuan) 門去管護這些羔羊。每到12月到次年5月,還要時不時地往山上送飼料,更別提牲畜轉場、剪羊毛、打疫苗等耗時耗力的活兒(er) ,根本沒法安心幹別的事。”

  由於(yu) 自家飼草種植麵積不大,每年飼草短缺的冬春季,邊巴旺堆還要到處去購買(mai) 飼草。

  “一年出欄5隻羊,收入幾千元,除去購買(mai) 飼草和人工成本,真正算下來就沒多少收入了。”邊巴旺堆感歎道。

  長期以來,很多像邊巴旺堆一樣的木拉鄉(xiang) 群眾(zhong) ,按照傳(chuan) 統方式粗放式散養(yang) ,養(yang) 殖效益不但沒有提升,還出現了草場退化現象。為(wei) 了改變傳(chuan) 統的牧業(ye) 經營管理方式,帶領群眾(zhong) 增收致富,2019年,木拉鄉(xiang) 黨(dang) 委、鄉(xiang) 政府決(jue) 定在查瑪村和達江村兩(liang) 個(ge) 牧業(ye) 村聯合組建養(yang) 羊合作社。

  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農(nong) 戶+企業(ye) ”的運行模式,積極鼓勵群眾(zhong) 以綿羊、現金、草場等形式入股進社。第一年,合作社入社群眾(zhong) 就達到了114戶608人,入股綿羊7666隻,村集體(ti) 現金入股80萬(wan) 元,流轉草場18.3萬(wan) 畝(mu) 。邊巴旺堆也將家裏的84隻羊全部入了股。

  為(wei) 了科學管理、科學飼養(yang) ,合作社將綿羊按照公母、年齡、體(ti) 質分了4大類15個(ge) 組,分別為(wei) 公羊、母羊、羔羊、育肥羊4類,其中1組公羊、8組母羊、2組羔羊、4組育肥羊。同時,又根據社員的工作性質進行職責分工,分為(wei) 養(yang) 殖組(負責保障牲畜飼草料、供水、掌握牲畜疫情並及時作出防疫措施)、種植組(負責人工種草、田間管理以及為(wei) 合作社提供飼草料)、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組(負責羊毛、飼草料等相關(guan) 農(nong) 產(chan) 品的加工)、產(chan) 品銷售組(負責奶渣等畜產(chan) 品的出售)。

  隨著養(yang) 殖規模的不斷擴大,合作社還主動對接市場,在飼料來源、產(chan) 品品質、銷售渠道等方麵做文章,建立起了科學的經營體(ti) 係和“產(chan) 、供、銷”一體(ti) 化發展鏈條。

  查瑪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兼村委會(hui) 主任、合作社理事長果吉介紹,從(cong) 2019年起,合作社就流轉1000畝(mu) 土地種植飼草,並與(yu) 日喀則市龍頭企業(ye) 對接提供飼料,確保了飼料供應,降低了生產(chan) 成本,保證了畜產(chan) 品品質,形成了一條龍的產(chan) 業(ye) 鏈條,並進一步打造了當地特色畜產(chan) 品品牌。

  通過三年的規模化養(yang) 殖,入社的木拉鄉(xiang) 群眾(zhong) 人均增收1.8萬(wan) 元,6.339萬(wan) 畝(mu) 的天然草場得到休牧,有效遏製了天然草場退化、沙化,對生態環境起到了有效保護作用。

  合作社的成立,不僅(jin) 改變了木拉鄉(xiang) 群眾(zhong) 的養(yang) 殖方式,更有效解放了富餘(yu) 勞動力、拓寬了群眾(zhong) 致富渠道。

  近三年來,邊巴旺堆已領到兩(liang) 萬(wan) 多元的分紅,並且再也不用擔心羊崽因受餓、受凍、生病等原因帶來的損失,家裏解放出來的勞動力也可以安心外出務工,今年,他的兒(er) 子明頓就騰出時間考到駕照,還到日喀則工作,為(wei) 家裏增添了收入。

  木拉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旺堆告訴記者:“下一步,木拉鄉(xiang) 將積極發揮資源優(you) 勢,大力發展養(yang) 殖業(ye) ,不斷延伸產(chan) 業(ye) 鏈,提升產(chan) 業(ye) 效益,讓更多群眾(zhong) 分享產(chan) 業(ye) 收益。”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