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離大山 遷來幸福——拉薩尼木縣麻江鄉強聶村亞米組搬遷小記
2021年,拉薩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站在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推動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高度,吹響了實施拉薩市極高海拔地區農(nong) 牧民生態搬遷的號角,為(wei) 尼木縣麻江鄉(xiang) 強聶村亞(ya) 米組的39戶247名群眾(zhong) 帶來了福音和希望。
尼木縣麻江鄉(xiang) 強聶村亞(ya) 米組海拔4700米以上。抬頭是山,低頭也是山,綿綿不斷的大山和高海拔的惡劣環境,讓亞(ya) 米組群眾(zhong) 祖祖輩輩都過著放牧的簡單生活。
今年42歲的亞(ya) 米組組長拉增告訴記者,在許多人眼裏,行政村到下屬的自然村應該相距不遠,但對亞(ya) 米這個(ge) 自然村來說,卻是個(ge) 例外。從(cong) 亞(ya) 米組到強聶村村委會(hui) ,騎摩托車走小路,需要翻越一座大山,行駛將近兩(liang) 個(ge) 小時才能到達,若遇到雨雪天氣就無法通行了。要是開車的話,隻能借道日喀則市南木林縣的地界繞行,同樣也需要近兩(liang) 個(ge) 小時才能到達村委會(hui) 。搬遷,成了亞(ya) 米組群眾(zhong) 追求更加幸福生活的現實需求和迫切願望。
尼木縣人大常委會(hui) 主任尼瑪次仁告訴記者,2018年,亞(ya) 米組的15戶貧困群眾(zhong) 被列為(wei) 易地扶貧搬遷對象,其中14戶搬遷到拉薩經開區安置點,1戶搬遷到尼木縣城安置點,都如期實現脫貧目標,過上了幸福生活。當時剩下來的這24戶群眾(zhong) ,因不在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範疇,仍在亞(ya) 米組生活。
搬遷後的生活好不好,群眾(zhong) 最有發言權。為(wei) 了讓準備搬遷群眾(zhong) 直觀了解已搬遷戶的實際情況,尼木縣委、縣政府多次組織群眾(zhong) 代表到拉薩經開區、西藏文創園搬遷點等地實地參觀。看到曾經的貧困群眾(zhong) 搬遷後的生活發生了很大改變,仍在亞(ya) 米組生活的群眾(zhong) 心裏產(chan) 生了觸動。尼瑪次仁認為(wei) ,這是他們(men) 用較短時間做通群眾(zhong) 思想的重要原因。
據了解,亞(ya) 米組搬遷群眾(zhong) 的住房有68.76平方米、94.03平方米、131.23平方米三種戶型,依據家庭人數確定補貼麵積,政策麵積內(nei) 市縣兩(liang) 級財政投入90%共計1714.5萬(wan) 元;群眾(zhong) 自籌10%共計190.5萬(wan) 元。政策麵積內(nei) 群眾(zhong) 自籌資金按照群眾(zhong) 意願,采取“銀行貸款、政府貼息、群眾(zhong) 償(chang) 還本金”的籌資方式,盡可能減輕搬遷群眾(zhong) 的購房負擔。
把群眾(zhong) 搬出來,留下來的生產(chan) 資料如何處置?這是大多數搬遷群眾(zhong) 的又一顧慮。
針對這一情況,市縣兩(liang) 級黨(dang) 委、政府未雨綢繆,周密安排,不但在遷入地有產(chan) 業(ye) 支撐和就業(ye) 保障,而且在遷出地也有新招,積極做好遷出地的“後半篇文章”,切實為(wei) 搬遷群眾(zhong) 拓展增收渠道。
市縣兩(liang) 級黨(dang) 委、政府整合涉農(nong) 資金,在亞(ya) 米組投入1800萬(wan) 元,積極實施尼木縣高海拔搬遷配套產(chan) 業(ye) 牲畜養(yang) 殖建設項目,建設內(nei) 容包括育肥牛舍、青儲(chu) 窖、飼草庫、晾糞場、辦公區及配套設施等,采取合作社經營模式,積極推進亞(ya) 米組畜牧業(ye) 畜禽良種化、養(yang) 殖設施化、生產(chan) 規範化、防疫製度化、糞汙無害化建設,提高鮮奶供給能力和市場競爭(zheng) 力,千方百計增加搬遷群眾(zhong) 的收入。
尼木縣委副書(shu) 記、縣長次旺多傑告訴記者,該合作社建成運營後,將首先解決(jue) 有意願的搬遷群眾(zhong) 在合作社的就業(ye) 需求,同時合作社的所有收益由這39戶群眾(zhong) 共享,確保搬遷群眾(zhong) 搬出後,在亞(ya) 米組也有一份穩定的現金收入。
今年藏曆新年前,隨著尼木縣麻江鄉(xiang) 強聶村亞(ya) 米組最後4戶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搬遷到西藏文創園同心苑社區幸福苑二期後,該組整體(ti) 搬遷任務如期完成。對於(yu) 39戶247名亞(ya) 米組村民來說,村民變居民、放牧變務工,不僅(jin) 僅(jin) 是生活條件的改變,更重要的是生活和增收方式的改變。
在位於(yu) 拉薩河南岸,與(yu) 拉薩老城區隔河相望的西藏文化旅遊創意園內(nei) ,同心苑社區幸福苑二期一排排錯落有致的高樓依山而建,牆體(ti) 上巨幅五代領袖像和感黨(dang) 恩的標語,在藍天白雲(yun) 的映襯下,顯得分外醒目,處處洋溢著幸福的生活氣息。
在後續管理服務中,拉薩市相關(guan) 部門還精準解決(jue) 了70餘(yu) 名搬遷群眾(zhong) 子女就學問題,用心用情做好搬遷群眾(zhong) 後續服務,同時引導搬遷群眾(zhong) 培養(yang) 良好生活習(xi) 慣,盡快融入新環境新社區。
征途漫漫,惟有奮鬥。站在“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匯點上,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拉薩市一定能在新時代的偉(wei) 大征程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阿娘:搬遷點裏的“大管家”
阿娘被成功選為“雙聯戶”戶長後,積極帶領群眾轉變思想、增收致富、美化村莊,哪裏有人需要幫忙,哪裏就有他的身影。[詳細] -
今年拉薩市計劃實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060個
16日,拉薩市舉行2022年重點項目集中開複工儀式,動員全市上下統一思想、堅定信心、鼓足幹勁,迅速營造起抓項目、促發展的良好氛圍,確保高位推進重點項目建設。[詳細] -
西藏2021年新增67個行政村通硬化路
2021年西藏新增5個鄉鎮、67個行政村通硬化路,實現94.55%的鄉鎮和77.94%的行政村通硬化路,逐步打通農牧區群眾出行“最後一公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