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解開幸福密碼 描繪美麗畫卷

發布時間:2022-05-24 09:41:00來源: 西藏日報

  一座座幹淨整潔、新房林立的邊境小康村,一條條通村達鎮、寬闊平坦的柏油路,一項項特色鮮明、增產(chan) 增收的富民產(chan) 業(ye) ……初夏時節,行走在錯那縣農(nong) 牧區,一幅幅鄉(xiang) 村美、產(chan) 業(ye) 旺、生活好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

  自鄉(xiang) 村振興(xing) 各項工作開展以來,錯那縣堅持把解決(jue) 好“三農(nong) ”問題作為(wei) 全縣工作的重中之重,圍繞“四件大事”,聚焦“四個(ge) 創建”“四個(ge) 走在前列”,著力夯實農(nong) 牧區產(chan) 業(ye) 基礎,改善農(nong) 村基礎設施條件,開展農(nong) 村環境綜合整治,全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讓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續提升,成色更足。

  發展產(chan) 業(ye) 富口袋

  鄉(xiang) 村要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是重點。

  錯那縣始終把產(chan) 業(ye) 發展作為(wei)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的重要抓手,堅持以市場為(wei) 導向、農(nong) 戶為(wei) 基礎、企業(ye) 為(wei) 龍頭,圍繞特色優(you) 勢資源,推進高山茶葉、勒布木碗、竹編竹器等產(chan) 品深加工,推動鄉(xiang) 村旅遊業(ye) 、農(nong) 牧民施工隊、特色種植養(yang) 殖等產(chan) 業(ye) 向縱深化方向發展,增強農(nong) 村集體(ti) 所有製經濟活力,促進群眾(zhong) 增收致富。

  在風景秀麗(li) 的勒布溝,勒門巴民族鄉(xiang) 依托獨特的氣候環境,因地製宜發展高山茶葉種植項目,自建廠房生產(chan) “勒倉(cang) 蓮”牌有機大葉茶、紅茶、綠茶、速溶茶等產(chan) 品,廣受市場青睞。2021年,該鄉(xiang) 僅(jin) 銷售成品茶葉一項,就累計實現總收入321.5萬(wan) 元,年終人均分紅達3500元,小小茶葉真正成為(wei) 助力全鄉(xiang) 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的“金葉子”。

  勒鄉(xiang) 茶葉種植戶偉(wei) 色說:“別小看這小小一片葉子,它可是我們(men) 全鄉(xiang) 的支柱產(chan) 業(ye) 。我們(men) 把土地流轉給鄉(xiang) 裏的合作社,有一筆租金收益,到茶田和茶廠打工能拿工資,賣茶葉還有銷售利潤,是真正的一個(ge) 項目、三份收入,鄉(xiang) 裏家家戶戶都靠茶產(chan) 業(ye) 過上了好日子。”

  勒鄉(xiang) 在產(chan) 業(ye) 發展方麵取得的成效,是錯那縣以產(chan) 業(ye) 發展帶動鄉(xiang) 村發展的一個(ge) 縮影。近年來,該縣累計投入資金1.33億(yi) 元,實施特色產(chan) 業(ye) 扶持項目15個(ge) ,輻射帶動群眾(zhong) 1133人,促進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僅(jin) 2021年,該縣就為(wei) “老弱病殘”脫貧戶586人落實分紅資金153.825萬(wan) 元。“十四五”期間,錯那縣繼續加大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力度,規劃邊境一線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項目19個(ge) ,計劃總投資達17.4億(yi) 元,特色產(chan) 業(ye) 將進一步成為(wei)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引擎。

  項目落地夯基礎

  2021年8月,開工建設覺拉鄉(xiang) 覺拉村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引領村工程,預計今年8月底完工投用;今年4月,開工建設卡達鄉(xiang) 多塘搬遷點防洪堤工程,確保新村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安全;覺拉鄉(xiang) 香香拉山口至覺拉鄉(xiang) 政府駐地公路維修整治工程將於(yu) 今年5月底開工,建成後群眾(zhong) 出行將更加便利、安全……

  好項目帶動大發展。隻有合理論證、科學實施一批又一批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項目,才能不斷夯實鄉(xiang) 村發展基礎,激發鄉(xiang) 村發展活力。對此,錯那縣按照“立足長遠、適度超前”的思路,積極謀劃、落實一批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項目,以項目實施帶動鄉(xiang) 村大變樣。

  2021年,錯那縣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銜接資金項目12個(ge) ,總投資9651.19萬(wan) 元,其中11個(ge) 項目已竣工投用,1個(ge) 即將竣工投用。2022年,該縣計劃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銜接資金項目11個(ge) ,總投資達2.04億(yi) 元。其中,曲卓木鄉(xiang) 塔嘎村防洪堤工程、鄉(xiang) 村蜂蜜養(yang) 殖特色產(chan) 業(ye) 項目、邊境鄉(xiang) 村農(nong) 田水利建設項目、卡達鄉(xiang) 卡達村邊境鞏固提升工程、邊境一線村基礎設施補短板工程等均已開始實施或即將實施。

  作為(wei) 邊境縣,加強邊境小康村建設是錯那縣持之以恒、全力推進的重大項目,也是該縣落實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重要抓手。近年來,以浪坡鄉(xiang) 湯烏(wu) 村、貢日鄉(xiang) 斯木村、庫局鄉(xiang) 庫局村等為(wei) 代表的一大批邊境小康村紛紛落成,越來越多群眾(zhong) 過上了安居樂(le) 業(ye) 的新生活。

  搬進“小康房”的湯烏(wu) 村群眾(zhong) 次仁旦達說:“我們(men) 家現在住上了鋼式結構的藏式小院,有200多平方米,寬敞明亮,自來水、無線網、通村公路全都接通上了,這樣的生活是以前想象不到的。”

  整治環境美家園

  生態宜居是落實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重大任務,是鄉(xiang) 村實現振興(xing) 發展的關(guan) 鍵。

  錯那縣以邊境小康村建成、群眾(zhong) 搬遷入住為(wei) 契機,因地製宜出台農(nong) 牧區環境提升方案和“五好五優(you) ”邊境小康村評比方案,大力推行“樹立農(nong) 牧民新風貌”和農(nong) 牧區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廁所革命”,並設立人居環境評比獎勵機製,按照季度評比方式,對全縣10個(ge) 鄉(xiang) 鎮60個(ge) 村居進行評比打分,對9個(ge) 先進集體(ti) 進行公開表彰,發放獎勵資金6.5萬(wan) 元,充分調動起群眾(zhong) 參與(yu) 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主動性,打造出一個(ge) 又一個(ge) 美麗(li) 鄉(xiang) 村。

  走在“中國最美休閑鄉(xiang) 村”麻麻鄉(xiang) 麻麻村,潺潺的溪流、幹淨整潔的街道、錯落有致的門巴族特色民居與(yu) 高山上鬱鬱蔥蔥的原始深林相映生輝,優(you) 美的環境讓人流連忘返。

  麻麻鄉(xiang) 派駐麻麻村黨(dang) 支部第一書(shu) 記索朗卓嘎說:“良好的環境是我們(men) 這裏發展鄉(xiang) 村旅遊的最大優(you) 勢。為(wei) 了保持良好的人居環境,吸引更多遊客,我們(men) 把環境整治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定期組織群眾(zhong) 開展衛生清潔活動,集體(ti) 到山上撿拾垃圾、清理村內(nei) 雜物、評比星級家庭,開展植樹造林行動和環境衛生教育,這些措施切實增強了群眾(zhong) 的環境保護意識,改善了村容村貌。”

  2021年,錯那縣投入農(nong) 村垃圾治理經費146萬(wan) 元,新建垃圾填埋池2個(ge) ,購置垃圾桶600個(ge) ,實施鄉(xiang) 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鄉(xiang) 轉運、縣處理”,逐步消除衛生死角,著力解決(jue) 鄉(xiang) 村“有新房沒新村、有新村沒新貌”問題,農(nong) 牧區人居環境得到了持續改善。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