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出發展“致富羊”
在平均海拔4700多米的日喀則市崗巴縣,巍巍雪山造就了獨特的水土和廣闊的草原,孕育了遠近聞名的崗巴羊。
門德村位於(yu) 日喀則市崗巴縣崗巴鎮,門德村綿羊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成立於(yu) 2018年12月。在上級黨(dang) 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社員們(men) 的積極參與(yu) 下,通過近4年的探索和發展,門德村綿羊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綿羊由最初的4300隻發展到目前的5900餘(yu) 隻,累計出欄綿羊4100餘(yu) 隻,年經營收入穩定在160餘(yu) 萬(wan) 元,分紅60餘(yu) 萬(wan) 元,帶動群眾(zhong) 戶均年增收8000元;解放勞動力60餘(yu) 人,解決(jue) 農(nong) 牧民就業(ye) 53人,實現創收180餘(yu) 萬(wan) 元。
門德村綿羊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切實成為(wei) 了該村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中堅力量。
崗巴縣崗巴鎮門德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合作社理事長尼紮告訴記者,近年來,門德村認真貫徹落實日喀則市委、崗巴縣委關(guan) 於(yu) 抓黨(dang) 建促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部署安排,把發展壯大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作為(wei) 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重要抓手,堅持村黨(dang) 支部唱主角,積極探索出了“黨(dang) 支部+合作社+農(nong) 戶”的發展模式。
充分發揮黨(dang) 支部引領群眾(zhong) 、組織群眾(zhong) 的作用,切實當好合作社組建發展的“領頭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擔任合作社理事長,村“兩(liang) 委”班子成員擔任合作社理事成員,第一時間帶頭加入合作社,其他黨(dang) 員同誌發揮表率作用積極入社。
通過村“兩(liang) 委”班子帶黨(dang) 員、黨(dang) 員帶群眾(zhong) ,召開群眾(zhong) 大會(hui) ,走村入戶給群眾(zhong) 講政策、談未來等方式,逐步消除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顧慮,門德村不僅(jin) 成為(wei) 了最早實現“五個(ge) 100%”的村,更是率先實現全村入社。
“我們(men) 通過黨(dang) 建引領組建發展合作社,有力帶動了全村群眾(zhong) 增收致富,增強了黨(dang) 支部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村黨(dang) 支部的主導權和話語權,進一步引導農(nong) 牧民堅定不移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尼紮說。
為(wei) 推動合作社提質增效,門德村堅持以“母羊經濟”“羔羊經濟”為(wei) 主要收入來源的養(yang) 殖思路,不斷構建“養(yang) 母羊、下羊羔、賣羊羔”的產(chan) 業(ye) 布局。
合作社采取舍飼、半舍飼的養(yang) 殖模式,基地羊群飼養(yang) 和外出放牧采用定人、定時、分群、定量的管理模式,縣鄉(xiang) 村包社畜牧人員不定期對合作社養(yang) 殖情況進行指導服務,實現合作社集約化、規範化管理。
試點“兩(liang) 年三胎”培育,2018年挑選400隻母羊試點“兩(liang) 年三胎”,實行母羊妊娠後期和哺育期補飼補料、羔羊兩(liang) 個(ge) 月斷奶等方式,縮短母羊繁殖周期,順利完成“三胎”產(chan) 羔990隻,比傳(chuan) 統養(yang) 殖多出218隻。同時,將560畝(mu) 耕地流轉到合作社,2021年飼草種植產(chan) 量達300餘(yu) 噸,青貯飼草45萬(wan) 斤。
通過大力調整牲畜結構,淘汰山羊863隻、大畜78頭,目前,入社崗巴羊5972隻,其中母羊占比82.45%,合作社發展取得明顯成效。2020年,門德村綿羊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被評為(wei) 自治區級示範合作社。
同時,合作社圍繞帶動群眾(zhong) 增收致富、扶持壯大村集體(ti) 經濟、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的目標,不斷完善各項製度,設理事會(hui) 、監事會(hui) 等組織機構,完善黨(dang) 員設崗定責、生產(chan) 營銷、財務會(hui) 計等管理運營機製。合作社還充分發揮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幹、科技專(zhuan) 幹、合作社專(zhuan) 幹在服務合作社發展上的作用,讓專(zhuan) 幹充分參與(yu) 合作社財務、養(yang) 殖、管理等工作,將專(zhuan) 幹培養(yang) 成合作社發展能手,不斷增強合作社發展人才支撐。
尼紮說:“下一步,門德村將立足實際,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為(wei) 目標,學習(xi) 借鑒兄弟縣區關(guan) 於(yu) 合作社發展的好做法、好經驗,優(you) 化調整結構,強化運營能力,推動門德村合作社健康穩定發展,以更加優(you) 異的成績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規範強基礎 合作促增收
美麗的日喀則,廣袤田野處處綠意盎然,洋溢著萬物勃發的生機,閃動著勤勞致富的身影。近年來,日喀則市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不斷強化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規範化管理,提升整體發展水平和質量,促進合作社從“有”向“優”轉變。[詳細] -
西藏:傳承非遺 助民增收
近年來,西藏依托非遺產業項目建設,傳統手工藝走出了一條融合發展之路,不僅讓群眾增收致富,還讓非遺文化得到了傳承發揚。[詳細] -
西藏林芝:易地搬遷,迎來幸福新生活
崗藏村易地搬遷項目建設總投資5018.06萬元,其中深圳市援藏資金投入4800萬元,項目建設住房59棟,同步配套“水電路訊網、科教文衛保”等基礎設施,於2020年12月15日建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