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沃野繪美景 鄉村譜新篇_那曲市巴青縣多點發力推動鄉村振興見聞

發布時間:2022-06-28 09:53:00來源: 西藏日報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接下來要做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這篇大文章,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麵振興(xing)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指明了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發展方向。

  近年來,巴青縣全麵改善人居環境,因地製宜發展富民產(chan) 業(ye) ,不斷提升鄉(xiang) 村治理水平,著力構建文明鄉(xiang) 風,持續提升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水平。如今,行走在巴青縣,一個(ge) 個(ge) 幹淨整潔的小院煥發新顏、一座座致富廠房拔地而起、一張張幸福笑臉燦爛綻放,青山碧水間的美麗(li) 鄉(xiang) 村,猶如破土而出的一粒粒種子,釋放著嶄新的活力,一幅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li) 鄉(xiang) 村新圖景徐徐展開。

  “種”風景,塑造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形”

  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li) 宜居村莊,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一項重要內(nei) 容,事關(guan) 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生活福祉。近年來,巴青縣持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村容村貌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完善等工作,不斷“刷新”鄉(xiang) 村“顏值”,奮力繪就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生態宜居底色。

  近日,記者走進巴青縣拉西鎮佐雪圭村,映入眼簾的是幹淨整潔的硬化路麵、錯落有致的藏式民居、幹淨靚麗(li) 的生活環境,一派恬靜祥和的景象。

  以前的佐雪圭村,村莊環境是典型的“髒亂(luan) 差”,村裏沒有硬化路,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尤其村道兩(liang) 旁都是雜草和垃圾。隨著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的持續推進,佐雪圭村土路升級成水泥路,車輛往來不再塵土飛揚。

  “現在房前屋後有綠樹,院子裏還有各種花,生活真是幸福!”佐雪圭村村民次仁拉姆說,每天吃過晚飯,她總愛到村裏轉一轉,生活了一輩子的村莊,現在大變了模樣,大家的日子也越過越甜。

  這些年,佐雪圭村相繼獲得“西藏自治區文明村鎮”“拉西鎮2021—2022年度優(you) 秀村(居)”等多個(ge) 榮譽稱號,這是佐雪圭村全體(ti) 村民不懈努力的結果。

  佐雪圭村隻是巴青縣打造生態宜居美麗(li) 家園的一個(ge) 縮影。

  據統計,2021年,巴青縣完成8個(ge) 鄉(xiang) 鎮垃圾轉運站和填埋場建設,投入182.52萬(wan) 元購買(mai) 6輛垃圾清運車,清理各類垃圾1542.53噸;投入292萬(wan) 元開展縣鄉(xiang) 村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工作;完成農(nong) 村廁所改造330戶;義(yi) 務植樹5400餘(yu) 株……一套組合拳“打”出了新氣象,鄉(xiang) 村環境麵貌顯著改善,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群眾(zhong) 幸福指數明顯提升。

  興(xing) 產(chan) 業(ye) ,夯實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基”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是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基石。巴青縣秉持“培育壯大一批、扶持幫扶一批、兼並重組一批”工作原則,不斷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因地製宜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並在“一鄉(xiang) 一社、一村一合”上做文章,在規模化和產(chan) 業(ye) 化方麵下功夫,實現發展一個(ge) 產(chan) 業(ye) 、致富一方百姓、拉動一方經濟。

  5月19日,記者來到巴青縣阿秀鄉(xiang) 達麥村牧民經濟合作社,還未進門,就聽到縫紉機的聲音,進去看到三四名工人正在縫製藏裝。合作社內(nei) 民族服飾、裝飾品、熏香草、辣椒醬等商品琳琅滿目。

  “有了合作社,真是不一樣了!現在我每天有工資拿,比過去放牧時不知強了多少倍。”在合作社上班的55歲的西熱紮旺告訴記者,“到了年底合作社還會(hui) 給大家分紅,現在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腰包鼓起來了,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日子越過越舒心。”

  2012年以前,達麥村村民除了牧業(ye) ,基本沒有其他收入來源。2012年4月,達麥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次仁旺布帶頭組織村民成立了達麥村牧民經濟合作社,集體(ti) 入股資金121萬(wan) 元;2015年,合作社注冊(ce) 了“霍爾巴倉(cang) ”商標;采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產(chan) 業(ye) 扶貧機製,進行訂單銷售;積極參加展銷會(hui) 、物交會(hui) 、文博會(hui) 等,提高產(chan) 品知名度;開設商店、飯館、招待所、加工廠等,開發“如意熏香草”“秘配辣椒”以及藏裝、藏靴等產(chan) 品……一係列的措施,大大拓寬了合作社的產(chan) 品銷售渠道,經濟效益逐步提升。

  合作社的成立,不僅(jin) 解決(jue) 了部分村民的就業(ye) 問題,也給牧民群眾(zhong) 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入。2020年,合作社實現收入63萬(wan) 元,年底分紅24.15萬(wan) 元;2021年,合作社收入85萬(wan) 餘(yu) 元,年底分紅27萬(wan) 元。

  轉方式、調結構、促增長,全縣特色產(chan) 業(ye) 碩果累累。2016年至2021年,巴青縣累計實施“一鄉(xiang) 一社”“短平快”等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35個(ge) ,實現增收2265.02萬(wan) 元,受益人數3.3萬(wan) 人次;133個(ge) 經濟合作組織產(chan) 生效益718.89萬(wan) 元;發展“巴青犛牛”產(chan) 業(ye) ,探索以“巴青蟲草”為(wei) 突破點的藏醫藥產(chan) 業(ye) ;打造品牌優(you) 勢,奇珍實業(ye) 有限公司設立巴青特色產(chan) 品展示廳,展出產(chan) 品41類,代售商品25類,9家農(nong) 牧民經濟合作社參與(yu) 銷售,產(chan) 生實際營業(ye) 額120萬(wan) 餘(yu) 元。

  富腦袋,激活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魂”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既要塑形,更要鑄魂。當鼓了“口袋”之後,如何通過精神文明建設,再富起“腦袋”,成了重大課題。巴青縣不斷完善宣傳(chuan) 發動群眾(zhong) 、樹典型引領示範、部門參與(yu) 協調推進等工作機製,著力推動移風易俗常態化、長效化,定規矩、破陋習(xi) 、扶正氣,讓好風氣抬頭可見。

  “以前誰家辦紅白事,半村人都得跟著張羅,好麵子、講排場,主客負擔都很重,日子在人情往來中捉襟見肘。”談起過去盛行的宴客之風,巴青縣雜色鎮拉布阿塘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加覺感慨萬(wan) 分,“自從(cong) 成立了紅白理事會(hui) ,大家相互攀比的情況越來越少了。”目前,巴青縣共有紅白理事會(hui) 156個(ge) ,理事會(hui) 成員1244人。

  創建“美麗(li) 鄉(xiang) 村”、晾曬“良好家風”、評選“身邊好人”、選樹“道德模範”……在巴青縣,一場精神世界的美麗(li) 嬗變正精彩演繹,一股引領發展的文明新風正拂麵而來。

  ——在村(居)普遍建立了村民自治機製,充分發揮群眾(zhong) 自治組織作用,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不斷提高群眾(zhong)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水平。

  ——積極探索“黨(dang) 建引領、村組協調、社會(hui) 互動、群眾(zhong) 主體(ti) ”的共建共治共享鄉(xiang) 村治理新模式,極大地激發了群眾(zhong) 的內(nei) 生動力;

  ——開展形式多樣、內(nei) 容豐(feng) 富的文化活動,極大地豐(feng) 富了群眾(zhong) 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文化自信,營造出了文明淳樸和諧的社會(hui) 新風;

  ——圍繞“愛勞動、講文明、樹新風”“講文明愛生活、破陳規樹新風”等主題教育活動,深入鄉(xiang) 鎮、村(居)、學校、寺廟開展宣講,進一步教育引導群眾(zhong) 移風易俗、勤儉(jian) 持家、合理消費,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新方式;

  ——深入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評選表彰活動,通過樹立典型,激發了群眾(zhong) 的道德自覺,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

  新希望播種在廣袤大地,新動能孕育在美麗(li) 鄉(xiang) 村。巴青縣加快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正當時,全縣上下勠力同心奮力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上台階、出成效,一個(ge) 個(ge) 特色產(chan) 業(ye) 帶動高質量發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建設項目紛紛落地,讓群眾(zhong) 臉上喜、心中樂(le) ,幸福感“爆棚”。

  (那曲采訪組記者 朱楠 胡榮國 紮巴旺青 王莉 萬(wan) 靖 楊小娟 王曉莉)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