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西藏開展多種產業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發布時間:2022-07-26 15:49:00來源: 新利平台

  日前,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製定印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若幹措施》,出台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相關(guan) 措施。據統計,截至5月底,脫貧勞動力(含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務工規模3133萬(wan) 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3.8%。產(chan) 業(ye) 幫扶工作紮實推進,中央財政銜接資金管理使用進一步優(you) 化,用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比重繼續提高;新增發放小額信貸超過250億(yi) 元,支持57.3萬(wan) 脫貧人口發展產(chan) 業(ye) 。

  在新時代,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麵勝利,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黨(dang) 中央製定了一係列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決(jue) 策部署,鞏固來之不易的成果。為(wei) 防止出現貧困反彈,特別是出現規模性返貧現象,設定了五年過渡期,強調摘掉貧困帽子,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責任,不摘監管。各地區各部門堅決(jue)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與(yu) 拓展。

  在西藏,西藏各級部門充分認識到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就必須要調整工作思路,要根據雪域高原的實際情況,建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致力於(yu) 持續發展的長效機製,要抓好產(chan) 業(ye) 、就業(ye) 這兩(liang) 個(ge) 根本性問題。今年以來,西藏堅持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作為(wei) 最大民生工程為(wei) 抓手,堅決(jue) 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持續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工作落實,取得明顯成效。

  茶葉是生活在西藏的人們(men) 的必需品。近幾年,由於(yu) 林芝茶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西藏自己生產(chan) 的茶葉解決(jue) 了當地群眾(zhong) 購茶不便的問題。目前,墨脫縣茶葉種植麵積達1.69萬(wan) 餘(yu) 畝(mu) ,可采摘麵積5080畝(mu) ,2019年產(chan) 茶青約25萬(wan) 斤,促進當地農(nong) 牧民增收606萬(wan) 元。在茶葉采摘季節,預計每天采摘茶青2000至3000斤,給當地農(nong) 牧民帶來的收入約6萬(wan) —10萬(wan) 元/天。通過這幾年高質量的發展,茶產(chan) 業(ye) 已經覆蓋林芝市波密縣、察隅縣和墨脫縣。如今,茶葉成為(wei) 了林芝一張亮麗(li) 名片……

  在拉薩,圍繞淨土健康產(chan) 業(ye) 和文化旅遊業(ye) ,著力打造特色種植業(ye) 、養(yang) 殖業(ye) 、加工業(ye) 、商貿物流業(ye) 、資源開發利用等扶貧產(chan) 業(ye) ,成功實踐“企業(ye) +合作社+脫貧戶”的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截至6月,拉薩市脫貧人口外出務工11337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7.98%,其中省外務工35人、省內(nei) 縣外務工4505人、縣內(nei) 務工6797人……

  成立於(yu) 2018年的那曲市牧女聯合創業(ye) 有限責任公司,通過開展餐飲業(ye) 、牧場經營、民族手工藝品、土特產(chan) 、奶製品、百貨經營等項目,帶動當地更多貧困婦女在家門口實現就業(ye) ,靠辛勤勞動過上幸福生活……

  從(cong) 整體(ti) 看,現階段西藏,首先主要依靠資源優(you) 勢,輔之外來技術、資本等,通過特色產(chan) 業(ye) 的發展,實現富民、富縣、富區域,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其次,是發展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農(nong) 業(ye) 觀光旅遊作為(wei) 典型的農(nong) 業(ye) 新產(chan) 業(ye) ,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具有長效性;最後是通過融合發展,形成“一縣一業(ye) ”“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提升價(jia) 值鏈,保障供給鏈,完善利益鏈。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隻有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和群眾(zhong) 生活改善,才能做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這篇大文章,向著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目標前進。(新利平台 文/王東(dong) )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